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贝多芬正是这样的一位伟人。作为“乐圣”,他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做斗争的榜样,贝多芬更是令人崇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以《命运交响曲》导入二、人物简介师:请大家说说你所知道的贝多芬。(生回答。)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还能创作出如此伟大的作品,真是令人佩服啊!  相似文献   

3.
(课前播放《命运交响曲》音频片段,生倾听.) 一、背景导入,了解贝多芬 师: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让我们感受到抗争与力量.童年的艰辛,母亲的早逝,父亲的酗酒,耳聋的残疾,命运给予贝多芬的是无尽的灾难和悲苦,然而他传递给世界的却是明朗和欢乐.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就创造欢乐给予世界.他说—— (屏显.生齐读.)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意图 1.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的内容、人物、写法及主旨进行一句话概括,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相似文献   

5.
何为 《辅导员》2011,(8):5-6
引言一个由贫穷、残废、孤独、痛苦造成的人,是一个多么不幸的人。社会没有给他快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整个世界,他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虽然贝多芬晚年几乎什么也听不到,但在内心深处,他却听到了音乐的玄妙。也许他的一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意图1.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的内容、人物、写法及主旨进行一句话概括,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2.鼓励学生做一个具有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的人,锻炼学生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二、设计过程1.导入新课有人说:生命是一张风光无限的单程车票,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伴相随。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令人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经读到一个名句:“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  相似文献   

7.
8.
我在教《音乐巨人贝多芬》时,让学生概括有生理缺陷的贝多芬此时应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们概括为“可怜的人”。于是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在哪篇课文中学过一个“可怜的人”,学生们很快就想到了《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接着我让学生比较两个“可怜的人”可怜的原因各是什么。韩麦尔先生由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下子沦为亡国奴,失去了说和教自己最喜欢的法语的机会,失去了工作,甚至失去了再穿自己最喜爱的一套衣服的机会,所以可怜。照此法,学生们归纳出贝多芬由梦想成为音乐家一下子变成了聋子,一个把自然界喧闹缤纷的声响译成一个个音符的作曲…  相似文献   

9.
【学情预估】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写名人的,展示名人的生活风貌,揭示名人的内心世界,意在以名人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引导并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而贝多芬已经离世一百多年了,我们距离贝多芬的居住地也非常遥远,对他及其所创作的音乐理解起来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他的精神和意志,学生们只是略有感悟。因此,教学前应该让学生读一读《贝多芬传》或通过网络广泛查阅一些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或听一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贝多芬,走近贝多芬,缩短时代与地域的背景差异,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说教材《贝多芬百年祭》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在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时写的一篇祭文,课文选自《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第六单元,单元主题是"准确把握人物精神"。文章并没有过多地描述为我们所熟知的贝多芬坎坷的一生,只简要提及他的双耳失聪、终身未娶。本课内容重点是从他的精神品格与音乐创作的角度入手,分析他的伟大灵魂与不朽成就。所以我在解读课文时通过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文本细读"的理论,抓住课文后半部分,即从音乐创作史的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有时候觉得真的有一个上帝存在,它主宰着这个世界的公平,而且它公平得很苛刻。上帝总是把人类分为两类,一类是凡人,一类是天才。而且他让凡人与天才的存在又显得那么得合理,他让凡人享受着世俗的幸福,同时它让天才承担着深刻的苦难。也许没有人不知道凡高,这个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画家,在他死后许多年,他的一幅作品曾在3分钟内以8250万美元震惊世界的价格拍卖,创下了至今为止艺术品拍卖价格的世界最高纪录,然而又有谁知道,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一共只廉价地卖出过1幅画。狄金生同样是一位天才式的诗歌巨人,但她生前从未发表过自己的诗歌。…  相似文献   

12.
有时候觉得真的有一个上帝存在,它主宰着这个世界的公平.而且它公平得很苛刻。上帝总是把人类分为两类,一类是凡人,一类是天才。而且他让凡人与天才的存在又显得那么得合理,他让凡人享受着世俗的幸福,同时它让天才承担着深刻的苦难。  相似文献   

13.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标题,看看哪个词应该重读?(生齐读标题,很整齐地重读“巨人”。) 师:怎样的高度才称得上“巨人”呢?如果找个参照你们会选谁? 生:(齐声)姚明。师:姚明身高多少?  相似文献   

14.
陈大文 《中国教师》2009,(Z1):379-379
<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抓住肖像描写和人物语言刻画可以比较流畅地完成教学目的。但因为贝多芬是音乐巨人,其独特的思想、气质和坚强的个性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虽然完成了"教学目的",学生的感受理解不一定深刻,教学难点突破存在缺憾。所以,这一篇课文特别适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新"演绎"人物传记与音乐艺术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本文采用了小组合作导学的教学方法。鉴于本班有六个小组,笔者设置了六个中心话题供学生讨论,也即导学案中"一个人"中的三个问题和"一句话"中的三句话。  相似文献   

16.
十三、音乐巨人贝多芬课内提升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负担得起。  相似文献   

17.
18.
<正>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早上我们已经预习,现在请同学来说说,读完课文后,你觉得:PPT:贝多芬是一个%%%%人生:我觉得贝多芬是个渴望自由的人。生:我觉得贝多芬是个有自己追求的人。生:我觉得贝多芬是个热爱音乐的人。……师:刚才,从同学们初读感受中知道,很多同学都从不同的侧面感受到了自己眼中的贝多芬,有的深刻一点,有的肤浅一点,当然有的感受还值得探讨。下面我们  相似文献   

19.
杜海芸 《成才之路》2011,(23):32-32
执教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中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后,引起了我的沉思。对此,我有以下的感受。一、语文课堂应赏识学生,着力于能力培养欣赏音乐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特别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给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我想利用巨大的反差效应(遭受如此大的打击与挫折,却能创作如此震撼人心的惊世名作),强...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与设想】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人物专访式的记叙文。文章通过“客人”拜访失聪后的贝多芬,真实地展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代音乐巨人,在遭遇不幸时内心的痛苦和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意志。文章线索清晰,语言蕴涵丰富,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仔细揣摩、[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