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凡  东平 《兰台内外》2010,(3):47-48
在"大跃进"中,除了粮食等农作物生产高指标外,就是把钢铁产量提高再提高。那个年代,一说起经济实力,就掰两个指头:一个是粮食,一个是钢铁。  相似文献   

2.
陈云曾说过:"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上海解放后,共产党接收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而粮食问题则是重中之重。上海不法资本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操纵粮食市场,囤积居奇,企图以此挑战新政权。在他们的操纵下,1949年夏季,上海的粮食价格大幅度上过  相似文献   

3.
谈歌 《档案天地》2010,(6):61-62
三十岁之前,国家粮食紧张,酒少。喝不到什么好酒,多是薯干酒,或是医药酒精兑水的"酒",这些东西喝过不少。那天,酒桌上谈到了喝酒的事儿,朋友笑话我说:"你三十岁之前,不应该算喝酒。  相似文献   

4.
李燕 《新闻窗》2013,(3):33-34
今年开年,一个以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全民性行动在全国兴起。在网上,这样一段文字广为传播: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当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身边的浪费比比皆是。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触目惊心的浪费触动了全中国人的神经,于是,"光盘行动"席卷华夏大地。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年枝头绿。当武烈河的薄冰渐渐消融的时候,第二十八届河北新闻奖党报(刊)新闻作品评奖会在承德市召开。 这是一次民主、严谨、求精,且讨论热烈的评奖会。当评委们经过层层筛选、复议,就要进入投票阶段的时候,仍有两篇稿件被评委们用心地斟酌其优长和不足。一篇稿件是《张大娘数卡》,讲的是随着农村的逐步现代化,党的惠民政策沐浴万家,农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手里便有了"养老保险卡"、"粮食补贴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等等。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一个镜头:一位老太太高兴地数点拥有的"卡"。  相似文献   

6.
李李 《大观周刊》2012,(33):33-34
陈云是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把毕生都奉献给中国建设事业的优秀的领导者。富有大局思想的陈云同志让人比较关注的是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面,如新中国刚成立时的“棉花战争”、"粮食战争"等等,大大地鼓舞了中国共产党人着手建设新中国的信心,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除此之外,陈云同志的哲学学习思想也很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北女在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道路上大步向前。唯实和辩证是陈云哲学学习思想的核心;学习和坚持是陈云哲学学习思想的中心思想.体现了他对哲学学习事业的开拓。  相似文献   

7.
近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谈到要重视粮食生产、做好粮食工作的问题,强调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要保证,农业投资要增加,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业后劲,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粮食收购要实行“双轨制”,一方面搞合同定购,一方面搞市场收购。同时要压缩粮食销售,坚持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坚决反对浪费粮食。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商品。粮食丰收,人心稳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生产的形势,粮食购销的政策,以至粮食制品的供应,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也是我们要经常报道的。我国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去年全国增产粮  相似文献   

8.
“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是孙中山民生事业的根基,是关乎民生主义实现的关键问题.孙中山粮食观包含调动粮食生产主体性要素、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准、减轻粮食生产灾害性损失、加强粮食储存规范化管理、拓宽粮食流通多元化渠道、突显粮食消费的美学化理念等核心要义.孙中山粮食观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前瞻性展望,对我国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共同富裕是“国之大政”,协同推进粮食安全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政府的使命任务。选取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粮食生产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种植结构趋粮化及扩大粮食生产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粮食生产通过增强产业结构偏离度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相较于粮食主产区,扩大粮食生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非粮食主产区更为显著。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以及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和推广应用有助于缩小粮食生产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建立粮食生产区域间横向补偿机制、发展粮食产业新业态、持续加大财政以及新型农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是协同推进粮食生产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粮食企业从计划主渠道走向市场主渠道的轨道,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流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自1997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扬州市邗江区粮食局对基层国有企业全面进行财务、账务清理,改变经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前后,北京城市粮食供求矛盾尖锐,已成为影响政权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面对严峻的粮食危机,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北京市委市政府通过初步建立国营粮食机构、开展粮食征收、加强粮食储运、开辟零售阵地以及集中力量打击投机行为等措施,平抑了粮价,保证了首都军需民食的粮食供应,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成功应对并有效缓解了粮食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12.
在粮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除了要想方设法增产粮食外,对粮食产后的损失也决不可掉以轻心。《粮食产后损失严重有关专家建议:尽快把粮食产后技术研究提上议事日程》(见1月8日新华社新闻稿),提出了这个重要问题,对全国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一日至十三日,郑州粮食学院图书馆、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图书馆、武汉粮食工业学院图书馆,三院校一九八九年外文原版期刊协调会议在武汉举行。为了加强粮食院校之间的横向联系,全国三所粮食院校自发地进行了外文原版期刊  相似文献   

14.
辽宁昌图粮食储备库隶属于省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现有室藏档案6000余卷。多年来,昌图粮食储备库领导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工  相似文献   

15.
农业:1.粮食安全仍不能掉以轻心:“新东北现象”反映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供过于求,也显示了全国粮食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说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大大提高,粮食出现阶段性的供过于求。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占有粮食水平低(几十年来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在400公斤以上的,只有  相似文献   

16.
朱庆磊 《新闻世界》2013,(11):27-28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被称为新闻的"眼睛"。俗话说:"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新闻标题是指引读者的"路标"。一个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因此,要格外重视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着力在"平"、"活"、"美"、"跳"、"雅"、"说"、"问"上下功夫,增强标题的吸引力,让新闻的"眼睛"亮起来。  相似文献   

17.
抗战全面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掌握粮源,支持抗战,在全国实施粮食统制政策。西康民族地区由于粮食产量不足及交通落后,实施粮食管制调剂倍感困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西康省改组粮食管理机构,颁布一系列粮食政策,并实行了以田赋征实征购为核心的统购政策和以军公粮统一供应的统供政策,以及市场管制、粮情调查、价格管制、调剂民食的统销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稳定了西康粮食价格,解决了粮食供给的缺乏,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计划经济年代,为保障粮食供求平衡而推行的一项经济制度.1953年10月16日、11月19 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公布了<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标志着粮食流通体制从此进入统购统销时期.从1953年到1985年,粮食统购统销前后共持续了31年.  相似文献   

19.
粮食短缺,粮价飞涨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表的<世界粮食形势报告>指出,粮食供应紧张和粮价飞涨已造成全球37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其中有些国家已发生动乱.  相似文献   

20.
2008年2月至5月间,在加勒比海沿岸国家、非洲、东南亚以及南亚,许多人由于粮食短缺而面临生存危机,一些人甚至在粮食暴动中死亡,海地总理也因此而下台。民以食为天,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读完了周立、刘永好编译的《粮食战争》,你会从中明白许多道理。一方面我们庆幸自己吃的是粮食,而不是一些国家的“泥饼干”,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保持头脑高度清醒:21世纪,靠谁来养活中国?答案是唯一的:靠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