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湖南教育》2010,(6):24-30
选择“温暖”来描述鲁迅,或许有点挑战你记忆中的“鲁迅印象”。他早已定格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我们的印象中,他似乎更多地属于冷峻、凝重与庄严。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一度被抽象为教化的代名词、思维的框架和话语的标签。  相似文献   

2.
如此深度关注中小学生的作业问题,缘于去年寒假里的一个家长电话。电话不为教育投诉,亦非新闻爆料,而是倾诉自己莫名的困惑、深切的忧思,表达自己无力的叹息和焦灼的呼吁。  相似文献   

3.
“不动笔不读书”,要知道语文老师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奥秘就藏在他们的读书笔记之中。这里有他们原始阅读状态的直观呈现,你可尽情地从他们的视野中汲取养分。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红红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把我赘得发疼:“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一时愣住,只胡乱应道:“你说呢?”“你说,你说,你一定要说。”她固执地扳住我不放。“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所说的“湖湘语文”,就是以湖湘文化为底色和底蕴的语文教育。 “湖湘语文”与“湖南语文”,仅一字之差,然“湖湘”所强调的不是行政区划,而是文化归属。  相似文献   

5.
成语的考查在高考语的能力阶层中为D级,一直是高考语基础知识考查的重中之重,年年必考。近两年各地的高考语命题大多侧重于考查对形近成语的辨析,因此,对那些“形”相近而“神”不同的成语,我们要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6.
论湖湘文化之源及其“蛮”的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湘文化的源头是楚文化,它的特质,可以用一个“蛮”字来概括。它分为三个层面:原始层;乡土意识和怀乡恋乡情结;爱国和自强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周伟翼 《现代语文》2005,(12):44-44
示:天显现出某种征象,向人垂示吉凶祸福。《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后来引申为告诉,教导。“示”作为部首多表示“神事”,“征象”义,都与“神灵”有关系。如:  相似文献   

8.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神话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感动.久久不能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要紧紧抓住“神”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童年,如一粒花苞,活泼泼、俏生生地站在人生的枝头。该给它怎样的滋养,才能开出最娇艳的花朵?作为湖湘语文人,作为拥有文学情怀的教育者,作为渴望在孩子的生命原野,播下美好种子的耕耘者,我们的答案是:文学的滋养。给童年一份文学的滋养。从这个理念出发,湖湘语文的10个方阵,数百名优秀湖湘语文教师,在这个冬天,2012年11月19至20日,齐聚长沙市高新博才学校。文学的滋养是什么?它是李莎课堂上反复强调的语感,是唐  相似文献   

10.
11.
黄耀红  吴群 《湖南教育》2009,(12):28-33
寓言,看起来是那么短小,那么沉静,如森林里的一片树叶,似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然而,这些精致而隽永的小故事,却又蕴含着那么深刻的人生智慧。很多时候,寓言的文字魔力,确实超乎我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人问散文作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笔者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形散神聚”。其实,散文的这一基本特征,也是散文作者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章法。既然如此,那么散文的这一特征是否也是教者在备教时所要关注的核心内容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绘画离不开形象,因而,在中外古代的绘画作品中往往都以客观形象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随着绘画的发展,绘画已不能满足单纯的外在形似,开始追求物象的本质特征。东晋的顾恺之首次提出了“传神写照”的著名论点。后来,南齐谢赫在“六法”中又提出“气韵生动”的要求。自此以后,“以形写神”、“以神写形”、“形神兼备”、“不似之似”等都是中国画有关“形神”问题的重要论点,并成为中国绘画理论与创作实践的中心问题。一、“神”的客观性那么,“神”究竟是什么?它和形的关系怎样?按照现在一般的解释:“形”和“神”的关系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形是外在的、表象的、具体的、可视的;而神是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隐含的。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说明只要有形的存在神也就在其中了。那么中国画论中还要千百年来侈谈“写神”干什么?看来问题并不如此简单。“神”不但是客观的而且是有象的。物象一方面有它外在的形象,如形状、色彩、肌理、明暗、大小,同时又有一定的神态、相貌,如波动感、力象、生命的活力等。从绘画的角度讲,决非有了形的外壳就一定有神赖以在其间了。不然,同一个绘画形象怎么会有的“写”出神来,有的没有“写”出神来。很显然,前者一定比后者多写了些什么,或者对形...  相似文献   

14.
绘画离不开形象,因而,在中外古代的绘画作品中往往都以客观形象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随着绘画的发展,绘画已不能满足单纯的外在形似,开始追求物象的本质特征。东晋的顾恺之首次提出了“传神写照”的著名论点。后来,南齐谢赫在“六法”中又提出“气韵生动”的要求。自此以后,“以形写神”、“以神写形”、“形神兼备”、“不似之似”等都是中国画有关“形神”问题的重要论点,并成为中国绘画理论与创作实践的中心问题。一、“神”的客观性那么,“神”究竟是什么?它和形的关系怎样?按照现在一般的解释:“形”和“神”的关系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形是外在的、表象的、具体的、可视的;而神是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隐含的。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说明只要有形的存在神也就在其中了。那么中国画论中还要千百年来侈谈“写神”干什么?看来问题并不如此简单。“神”不但是客观的而且是有象的。物象一方面有它外在的形象,如形状、色彩、肌理、明暗、大小,同时又有一定的神态、相貌,如波动感、力象、生命的活力等。从绘画的角度讲,决非有了形的外壳就一定有神赖以在其间了。不然,同一个绘画形象怎么会有的“写”出神来,有的没有“写”出神来。很显然,前者一定比后者多写了些什么,或者对形...  相似文献   

15.
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不仅对文学的外在形态,而且直接影响到创作主体的思想、气质和审美。湖湘文学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80年代的文学“湘军”之所以令人瞩目,主要得力于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湖湘文化的浸染。  相似文献   

16.
以前我跟齐元琨不太熟,这次一起去旅游一下就跟他成为了好朋友。齐元琨长得非常结实虽然比我大一个月,可是个子没我高。他理个小平头,皮肤黑黑的,细长的眼睛,特别爱笑,脾要叫他"睡神"呢?听我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17.
【特级教师靳家彦《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片断】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行吗?师:什么问题呀?说出来我们听听。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  相似文献   

18.
期刊作为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领域文化发展的基础性载体,其文化自觉体现着对社会文化价值的认知,以及对社会文化发展与建构的理想。湖湘语文作为《湖南教育》的主打栏目,在其主题创意、过程策划、内容呈现和策划语言上,无不彰显着其承继湖湘精神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9.
孙庆甲  李燕 《山东教育》2003,(21):59-62
为了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吕叔湘语)的局面,近几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掀起波澜,好多地方在探索语文教学新模式,改革课堂教学,进行课题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湖北省宜昌地区的课内课外衔接语文教学,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他们既让学生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学好教材,又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20.
余鹂 《小学语文》2010,(5):17-18
《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人物:逐日的夸父、造人补天的女娲、开天辟地的盘古、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这些人物都具有超凡的神力,他们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如何让这些神话中的人物得“神”而“活”起来是需要教学智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