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徐培文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4):64-65,86
目前多种因素使得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不够科学规范,而武术套路教学的科学规范是武术教学之根本。通过对普通高校套路教学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的阐释,分析了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规范化难以实施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终身体育思想论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终身体育思想的角度,分析当下大学体育武术套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研究结论认为:(1)教学内容改革为:淡化难度、注重学练法,突出欣赏能力培养、强调武术文化传承.(2)武术套路技术评价分为3种形式,即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有选择地进行单式技术、组合技术、整套技术的评价。单式技术评价侧重于动作练习的质量和技击含义的表达;组合技术评价侧重于对动作的审美;整套技术评价侧重于动作的记忆和艺术表现,突出学生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武术课堂教学进行了阐述,就如何提高课堂武术套路教学的魅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武术套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事项或建议:应注重基本功教学和兴趣的培养,演示领做为主,注重直观教学;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讲解动作攻防特点,突出不同拳种的技击风格;利用小组比赛;讲解动作攻防特点,突出不同拳种的技击风格;应用音乐的感染力等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和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武术套路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从武术套路推广、武术套路教学、武术套路竞赛、武术套路编排等方面分析了武术套路发展现状,探索性地提出了武术套路发展、改革和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武术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攻防技击价值,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武术才得以区别于其它的体育运动项目。目前,普通高校武术只注重套路教学,而忽视了武术套路的技击性教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武术套路的技击性,已成为当前武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耐力素质是提高普通高校体育系武术套路专选班学生武术动作质量和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从普通高校体育系武术套路专选班学生发展耐力素质特点入手,分析了影响耐力素质的因素,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和手段,并对武术套路专选学生如何进行耐力素质训练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普通高校体育系武术套路专选班学生耐力素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教育技击缺失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武术套路的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防身自卫主体需求之上。文章对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武术套路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从武术套路内容本身着手进行调查研究,指出武术套路教学内容需要包含更多的技击动作,以激发学生练习武术的动机,提出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教学,以新的武术套路内容诠释武术的技击含义,保持武术的技击本质。  相似文献   

8.
张志雷 《体育师友》2010,33(5):60-62
分析技击和武术套路的关系,包括技击在武术套路中的表现方式,技击赋予武术套路的功能,以及技击与武术套路演练、教学、创编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3-2008年间国内13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有关武术套路的149篇科研文章的作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武术套路科研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但核心作者群较弱;科研工作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5-49岁的中青年科研群体,其中体育类院校和普通高校是我国武术套路科研的主要力量,而体育类院校是武术套路科研文章的重点和多产区;整个科研文章的作者群中,中级和副高级职称人员人数比例高,而正高级、初级作者人数较少。  相似文献   

10.
武术专业教育评价改革对促进武术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武术专业套路专项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评价形式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导致教学目标“重成绩、轻过程”;2)评价内容以套路为始终,导致教学内容“重练轻用”;3)评价标准制定过度依赖竞技规则,导致教学过程“重形式、轻内涵”。以武术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对武术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构建了“理、练、用、编、教”的武术专业套路专项教学评价新体系。未来,可探索以“练”“用”评价改革促进武术套路教学由平面向纵深转变,以“编”“教”评价改革提高武术套路教学内容的社会契合度。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定位武术练拳致趣未来发展的研究趋向,探析中华武术(习武练拳)独特的致趣因素及其效果,主要采用访谈法,从技术本体论域的视角切入,从武术教育与教学拳种模式开发、武术课程思政文化育人方式转变、武术功法常态化演练艺术表达苛求三方面出发,思忖技击本质论视域下中华武术练拳致趣的实效改革,得出以下结论:劲力蓄发与体悟攻防、节奏缓疾与身心感受、轨迹曲弧圆融与动作顺畅奔放是达成练拳致趣的三个内在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武术教育如下实践理路:在武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练拳致趣的拳种模式;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渗透练拳致趣的思政文化元素;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训练过程中突出功法常态化训练的致趣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五步拳短小精悍,连贯紧凑,难度适中,简单易学,是学习和掌握武术套路的入门练习。教学时采用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五步拳的套路动作。在进行练习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以避免练习形式单一所带来的抑制情绪,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武术套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寓美学理论于运动实践过程中。文章主要探讨了武术套路"形美"、"意美""、德美"的美学特征,以及武术套路审美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体育院校武术普修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学院武术普修课长期以初级长拳第三路、初级剑术为唯一教学内容 ,导致武术教学方法陈旧、呆板。为了适应武术运动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 ,我们课题组设计了新的武术普修课教学模式 ,并进行了三轮教学实验与运用性检验 ,对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内容的权威性 ,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实用性、考核办法、内容的有效性、实验结果和科学性进行了充分、全面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武术项目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它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功能。按运动形式将武术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在学校以套路运动教学为主。武术套路的特点有“三多”:动作数量多,方向变化多,动作包含的因素多。这“三多”增加了学生学习武术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新增攻防互换教学法、慢拳快教法、口诀教学法和归纳总结法,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国家武术套路集训队备战2007年11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套路比赛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的优秀长拳类项目运动员年龄、运动素质和损伤现状调查研究,旨在为我国优秀长拳类运动员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竞技武术套路审美范式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同为  花家涛 《体育科学》2004,24(11):68-70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尝试将科学的“范式”结构分层方法引入竞技武术套路审美领域,对竞技武术套路审美的结构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竞技武术套路审美的信念层次是战斗的意境理念,概括层次是审美主体对运动员创设的运动形象的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解释层次为审美直觉、审美领悟和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8.
武术套路体现了武术本质特征和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否具有观赏性对该项目的推广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武术套路的技击特点、武术套路的创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对影响武术套路观赏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文章通过突出武术技击特点,提高和完善武术套路创编,体现武术本质特征,结合观众对武术套路的审美心理等方面,来提高武术套路的观赏性,以推动武术套路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