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河西学院学报》2018,(1):80-85
现行行政复议法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司法化改革已成主流意见。哈尔滨、北京、上海、济宁等地进行了改革试点研究,探索出不同模式。司法化改革应提高专业人员素养、建立监督和追责体制、引入部分司法元素,但要避免完全司法化和复议机关完全独立的倾向。实践上,集中管辖利于资源整合,但要防止审、判分离,复议委员会与法制办的职能定位和决议效力仍需进一步明确细化。推行试点经验时,还需注意保障办案人员、避免超期办案、完善回避制度、建立追责机制、做好应诉准备。  相似文献   

3.
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对于依法行政、保障行政争议解决的公正性具有重大的意义,集中、独立是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设立的基本方向。在当前的试点工作中,复议委员会人员组成、回避、职务保障等相关的保证公正的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当围绕制度的核心取向,完善人员组成及回避制度,建立委员言论豁免、职务活动保障制度,扩大当事人的参与权,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从试点到实施,才能体现其重大的制度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矫正和控制能力,反映着一个国家民主与法制的发展水平。在我国,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等法制保障环节的逐步完善标志着法制建设的进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在我国以实行双轨制和复议选择原则为主导,同时兼顾单轨制的模式,并提倡复议前置原则。  相似文献   

5.
行政复议是我国法律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公民提供法律救济的基本途径之一。我国的行政复议是在1990年作为行政诉讼的配套制度建立起来的。199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进一步了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使得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权利受到全面保护和救济、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受到全面审查和监督、申请行政复议的手续更加简便,加重了被申请人不履行举证责任时所承担的不利后果,并且提高了复议机关的级别,扩大了当事人对复议机关的选择自由权。  相似文献   

6.
作为行政法治内两种不同的救济途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设置初衷都是为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立法本身的缺陷,这两种制度在我国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在此问题上的立法现状,综述学术界对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的诸多建议,认为我国应采纳复议前置型立法模式来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纠纷的一种机制,具有审查面广,程序简便,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但是,行政复议制度的优越性并没有因《行政复议法》的实施得到很好发挥;究其原因在于现行行政复议制度下行政复议组织设置不合理,行政复议机构不具有独立性,难以保证行政复议结果的公正性;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独立、公正、高效又有公信力的新型行政复议组织,即行政复议委员会是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纠纷的一种机制,具有审查面广,程序简便,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但是,行政复议制度的优越性并没有因《行政复议法》的实施得到很好发挥;究其原因在于现行行政复议制度下行政复议组织设置不合理,行政复议机构不具有独立性,难以保证行政复议结果的公正笥;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独立、公正、高效又有公信力的新型行政复议组织,即行政复议委员会是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行政复议制度是我国行政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一项救济制度,明确行政复议的参加人的范围和行政复议机关,对维护作为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利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行政复议管辖体制基本上是基于领导权而确定,这种“官本位”的行政级别管辖模式越来越遭到学者们的质疑和否定。行政复议管辖应该是源于监督权而不是领导权。在我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起具有独立地位的行政复议委员会来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弊。  相似文献   

11.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在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减轻法院讼累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行政复议机构独立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行政复议审理模式方面仍有欠缺。我国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公正的行政复议机构,统一复议和诉讼的法律适用、受案范围,改变以往单纯“书面审查为主”的审理模式,增设回避制度和听证程序等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相对人重要的权利救济途径及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制度,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了内部监督困境与权利救济途径不畅等适用瓶颈。为此,有必要从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突出行政复议独立的法律地位等方面,对行政复议进行路径重构。在此基础上,从构建行政复议委员会、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有效衔接机制、完善行政复议程序等方面,对行政复议制度提出了具体建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纠错制度。20世纪50年代,我国已有了行政复议制度,但没有专门的立法。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行政复议条例》;8年后,《行政复议法》出台,并于199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至此,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对行政权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与制约的法律机制,这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复议制度与信访制度同为行政救济的基本途径,制度间的协调甚为重要。二者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为搭建二者的关联性、实现优势互补提供了可能。行政复议制度与信访制度联动机制的搭建应看做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要立足于现实制度构架与运行现状,又要尊重法治建设的客观规律,在依法行政阶段论的指导下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张荟 《天中学刊》2012,27(3):60-62
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有自身的优势,但由于定位偏差,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应定位于解决行政纠纷。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也应从这一定位着手,使其成为解决行政纠纷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6.
行政复议是行政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对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主体正确行政职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行政复议制度自1990年正式建立以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该制度不断显露出诸多缺陷。就如何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提出了四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复议制度之正当性旨在探讨行政复议制度的价值性问题。具体就是指行政复议制度是符合法律基本价值的合理内核以及符合一定时代道义的精神。其本质在于该制度能否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符合法治精神与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WTO规则作为世界性的法律体系,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各成员方政府的行为。我国已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按照加入议定书的要求和我国的承诺,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WTO协定及各附件中的法律规则和原则,修改我国法律中与WTO协议不相符合的内容。WTO规则对于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行政复议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根据WTO规则修改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显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改革行政复议制度,可适当借鉴国外行政复议的一些经验,使行政复议制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与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赔偿法关于行政复议决定加重损害赔偿制度,对保障行政复议申请人权利有着重要价值,但对加重损害赔偿的制度设计尚存不足,如归责原则不合理、赔偿范围不明确、承载赔偿义务机关的中立性地位偏颇、受害人的听审权未获得重视,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缺失。为保障受害人在行政复议决定加重损害赔偿中权益,有必要对赔偿法所设行政复议决定加重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赔偿主体、受害人听审权,及举证责任分配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