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第一名……一系列奖项记述着一位青年的发明创造轨迹,而这些荣誉的获得者,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硕士研究生——胡铃心。  相似文献   

2.
胡铃心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学生,他和伙伴们组建的团队先后获得过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亚洲赛区第一名等诸多奖项。获得了如此多优异成绩的他,有些什么样的成功心得呢?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18日下午,历时三天的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体育馆圆满落幕。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盛会。从第一届挑战杯开始,已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  相似文献   

4.
《安徽教育》2010,(9):21-21
<正>本刊讯近日,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复赛圆满闭幕,安徽工业大学入围全国复赛阶段的2件作品全部脱颖而出进入争夺金银奖决赛,这是继该校在2008年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1银1铜后,所取得的又一历史突破。  相似文献   

5.
媒体视线     
中美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比调查在一些发达国家,创业计划大赛往往是优秀学生创业者诞生的摇篮,但在中国却出现了差异。在三年前的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计划竞赛中,厦门大学做了一次大型的问卷调查,有52.8%的人声明参加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和结识工商界精英,这无疑表明,过半的人参加计划竞赛并不纯粹是为了创业,而是为了给找工作时增加筹码。《环球》2007年9月16日  相似文献   

6.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挑战杯"竞赛为平台,从完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挑战杯"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成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简述了"挑战杯"竞赛发展历程,并结合多年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为立足点,分析了"挑战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东师范大学推荐的6件作品全部入围终审决赛,并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团体总分270分的优异成绩居全国第10位,再次捧得"优胜杯".至此,作为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在第三届到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共6次捧杯.……  相似文献   

9.
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东师范大学推荐的6件作品全部入围终审决赛,并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团体总分270分的优异成绩居全国第10位,再次捧得"优胜杯".至此,作为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在第三届到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共6次捧杯.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15~20日,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作为全国唯一4次获得大赛最高荣誉——"挑战杯"的高校,复旦大学又一次夺得"优胜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奖励》2007,(9):42-43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3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国务委员陈至立亲切接见全体获奖学生并为获奖学生颁奖。颁奖会上,王兆国为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标识揭幕,陈至立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夏令营授旗。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4,(5)
正近年来,各类全国性大学生比赛越来越多,并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大学生赛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等。高校竞赛一般分为四类:文科类、理科类、综合学科类、课余生活类。一些赛事的竞技水平相当高,优胜者还要登陆世界大赛的舞台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  相似文献   

1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大学生校园学术科技文化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本文在对十届赛事解读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所遭遇的挑战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07,(6):61-61
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1年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3年在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优秀"等级。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9年达90%以上。2006年我校荣获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相似文献   

15.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成为我校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主导性活动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自1993年参加第四届“挑战杯”竞赛以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科技氛围更加浓厚,科技意识进一步加强,“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注重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一线的能力培养。结合组织学生参加2011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三届"挑战杯"大禹尚格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我们对高职高专类院校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挑战杯"竞赛: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现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高校“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的功 效分析 1.“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事学术科技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在高校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 权威性的特点,对引导全国大学生积极从事学术科技活 动,具有直接而有效的重要作用。 (1)“挑战杯”竞赛的导向性体现在竞赛的宗旨与目 的上。根据 2004 年 6 月 10 日修订的《“挑战杯”全国大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条 的规定,竞赛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大事记一九九五年12月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武汉落下帷幕。复旦大学获得本届最高荣誉奖杯“挑战杯”。本届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8名,二等奖51名,三等奖142名,鼓励奖374名,获奖面占申报竞赛作品总数的71.2%。4日...  相似文献   

19.
日前,北京化工大学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评审隆重举行, 最后,专家评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和三等奖15项。特等奖作品《中国安莱夫斯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商业计划书》,其创业团队“生命之光”是由员荣平等七名跨学校、跨学院和跨专业的学生组成。  相似文献   

20.
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总决赛于11月6日至10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我校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生王雪菲、林容、李臻立、谢永春四人合作完成的“安心专业孕幼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获银奖。这是我校参加该比赛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