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题,那么,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与实施创新教育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新教育要注重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形成基础 创新力的形成并非凭空产生,它的产生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生理基础,二是知识基础。 从人的生理角度看,脑结构可以分为左半脑和右半脑,左半脑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  相似文献   

2.
高校强力推进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对促进创新创业和培养国家所需的复合型、实务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问卷方式调查福建省本科高校大学生在知识产权方面受教育现状,得出在教育观念、教育教学体系、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滞后与缺失等问题,提出完善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树立系统的教育站位思维,面向需求,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构建教育服务机制,全面护航知识产权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创新设计时代背景下工程科技创新对人才能力有新的要求,设计能力日益成为工程创新的关键环节。相应地,基于设计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日趋受到重视。然而如何进一步将设计融入到工程教育课程中,形成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案,培养具备优异工程设计能力的人才是当前课程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植工程创新的技术与社会背景,在追述工程设计和设计思维内涵的基础上,回溯研究了基于设计思维的通识类课程、通识类国际化在线课程和Workshop教学实践,提出了以设计思维为主线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方法,并分别从课程内容构建、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方式设定三个层面分析得出了基于设计思维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课程设计框架。最后,总结了应用设计思维进行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为工程创新能力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一百多年前诞生于美国,日本在20世纪四十年代掀起了通识教育的热潮,近年来通识教育也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受到重视。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英美文学课程应本着通识教育理念,从特色教学内容和实践型教学模式出发,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批判性思维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显性技能。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的历史渊源与当代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东西方文明,通识教育自古便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寻求“通识”与”专业”相统一的现代通识教育成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的一大潮流,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能够促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识教育彰显大学精神,使教育真正为“育人”而非“制器”。  相似文献   

6.
从MIT看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高速发展,社会需要博大精深并且具有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精深”的专业型人才,只有在接受全面的通识教育之后,才能“博大”,才能更具有创新思维,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才能适应社会多种职业的需求。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其通识教育能否顺利的实施与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人手,来探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充满可持续发展潜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职业人"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基于逻辑思维在思维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应以受教育者逻辑思维素质的培养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口.高职院校应大力推广逻辑通识课程,不断加快逻辑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充分发挥逻辑学科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琼 《考试周刊》2014,(58):109-110
本文从深化大学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论述了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与大学体育的关系。明确指出大学体育教学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必然途径,在体育教学中推行通识教育,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相结合,相互渗透,共同施教,努力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化学通识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形成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在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方面比较成熟,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体系也不断地更新改革,尤其以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高校为代表在通识教育建设方面特色鲜明,为世界各国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社会培养了人才。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是明确通识教育目标,设置多元全面课程,设立专门单位负责课程的规划以及考核。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主要启示是明确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配置,注重人文与科学的平衡,加强通识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这其中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通识教育重点在"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具有普及性、综合型的知识与价值。通过对中德两所综合型大学生物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分析中德两国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以及开发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德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注重思维方式,以能力塑造为重点,课程体系衔接有序,同时将深入互动引入课程创新过程中。中国大学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扎实、集体意识强烈、阶段划分明确、科目设置综合的通识教育课程,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通识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立足于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吸收德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内核,从通识教育课程育人理念出发,以通识教育课程培养目标为方向,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促进通识教育课程深入创新,应成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当今,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能否从容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创新创业热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立足于这样的背景,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应以实现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为目标,探索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探索高校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实施路径的意义,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其指导思想和现状困境,进而提出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五位一体”实施路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等教育居高不下的热门话题。以“思维导图”通识课程为例,挖掘通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形式、改革教学评价,将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教育通识课程,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同行并重,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从高校通识教育与批判性思维关系入手,探讨将批判性思维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等途径,创新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高校通识教育中素质教育,推进大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有教养的人,有教养则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功效最优益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任务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关注通识教育,这是理论上可以论证、实践上可以明鉴的事实。本文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纽带,将通识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联系在一起,从内涵决定取向、必要性、作用和意义、主要内容和途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还简略地讨论了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施行通识教育的未来发展及困境。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与通识教育选修课衔接的新模式改革已在各高校实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为创新创业与通识教育选修课衔接带来契机.通过完善体系、健全制度以保障改革贯彻执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人文素养提升和人格完善有重要作用。慕课(MOOCs)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的兴起给通识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通过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现状,在探讨慕课对通识教育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引入慕课资源;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慕课学习指导;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四种通识教育改革实施策略,以期发挥通识教育的育人作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急需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和创新精神足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等教育创新机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和源泉,而高等教育又是培养创新人才和生产创新成果的重要场所。美国通过在国家层面修订专利制度、制定企业反腐败法和塑造美国梦文化,在学校层面对目标、理念、制度和机构进行定位和设置,在课程层面对通识教育、领导力教育、创业教育和服务学习进行变革和改造,形成了有利于高等教育创新的机制,对高校创新成果的生产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赫钦斯以他的哲学认识为基础,提出通识教育思想。基于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观,着眼于发展人性,发展学生的素质和学生的精神;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理智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注重于基础教育,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等方面来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师范教育的新趋势是把学术标准与教育专业训练作为师资培训的两个重点.中国香港地区美术教师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整个课程设置内在关联性强,重视教师专业素质及教育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并重,选修科目旨在使学生对学术、专业领域或通识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及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美国与中国香港地区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体现了师范教育的开放性,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课程门类多,注重前沿学科,并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紧密衔接;教育课程重视教育专业和资讯科技的培训,重视教学见习、实习.对照美国与香港美术教师教育课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我国大陆地区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通识课程设置有待拓宽;学科课程设置缺少内在关联与整合;教育课程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而,美国、香港的师范教育在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方面对我们提供了多重启示.而我们的课程改革长时间徘徊不前,高师美术教育中的"美院思维"实为一大"魔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