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理论界一提到财产权问题,关注的往往是对资本产权的研究,而不重视劳动产权这一更基本的范畴。其实,劳动产权思想具有悠久的理论史,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学术传统。劳动产权理论的宗旨是保障劳动者享有自己劳动成果的合理产权,有利于深入剖析我国经济发展中在收入分配领域及私有产权限度方面的争论。这对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主流经济理论对“资本雇佣劳动”的解释是先验地对“企业是资本所有”进行肯定,进而肯定其讨价还价的优势,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作辩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分工细化,交换价值成为社会所追逐的目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在全部时空上满足人的所有需求,从而超越劳动的地位,这是“资本雇佣劳动”成为可能的前提之一,而产权的非劳动力所有则使“资本雇佣劳动”成为现实。改变产权非劳动力拥有的状况,对劳动能力进行持续和多角度开发,以及对专业化分工进行必要的约束,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甚至从根本上动摇资本对劳动的雇佣,而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更是社会主义经济属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民主”是政治常识中一个基本的概念,是高考命题不可回避的一个知识点。为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它。 我们知道“国家制度”是有关国家本质和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国体和政体)。主要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以及由哪个阶级采取什么政权组织形式实行专政的制度。既然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那么,反过来我们就应从国体意义和政体意义两个不同角度去掌握民主的科学含义。 首先国体意义上的民主(即民主的阶级性)是从国家的阶级本质上来讲的。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就决定了哪个阶、级享有民主。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实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在国家经济和政治上都处于统治地位。民主自然成了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资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保护资产阶级的民主,限制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民主。什么“全民的民主”、“超阶级的民主”在世界上是根本不存在的,纯属欺人之谈。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决定了广大劳动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民主自然成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享有的民主。人民  相似文献   

4.
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特点,主要体现为数字技术操控工人、数字平台垄断市场、数字资本抢占数字产权。在数字劳动理论中,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数字劳动异化、数字劳动自由化的意识形态骗局、社交媒体掩盖数字资本主义的危机等问题。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式,并没有改变数字资本攫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目的。对克里斯蒂安·福克斯的数字劳动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对规范我国数字资本运行逻辑,优化数字技术现实运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数字劳动秩序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复兴问题=[著、俄]/1988.-382P. 本书主要研究:共产主义模式的出现和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社会作用及其在改革和加速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劳动环境和社会主义劳动集体;社会阶级的完善与民族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系;深化民主和开展社会主义的人民自我管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活与改革;劳动人民的共产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世界  相似文献   

6.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航向。马克思在对资本社会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批判中勾勒出未来的美好生活。习近平从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要出发,明确了美好生活的现实样态。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劳动需要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同频共振,后者即体现劳动者精神意志、价值原则和能力素质的劳动精神。受现代性和前现代性因素的影响,劳动精神遭到严重削弱,出现了劳动意志缺失、劳动观念失当、劳动能力退化以及浪费劳动成果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和网络六个维度来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7.
蓝昌裕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12-13,25
产权在不同所有制关系下有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与资本的分离和对立,人与产权的分离,这是劳动异化的最初原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权实质是实现人对物的占有,是实现人的真正意义上的解放的必要手段。产权是人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保护产权就是保护人自己。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产权的保护,本质上是对人的肯定和尊重。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是产权保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共产主义要消灭剥削,但并不废除非剥削得来的私有财产.剖析"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可认定共产主义的所有制包含个体合作占有和无剥削成分的私人占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包含消除剥削.劳资关系首先是劳资合作,有劳资合作才有企业存在.劳资对立与劳动争议有本质区别.资本要区分有剥削的资本和无剥削的资本.劳动争议要区分有剥削因素的劳动争议和无剥削因素的劳动争议.经济建设需要劳资合作,劳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和谐首先是社会公平,劳资和谐首先是分配公平.劳资和谐应包含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有合理收入的劳动与无剥削的资本之间形成了公平、和睦的劳资合作.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具有深刻的矛盾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社会生产力和劳动分工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表明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这就决定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为社会主义准备着更加充分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向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表明垄断资产阶级在全世界范围内追逐利润,妄图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这就必然会加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全球竞争,使社会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新的历史性任务:一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国内和国际的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二是如何建立和完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以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在同资本主义制度的较量中最终取胜。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货币交换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社会既然还实行商品制度,也就还存在货币交换。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万能”,资本家利用货币作为购买劳动力、进行剥削的手段不同,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行和管理货币的大权掌握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手里,货币成为管理生产、经济交流、实现产品分配的工具。国家严格禁止将货币转化为资本,并取缔高利贷活动。但是,同商品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未来公有制社会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人民的政治经济学". 回顾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未来公有制社会时就说过,未来公有制社会是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反杜林论》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就是让人民过好日子.随后他们又提出了"自由的联合体"的概念,在"自由的联合体"中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地发展.2015年11月政治局集体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地坚持这个根本立场",②习近平总书记这时已经将"人民性"讲的很清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一脉相承,都突出了人民性.  相似文献   

