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鼐的《登泰山记》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有很高的思想意义,此文堪称游记散文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2.
《登泰山记》,是古代记游散文的精品。笔者重读鉴赏之余觉得,它更应该拿来当作学生记游作文的范文。山水记游作文,老师常爱布置,学生相对也愿写,原因是都觉得“好写”,有亲历见闻,有内容可记,有情可抒。学生逢游几乎都得交一篇的历练“经验”。但现实效果往往却是:经历不见得就能  相似文献   

3.
4.
姚鼐《登泰山记》,全文短小精悍,叙事简洁明快,其中的情感意涵含蓄蕴藉.分析姚鼐何时登山、与何人登山、为何要登泰山等问题,以贴近作者内心;深入文本的平凡字句与行文,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从而窥见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的关于泰山的散文中,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无疑是颇具特色的一篇,它短小精悍,含蓄蕴藉,初读觉得很是一般,但细细感悟,越读越有滋味,如咀嚼一枚橄榄。以下几方面就是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体会。  相似文献   

6.
杨军 《现代语文》2006,(6):48-49
《登泰山记》是我国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写成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相似文献   

7.
8.
《登泰山记》是桐城派古文家姚鼐的一篇游记性作品,文章以登山为经,以见闻为纬,纵横兼收,古今并蓄,生动地描绘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神秀壮丽的山水图卷。  相似文献   

9.
10.
程翔 《语文学习》2020,(4):48-51
<正>作为泰山人,我对《登泰山记》一文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读着"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之句,就感觉特别亲切。这大概就是一种家乡情愫吧。记得很多年前,我提出文中"最高日观峰"是不对的,泰山最高峰应是天柱峰,也就是玉皇顶。当时一位老师说:"不必苛责古人嘛。"我想也对,就没有追究下去。后来,《登泰山记》在人教版中被删掉,我也就失去教此文的机会,时间一长,我几乎要把它忘了。去年的一天,泰安市  相似文献   

11.
《登泰山记》是清代散文桐城派代表姚鼐游泰山后所写,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我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奇文。真可谓有奇情。取奇道,览奇景,悟奇境,出奇语,留奇文,兴之所致,留恋忘返。经作者的生花妙笔。全文不足五百字,其语言之洗练,内容之丰厚。情感之蕴藉。境界之高妙.无不令人称奇。  相似文献   

12.
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与实际成绩卓然,桐城文派是当时清代势力最大的散文流派,且在中国文坛上居于显赫的地位。桐城派的古文理论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健吾散文《雨中登泰山》一直为人称赏,人们称赏的是它选材和构思的独具一格。笔者以为,这篇散文的魅力所在,是因为它是作者的心性之作,这篇不长的文字烙着作者人生历程的印记。李健吾曾说过“我是一个快  相似文献   

14.
金玉成 《现代语文》2008,(10):50-51
姚鼐是中国清代散文流派——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清淡、纡徐要渺,《登泰山记》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篇文章布局的周密、文风的简洁、写景方法的多样化等都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5.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鄣,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相似文献   

16.
17.
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姚鼐的游记精品《登泰山记》,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之一,历来深受人们喜爱。可是人们对文中一个词的理解经不起推敲,值得商榷,这就是“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中的“望”字。  相似文献   

18.
清代桐城派著名作家姚鼐的游记精品《登泰山记》,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之一,历来深受人们喜爱。可是笔者认为人们对文中一个词的理解经不起推敲,值得商榷,这就是"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中的"望"字。  相似文献   

19.
登泰山     
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说。泰山为五岳之尊,我早就想到泰山一探究竟,今年暑假,我有幸到了泰山一游。  相似文献   

20.
姚鼐的《登泰山记》初读之,总觉得有些索然寡味,但又频频见诸高中语文教科书,有其深层次的东西吗?带着这个疑惑去重读,果然看到了其勃勃的人文情怀。一、除夕之际登泰山,言传身教,给世人以身心的震撼纵观全文,作者登泰山的时间很容易找到,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是月丁未”、“戊申晦,五鼓”、“是日观道中石刻”,但又很容易被人认为不是游记的主体而有所忽略。不经意地去玩赏一下,这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十二月是旧历的腊月,丁未日是腊月二十八,戊申晦之“晦”是旧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十二月的晦日,那当然是人人念叨的除夕,一个谁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