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密函施压最高院”事件背后所涉案件有了最新进展。《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获得的一份来自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延长石油”)的合同文本显示,“密函事件”利益相关当事方,陕西省十一五重点项目——陕西中化益业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化益业”)煤化工项目股权正在发生变化:中化益业旗下240万吨/年甲醇MTO项目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02亿元持股51%。  相似文献   

2.
完美之死     
  相似文献   

3.
都说人生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而我以为,那是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的。对个体生命来说.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不论你荣华富贵.还是穷困潦倒.生命的起点与终点不过咫尺之间。有道是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又有人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生命的长短不过是一道简单的相对论命题。如此说来.需要那么在意长寿与否么?需要在生命的自然延伸中那么在意世俗的评价么?  相似文献   

4.
毒不死的狗     
青山从田畈里回来时,见院子里躺了一地的死鸡,一心疼得针扎一样。又是村长那条狼狗!以往,村长那条狼狗只咬死一两只鸡,这回好,他家十几只下蛋的母鸡全让它咬死了。青山气得脸红脖子粗,哧哧地喘着粗气。  相似文献   

5.
乌坎事件启示我们,社会管理得好不好,不在于是否存在矛盾冲突,而在于能否很好地容纳和化解矛盾冲突持续了三个月的乌坎风波在12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到访后,开始出现转机。自2011年9月21日和11月21日,广东省陆丰市乌坎村村民两次群体上访,向当地政府反映土地和基层选举问题,在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之后,村民开始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6.
王晓翠 《青年记者》2007,(20):43-43
在CNRS对新闻类期刊的读者调查中《,中国新闻周刊》的男性读者占到77%,《新闻周刊》的男性读者占到69.7%,《三联生活周刊》和《南风窗》的女性读者分别占到56.3%和51.4%。  相似文献   

7.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死了。致死原因既非狂风暴雨般的政治气候,也非养猪场内不同种群间的生存谋杀。实际上,它死于体内那不可免疫的细菌病,学名叫猪链球菌的那厮,亦即老百姓喊作二号病是也。  相似文献   

8.
“7·5事件”带来的伤痛仍在继续——截至7月15日《中国新闻周刊》发稿,死者已经上升到184人,另有1680人受伤。同时,街头暴力给乌鲁木齐带来了恐慌,甚至有人打算离开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9.
并非所有的苍蝇都令人恶心。凡事都有例外,我一直坚信这点。比如那天被我一巴掌拍死的那只绿头苍蝇,正是它,使得我从一个消极厌世者转变成对生活的极度珍惜者。你也许认为我瞎掰。但,我是有人证的。事情发生时同事小苗就坐我身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8,(2):43-43
“牛市的基础依然健康,上涨的基础依然明确,牛市依然处在上半场。不过2008年将出现转折点。”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高善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相似文献   

11.
一场历时19个月的医疗纠纷,最终以患者向医生举刀作为结局,继而引起全国医疗界的抱团取暖,悲剧背后,是现有医疗体制下,处于尴尬境遇的医生群体  相似文献   

12.
“小泉之后还是小泉。”对于后小泉时代,日本横滨市立大学的一位中国问题专家如此回答《中国新闻周刊》。  相似文献   

13.
启事     
《新闻周刊》编辑部: 首先,我要向全体编辑人员表示敬意,由于你们的出色工作,《新闻周刊》现已声名日起,成为关心中国改革、发展和人们命运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刊物。 好刊物必有好文章,贵刊即是。读贵刊2001年4期《未富先老》一文,感触颇多,今有点感想寄上,意在燃薪鸣角。  相似文献   

14.
曾在济南南洋读完初中的宁小荷(化名)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在南洋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是初三时那次罢课。那是2004年冬天,学校突然决定对整个初三年级分快慢班。  相似文献   

15.
人贵有自知之明,韩少功的高明不仅在于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清醒者,而更在于他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更是一个清醒的迷失者。历史是由一连串无言的事实累积而成的,历史无法自身言说自己,历史的出场所依赖的乃是作家的智慧与精神高度。于今天回首韩少功长达二十多年的写作历程,可以发现他的收获颇丰,而他那对人生独到的思考也显得特别的深。在这个过程中,韩少功似乎已经找到了某种答案,虽然这答案好像并不完整,或许他自己对此也并不满意,但这毕竟是作家自己一种可贵的人生思索的结晶,是一位思想型作家对人生与世界的真诚叩问。而这…  相似文献   

16.
胡荣  徐翰 《出版广角》2015,(17):212-213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当代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是一个关于“美国梦”破碎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多年推销经历的推销员,他一直被美国的商业文化熏染,总是幻想凭着自己的推销能力功成名就。但现实并非如此,面对年老被辞,儿子不成器,自己的愿望没达到的悲惨局面,他自杀了。这本书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悲剧,揭露了美国富有神话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17.
猪奶时代     
几个月光景,我的身体已经面目全非。要说品相,实在是太差,若是拿到王刚的《鉴宝》那儿去亮相,肯定是咣当一声,被—锤子砸个稀巴烂。  相似文献   

18.
在当地局势骤然紧张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恐怖主义因素,亦透露出新疆反恐局势中一些非同寻常的动向。作为回应,新疆反恐需在提醒各族民众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时,对“三股势力”继续形成高压威慑  相似文献   

19.
“我发誓,家里所有的亲人都没有向媒体、外人提过哪怕是一次关于文珺要找爸爸的话。”郭文珺的妈妈张琳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就算是找父亲也轮不到别人呀。而且我相信他爸跟我一样爱文珺,甚至比我更爱。早年因为双方都要拼事业,我们分开了。但这并不等于他就不爱文珺。我相信孩子的爸爸有难处。”张琳说到动情处,哭出了声。  相似文献   

20.
一证走中国     
除了去银行,王学和很少用身份证干过别的事情。“我不像你,整天飞来飞去,还要住宾馆,那当然到处都要用身份证。如果有一天我也要出远门,那肯定得带上。”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