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近年来,以国际合作办学机构与专业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成为各国高校国际化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我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专业项目的国内外高校参与情况、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分布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同时,比较这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专业设置与实际开展的合作办学专业项目的关系,发现二者相关性不大。对此,应从统筹规划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与专业项目建设、重视引入国外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合作办学专业项目规划设计与实践运行管理等方面,加快国际化办学改革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我国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久已有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正成为我国一项轰轰烈烈的运动。尽管我国的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着很多现实的差距,但认识上和观念上的偏差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有些人将世界一流大学等同于巨型大学、有些大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政府角色定位偏差等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我国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久已有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正成为我国一项轰轰烈烈的运动。尽管我国的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着很多现实的差距,但认识上和观念上的偏差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有些人将世界一流大学等同于巨型大学、有些大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政府角色定位偏差等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一流大学建设若干热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是世界高等教育的热点,也是中国社会和教育发展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本文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若干热点问题,在阐述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基础上,既分析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性,也回答了其可能性。文章最后从如何认识抓基础教育与抓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入手,强调要继续把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要善于把握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相似文献   

6.
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社会资源筹措能力以及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在此其中教育基金会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聚焦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基金会,从运作机制的筹资、支出、投资和运营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筹资规模不大并波动较大,头部效应明显,渠道较窄;支出结构僵化,管理成本过低,服务于一流的项目较少;投资存在着重短轻长、重内轻外、重虚轻实现象;管理力量不强,水平不高.为此,文章提出应拓宽筹资路径,发挥社会资源的灵活优势,优化投资布局,重视管理人才引进,抓实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7.
匡亚明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高等教育家,其革命家出身的特殊背景为其建国后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匡亚明是我国最早提出创建一流大学的奠基人物之一,也正是他们那一代人积极地建言献策,才孕育出我国创建一流大学的明智之举。作为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学校长,其卓越的大学办学思想对于我国创建一流大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一流大学的典型代表,其经费支出特征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我国一流大学经费支出的整体情况。36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支出数据显示了其在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上的具体特征。在支出规模上,总支出规模逐年增长,不同学校间的差异较大,地区间规模大小和增速快慢也不相一致;师均支出规模呈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增长速度最快,不同学校间的差异较大;生均支出规模变动趋势不一,校际差距大于区间差距;支出规模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区内差异大于区间差异。在支出结构上,总体较为单一且保持稳定,横向维度表现为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基本持平,纵向维度以教育支出为主并呈现稳定的一元格局,同时支出结构地区间差异不明显。虽然我国一流大学的支出规模不断上升、支出结构较为稳定、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无明显关系,但和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存在规模相对较小、结构较为单一、科目不够具体、数据较为粗糙等问题。基于此,我国可通过继续增加大学收入以扩大支出规模、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以反映大学功能、不断细化预算科目且公开支出数据等途径,进一步调整一流大学的支出规模并优化支出结构,提高经费利用效率,进而更好地推动“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9.
教师权利是大学章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章程为教师权利的实施并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研究者通过对教育部已核准的41所(国防大学除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大学章程文本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大学章程在教师权利保障方面存在诸如内容表述简单、程序缺乏操作性、保障性措施不足以及缺乏人文主义关怀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完善大学章程中的教师权利的途径:从结构安排上重视教师权利;从内容上呈现大学教师专业特色;从保障机制上增强可操作性;凸显教师的大学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匡亚明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高等教育家,其革命家出身的特殊背景为其建国后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匡亚明是我国最早提出创建一流大学的奠基人物之一,也正是他们那一代人积极地建言献策,才孕育出我国创建一流大学的明智之举。作为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学校长,其卓越的大学办学思想对于我国创建一流大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王蕾  葛军 《江苏高教》2021,(5):68-71,79
基于教育部实施“双万计划”的背景,简要阐述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原则,结合区别地方应用型高校与“双一流”高校的不同,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差异化特色发展,通过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建设具有一流特色的本科专业的方法,并结合当前中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流大学是在不同范围内将大学相互比较时产生的,它有世界一流与国内一流之分.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真正认清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与自身的差距,从而克服已有的偏差.本文从六个方面对一流大学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解决的五方面偏差.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一流大学,通常是指在世界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处于最高水平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从世界范围看,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创建一流大学,必须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作指导,按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建立现代大学创新制度,实行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建设具有特色的一流学科,坚持大师治校与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资源相对有限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地方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绩效管理的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方案,以期为我国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绩效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流大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拥有若干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形成以科学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模式为基础,建设一流学科无疑至关重要。基于学科的内涵、属性和分类标准,以中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学科布局量化分析发现,学科布局结构呈现如下布局特征:门类齐全,冷热不均;基础应用并举,理工社交融;冷门学科,特色突出。运用层次聚类法分析得出,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发展模式主要有:理工社协同发展模式、基础学科群支撑模式、主干应用学科群引领模式和特色学科差异化发展等模式。依据学科之间的关联度、学科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开放度,构建学科布局生成机理矩阵,总结归纳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具体学科布局:优势学科的自我生长;院系合作产生新的交叉学科;校校合作产生新的整合学科;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技术难题催生新特色学科。一流学科建设应积极培育健康的学科生态环境,优化"学科链"建设,实现我国"双一流"建设核心环节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以管理服务平台推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是高校一流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了解学科建设管理平台的构建形式与定位,明确其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有利于辨清当前学科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常规管理建设理念。从整合社会资源共建、加强平台自身建设与制度管理、健全平台管理服务体系与创新机制三个方面入手,深化和完善学科平台的管理服务体系,有利于提升我国高校一流学科整体发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大学,也是创业型大学的典型代表,被誉为"西部哈佛"。它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变革,走向了创业型大学的道路,同时也使其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成为一所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通过回顾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型大学发展之路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创建一流大学提出了一流的发展理念、清晰的目标定位、卓越的学术追求和完善的内部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有力支撑.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主要由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学术成果、一流的学生质量以及一流的服务能力组成.地方高校需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契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依托,探索一条具体可行的学科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9.
大学章程对学生权利和救济制度方面的规定,不仅是对学生权益的文本描述,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权益在高校中的运行情况。通过分析云南省23所地方本科院校章程,发现现阶段高校学生权利的相关文本表述有待完善、学生义务规定偏重学校管理而轻学生发展、权益表达机构的设置及其运行机制缺乏可操作性、学生权利救济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针对此,云南高校章程应该从明晰学生权利、学生义务规定注重校方和学生之间的平衡、完善学生权益表达机构及其运行规则、构建健全的学生维权机制和监督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