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能够感化人的心灵,在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哪些作用呢? 一、通过欣赏优秀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欣赏作品是美术学习的前提所在,只有通过与作品“零距离”的接触和感受,欣赏能力才会日趋提高。《米洛斯的维纳斯》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是笔者教学广东版小学美术第二册《涂色游戏》之后的一个尝试。上这一课时,学生随意画,随意涂,画起来比较大胆、自如,有一部分作品效果独特。上完这节课之后我想,尝试选乐曲给学生听着画想象画,作品效果应该会很有特色。虽然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但它们同样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让人的内心产生共鸣。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说过:“绘画是视觉的音乐。”他的作品是抽象的色块和点、线、面的集合,一向被认为是“凝固的音乐”。  相似文献   

3.
宋艳 《四川教育》2005,(4):36-36
在二年级的一堂美术课上,“给大树爷爷过生日”这一主题不仅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们,而且也吸引了作为该班语教师的我。美术课后,我及时利用教师和学生的作品进行说话写话练习,赋予了故事更丰富的人内涵。  相似文献   

4.
幼儿美术欣赏是幼儿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感知美术作品(包括名人作品、幼儿作品、工艺品、雕塑等等)的过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欣赏作品,理解作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觉得美术欣赏活动是一个薄弱环节.被孤立起来.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在这里.笔者谈谈自己对幼儿美术欣赏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王佳 《现代企业教育》2007,(22):157-158
人脑是电脑的主体,传统美术是电脑美术的基石,创造性思维是电脑美术的灵魂。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给它提供适当的条件,阳光、养料使其生长。只有这样作品才更鲜活,更吸引人。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追求和提高的最重要的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6.
美术欣赏是一种感知与理解,是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而受到教育的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本文拟就美术欣赏教学观、赏、读的“三步曲”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观   北宋哲人程颐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在这里,兴趣应该体现出的是“向往”,而决非那种拔苗助长式的“牵强”。因而在欣赏课的一开始,在作品刚挂出来时,老师先不要急于对作品分析、讲解,先给学生一个“随心所欲”的机会,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其自由观察,自由讨论,以自己的看法与观…  相似文献   

7.
民间绘画艺术扎根于祖国大地,来源于民间生活,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它蕴涵着丰富的乡土人情,展示了多彩的民族风貌,绘画作品生动有趣、自由奔放、色彩绚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美感。这与孩子们平时接触到的儿童画有着太大的区别,从理解到实践再到创造,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民间美术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这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关键,也是理解作品主题思想的前提。一般地说,一幅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表现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思想意识,表现出不同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观念。比如大家熟悉的外国名画《蒙娜丽莎》(初中美术教材第二册)。作达芬奇(1452—1519年),是欧洲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名画家。艺复兴时期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  相似文献   

9.
孙玉波 《考试周刊》2014,(58):164-164
<正>美术作业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成果之一,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想把其展示给大家看,获得大家的认可。然而实际上,学生辛辛苦苦创作的作品,大多只得到教师一个人的欣赏,简单评一个等级就了事,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心要求。分享交流美术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及同学间的友谊。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交流。1.展示每一个学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和艺术发展的多元性为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和空间。我们在幼儿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欣赏活动 ,通过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欣赏内容和采取多样化的欣赏方法和途径 ,使幼儿多层次地感知美术作品 ,体验作品所带来的情感 ,并进而尝试表现自己的各种认识和美感体验。一、欣赏内容多样化欣赏内容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择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各类作品。比如 ,我们提供给幼儿欣赏的作品既有抽象作品 ,也有具象作品。抽象作品主要有点、线条、形状、色彩组合构成的米罗、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这类…  相似文献   

11.
秦晓明 《天津教育》2014,(19):54-54
美术社团活动的成果是社团成员的作品,而活动的过程却不应该是制造作品的历程,而应该是学生们利用手中的画笔完成一次次心灵的对话。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的作品简单地理解成一次练习的成果。美术创作从灵感的到来,到复杂的构思、再到利用各种技法的巧妙运用,是一次很漫长的过程。有的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时间。社团活动不同于普通的美术课,它应该为学生提供可以思考的空间与时间,留给他们更多的梳理自己内心的空间,来完成一件触动内心深处的作品。所以,我校的美术社团本着这样的初衷,建设学生画廊,建设美术精品社团。  相似文献   

