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林苑始建于战国秦时期,汉武帝时期对其进行了扩建,使其面积和功能达到最盛的规模。上林苑作为一处综合性的皇家机构,自有一套管理系统,它隶属中央少府,并设置有上林尉、上林三官等职能部门加以管理,其中上林三官铸造了数量颇多的铜器。国家博物馆藏有三件上林铜器,两件是出土于上林苑范围内的窖藏物,一件是自晚清就有著录的传世品,它们是研究汉代上林苑及其用器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三件铜器,可以看到上林苑铜器有着一套严密的生产与管理制度,而在具体使用中也存在异地调用的情况,包括调入和调出。本文旨在从国博藏上林苑铜器出发,系统整理出土、传世及仅见著录铭文的西汉上林苑铜器,并对器物制作、物勒工名、度量衡等问题加以讨论,这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宫苑、汉代用器制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上林苑始建于战国秦时期,汉武帝时期对其进行了扩建,使其面积和功能达到最盛的规模。上林苑作为一处综合性的皇家机构,自有一套管理系统,它隶属中央少府,并设置有上林尉、上林三官等职能部门加以管理,其中上林三官铸造了数量颇多的铜器。国家博物馆藏有三件上林铜器,两件是出土于上林苑范围内的窖藏物,一件是自晚清就有著录的传世品,它们是研究汉代上林苑及其用器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三件铜器,可以看到上林苑铜器有着一套严密的生产与管理制度,而在具体使用中也存在异地调用的情况,包括调入和调出。本文旨在从国博藏上林苑铜器出发,系统整理出土、传世及仅见著录铭文的西汉上林苑铜器,并对器物制作、物勒工名、度量衡等问题加以讨论,这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宫苑、汉代用器制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人杨巨源诗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诗家”所以钟情“新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懂得“上林花似锦”,来自“绿柳才黄半未匀”。 人才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作为一个编辑,应该具有“诗家”的眼力和胸襟,当好“育花人”,给“绿柳才黄半未匀”的作者以更多的栽培和支持,而不应坐望等人才“花似锦”时,才去当一个“看花人”。 鲁迅便是这样的“育花人”。他每编一种刊物,即留心发现投稿者中间可选之才,奖掖备至,稍可录用无不从宽。鲁迅编过《未名丛刊》,别说译刊的译者无…  相似文献   

4.
如果可以得寸,我想在上林的风景里守望时光;而如果可以进尺,我还想借助一段时光去追寻更久远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由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市档案学会联合举办的首届档案编研成果展,在各级档案部门的积极参与支持下,经近一年的精心准备,于5月26日在市档案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6.
《西安档案》2007,(6):F0002
在全市档案部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全市档案工作率先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西安市档案宣传暨市级机关年度考评工作会议于2007年11月26日至28日在长安区上林宫酒店举行。  相似文献   

7.
在广袤繁复的壮族历史档案中,现存于广西上林境内的两块唐碑《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洞碑》由于其形成年代久远,内容丰富,价值重大,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也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郑慧 《兰台世界》2008,(11):52-53
在广袤繁复的壮族历史档案中,现存于广西上林境内的两块唐碑《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洞碑》由于其形成年代久远,内容丰富,价值重大,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也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记得铁竹伟写的有关陈老总的报告文学中(《霜重色愈浓》)曹有一细节讲到,文革中陈老总读报发现外国记者的眼睛锐利,他们竟然抓住天安门城楼上林彪挥动毛主席语录时持书的姿式做文章,说他是“两指夹书,食指其中”,以示对毛主席的忠诚,似乎时时在读语录,持书时也不忘刚才翻到了哪一页上.事后我们议论这一细节,确实将林彪“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奸臣相刻画得入木三分,难怪陈老总惊呼:“外国记者的眼睛厉害啊!”  相似文献   

10.
“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档案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档案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职能,档案部门“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得到充分彰显,档案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没有植物园,只有悠久的皇家御苑和私家花园。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和左思的《三都赋》等所描述的奇花异木,丰富多彩,却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植物园。“所谓植物园(Botanic Garden)者,是将各地植物在可能范围内收罗一处,按进化的顺序,分区栽培之,并定以各国所公认的学名,”  相似文献   

12.
正"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1984年的秋天,《档案与建设》创刊,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作为创刊人之一,我对《档案与建设》一直充满着珍爱之情。前段时间,我得到国家档案局颁发的荣誉奖杯,不知不觉地从事档案工作也逾30年矣。三十而立、事业有成,我的兰台生涯与《档案与建设》同生共进,源远流长。1984年春,局党组决定筹建综合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在原来的  相似文献   

