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学校德育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大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促进社会道德的超越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方面,探讨主体性教育中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方面,探讨主体性教育中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道德素质培养的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道德素质是个体主体的独立自主的自觉能动与主动积极的道德素质。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是由现代社会客观条件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其客观性体现在: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道德本质的必然性要求,激发学生道德需要的内在性要求。新世纪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理念,笔者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主体性教育这一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是很有意义的。主体性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人的主体发展,主体性教育的价值在于对教育,受教育主体意识和唤起和对教育功能的拓展及对面向未来教育的选择;主体性教育的实践必须塑造自觉的学习主体和建构有效的进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让学生学会做人是发展性教育观念下的重要内容,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则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关键。本文从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就培养高中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实践策略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8.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德育是学生成材的第一要素,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两方面内容。政治思想素质是指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而道德素质则是道德行为在学生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当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符合其所在社会环境的行为准则时,被认为是有道德素质的,反之则被认为没有道德素质。因此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彼此关系,而产生的调节行为的准则。它主要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等。一、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现代社会对…  相似文献   

9.
10.
哲学是一个民族精神内涵的集中表现,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缺乏哲学素养的民族是不可能具备伟大创造力的。良好的哲学教育,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现实化道路,要通过如下三种途径来实现:第一,主体性的形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的;第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促进、提高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提高和强化主体性的关键在于改善主体结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哲学是在扬弃了近代哲学唯我性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主体间性理论,现代哲学被称作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旨在克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充分发挥主体间性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而交往则是实现这一转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主体性的体现,自我实现并非盲目的、随意的,教师在学生的自我实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远程教育学生主体性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主体特征、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等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因素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加强学生主体性教育应重视学生自身教育、教师的导学作用及学生问的交互学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对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重视群体,忽视个体;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忽视了教师在现代教育与教学理念中的主体作用。这种状况既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开展,也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逐步确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提高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河北教育》2003,(9):38-3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个体独特性与差异性问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应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适应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个性及个体差异得到应有的尊重。一般说来,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来支配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高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深入调查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与学生自己的认识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尽快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德育的召唤,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的突然应包括全体性,整体性和因材性,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的应然是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生命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关怀,目前在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中应重视对道德情感,道德需要,德育目标,德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联想,以疑引思,并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