12.
在美术教学中,以传授美术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利用丰富的美术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以分析名家作品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美术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美术学科是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其中的事或者人作为创作对象的学科。美术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呢?一、培养良好的卫生和节约习惯曾经我不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只关注学生的作品创作。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给学生上《色彩的和谐》、《美丽的纹样》、《近大远小》等课时,学生所画的作品内容空洞,无物可画,一味模仿别人的作品.分析原因,是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提供更多的生活中的典型例子,致使学生没有创作题材,作品内容空洞.《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本课题旨在通过开展生活化的美术课堂教学研究,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善于表现生活,使作品内容丰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及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5.
<正>中小学美术教学是青少年接受审美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一、表现祖国大好河山、风景名胜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现成素材我国地域辽阔,名山大川分布全国各地。而这些素材是美术教学和美术创作的现成材料,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素材。如,描绘"圆明园废墟""八达岭长城"题材的作品,让学生在描绘这些景物之前,先要回顾灾难深重的祖国的过去。在忠实表现原物时,也要给人历史的沧桑感。这样的作品才能在真实的基础上更  相似文献   

16.
美术鉴赏程序,包括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也就是"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作品如何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作者想表达什么""你喜欢这个作品吗?"从这些步骤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术欣赏是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从而决定了美术欣赏的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具有探寻规律的理性过程。所以,在美术欣赏的环节中,尊重和关注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认知能力的增长,提升学生美术欣赏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术欣赏教学如何进行,如何提高审美能力。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见解:一、深刻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通过直观视觉现象,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使视觉形象和联想、想象、幻想等活动结合在一起,甚至通过创造思维能力去体会作品的深刻性,先以联想引导学生把美术欣赏的作品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通过对艺术的观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必须深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如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它塑造了一位因饱受战乱折磨而痛哭流涕的妇女形象。只有经过战乱岁月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出妇女撕心裂…  相似文献   

18.
美术欣赏是美术实现其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重要环节。任何美术作品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构成的完整统一体,内容是形式的精神内涵,形式是内容的物质外观。从美术创作的角度来说,它是先有内容(即精神内涵),而后通过形式(一定的物质外观)表现出来。而美术欣赏则从对作品的外部形式美的感受开始,由表及里地逐步体察到形象的深层意蕴。因此,美术欣赏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有别于一般的理论课、技能课。只有充分地认识和把握美术欣赏课的特点,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从“情”和“美”的角度切人,把着眼点放在对美术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才能达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美术欣赏教学就是将受教育者带入美术这一特殊视觉领域,使他们在大量接受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训练对视觉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进而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一、美术欣赏课教学的重要作用首先,通过美术欣赏课教学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德育和智育过程是知识体系和道德规范的个体内化过程。在德育和智育过程中,个体所发展的主要是理性,而理性与情感对个体而言是同等重要的。作为美育重要途径的美术欣赏课教学,通过美术欣赏课教学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发展人的感性。其次,通过美术欣赏课教学可以发展人的主体性。美术教育通过形象的、直观的、感性的方式,使个体获得审美的愉悦。审美活动不是强制的,人在美术欣赏课中可以自由地去感受美。审美需要主体能动地参与其中,而不需要外力的强迫。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个体都需要具有主体意识,这样,审美活动才可以进行。最后,通过美术欣赏课教学可以培养人的个性。人是感性存在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理性以抽象为特征,强调普遍性、确定性,而个体在审美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获得并展示自己丰富的独...  相似文献   

20.
杨一波 《考试周刊》2011,(28):229-230
美术鉴赏是由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一种特殊能力。美术鉴赏不仅仅是对作品解释性材料的读取,更是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解码而获取新的认知、享受、润泽和怡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