12.
众听周知,日本社会是高度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和劳动的尖锐对立、激烈冲突为基础的社会。因此,在日本,围绕着现在及将来日本教育发展方向问题,正展开激烈的斗争。尤其是由支配势力、资本势力所组成的政府、自民党和文部省,滥用手中权柄,所以现代的日本的教育政策,以我们劳动人民的观点来看,正在走向极其危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内容和主要成份。当代世界任何国家社会现代化进程,经济现代化都一直占据首要位置。对于像中国这样在经济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现代化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我国实现经济现代化,就必须改革旧的传统的经济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已是全国人民的共识。 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建国初期我们照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旧模式,搞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特点是中央高度集权,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社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整个社会经济运动是社会劳动剩余运动的观点。系统地研究了劳动的本质和体能、智能、物质、知识信息四种劳动剩余及其社会表现形式。分析了社会劳动剩余生产的总过程及智能资本和知识信息在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了所有制的客体和所有制形式发展的历史过程,提出所有制的客体是劳动剩余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资本所有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英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575-57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人民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妇女权益的保护便是其一。保护妇女的利益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基于实现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劳动合同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尤其是妇女的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保障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资本也是劳动,异化的劳动,因此能够支配劳动.并推动劳动的发展。资本是劳动的异化.资本家是劳动者的异化。我们不仅要看到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而且要看到资本与劳动的统一。资本在劳动中产生,必将在劳动发展中灭亡。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且是资本与劳动矛盾的内在根据.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实质是劳动自身的矛盾。劳动自身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商品竞争的实质是劳动的竞争。资本既是劳动竞争的产物,资本也是劳动竞争的动力之一,否认劳动的矛盾和竞争也就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要真正认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利用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鼓吹"资本神圣"、"资本家功劳最大"的社会思潮,是大学生浮躁之风产生的根源,其危害巨大。我们应确立"劳动神圣"的价值观。因为从实践上讲,劳动是强国富民之本,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从理论上讲,"劳动"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红线。  相似文献   

18.
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诞生了一批人民教育家。苏联的劳动教育思想,源于古典教育学代表人物乌申斯基,他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是苏联劳动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础。苏联建国初期,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需要出发,强调劳动教育的社会意义与育人价值。20世纪中期,苏霍姆林斯基、凯洛夫强调,要平衡智育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们丰富的劳动教育经验和成熟的劳动教育思想,今天仍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整个社会经济运动经济运动是社会劳动剩余运动的观点,系统地研究了劳动的本质和体能,智能,物质、知识信息四种劳动剩余及其社会表现形式,分析了社会劳动剩余生产的总过程及智能资本和知识信息在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了所有制的客体和所有制形式发展的历史过程,提出所有制的客体是劳动剩余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资本所有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共同性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用以分析公共资源共享问题的基本理论视角,公共资源来源于社会总产品的扣除,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产。国家作为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是现代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主体,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产阶级占有了公共资源的分配权,造成公共资源分配的"偏私";只有在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共资源的分配范围才能惠及全体劳动人民,体现出分配的公平和正义。在我国,公共资源的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也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效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