13.
除了汗水,还有泪──写在中国图书奖颁奖大会上林辰《人类服饰文化学》的作者华梅教授在她的那部沉甸甸的著作“后记”中说了一句局外人难以理解的话:“除了汗水,还有泪!”汗水,是浇灌事业之花的雨露,是驰骋在成功之路上的勤奋马达的润滑剂;汗水凝聚成为文字符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件提梁三足铜炉和两件龙首柄铜熏炉,通过梳理比较,提梁三足铜炉与湖北汉阳蔡甸、湖南攸县和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三足铜盆形器最为相似,且承袭了东周到两汉时期金属炉常见的链状提梁,当属三国东吴时器,这类三足铜炉常与斗、壶(盉)和熨斗同出,内置木炭,可以为这类小型器适当加热和保温,功能类似暖炉,其提梁便于在居室内移动。两件龙首柄铜熏炉则与江苏镇江和南京象山晋墓出土的铜熏炉形制极似,当属东晋早期器,其中龙首柄铜熏炉乙乃是目前所见这类熏炉中形制、造型最为规整、精致者,但其柄上"上林宫铜熏炉"铭文字形与已见的上林器铭文字形有差异,有可能是伪铭。这类熏炉炉身受到了汉晋时期龙首柄熨斗器型的影响,便于手持,长柄下方钉状支架也使其可以平稳放置。参考满城汉墓出土的提笼熏炉和打虎亭汉墓画像石,推测这类熏炉可以放置于熏笼之内用于熏衣,熏香时其类似熨斗的底部可能还具有小范围熨烫衣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真正的新闻标题大约出现于清朝同治末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一书中写道:"自同治末年,以迄光绪中叶,新闻必要者始有题目;琐屑者则各就其地冠以总名。如北京则‘上林春色’‘禁苑秋声’,武昌则‘鹤楼留韵’,广州则‘羊城夕照’"。电视新闻要抓住观众、吸引观众,首先要制作好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了迷人的大眼睛,不怕吸引不到人。本文从电视新闻标题实际产生的效果来探索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  相似文献   

16.
一、前人对《梁王兔园赋》的评价与原文残存状况《文心雕龙·诠赋》云:"观夫荀结隐语,事义自瓌;宋发夸谈,实始淫丽;枚乘《兔园》,举要以会新;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贾谊《鹏鸟》,致辨于情理……"在荀况《隐语》(见《荀子·赋篇》)及宋玉赋之后,即提到枚乘的《兔园赋》,其评价在司马相如《上  相似文献   

17.
标题的诗化     
在我国新闻标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标题诗化的表现手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古代报纸最早的标题,是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正月十九日《京报》上刊登的一条动态消息的标题;《乾清宫门,为阉章龙伏诛》。这条标题,就是一种诗化的标题。标题制作被列入报纸的编辑范围后,报纸上出现的分类题,如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申报》上的《上林春色》、《西湖棹歌》、《鸳湖渔唱》等,也是一种诗化的标题。后来,分类  相似文献   

18.
漫画可以完全没有文字,甚至连标题也没有,但也能使人一目了然,即所谓无字漫画.有时我也采取这种形式,而更多的情况下我习惯于运用文字来辅助,利用语言艺术使一幅漫画增加一点“文学”成份,让读者去回味. 漫画中利用文字一般说有三种形式:对话、旁白和标题.另外还有韵文和打油诗。记得我画过一张说明精神与健康的关系的漫画:画面上林黛玉守着药罐子愁眉不展,身旁立着老寿星对她在抚慰。有一句话白:“林姑娘你总是这  相似文献   

19.
肖华,13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22岁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39岁被授予上将军衔,不仅身经百战、累建奇功,他创作的《长征组歌》更被誉为"红色经典"。1968年初,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七年后,肖华又作为中央领导突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的国庆观礼台上。原来,只因不耻与林彪、江青为伍,他被秘密囚禁了七年。拒上林彪"贼船"在1966年8月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将林彪置于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二位,  相似文献   

20.
我很赞赏《经济日报》扩大版开辟以个人命名的评论专栏。国内报纸上,专人执笔的评论专栏并不罕见,如《新民晚报》上林放(赵超构)的《未晚谈》,《羊城晚报》上微音(许实)的《街谈巷议》等等;但是将作者真名实姓作为栏名,《经济日报》可能是第一家。从这一点来说,《经济日报》是作了一次比较大胆的尝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我想,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专栏作家。早在50年代,乔木同志就多次提出要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专栏作家。几十年来,名记者,名评论员倒是出了一些,名专栏作家却出得太少了。依我看,不是缺少人才,而是缺少“舞台”。比如梅兰芳,天赋再高,如果不给他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