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改良主义政治家,也是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了王安石教育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教育改革的目的,内容以及主张等。并阐明其教育改革是变法革新的需要,是熙宁新政的重要内容,也是王安石变法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他创立的大学“三舍法”,对当时和后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各代,显示了强盛的生命力,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王安石不愧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改良主义政治家,也是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改革思想,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令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了王安石教育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教育改革的目的,内容以及主张等。并阐明其教育改革是变法革新的需要,是熙宁新政的重要内容,也是王安石变法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他创立的太学“三舍法”对当时和后代学校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各代,显示了强盛的生命力,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王安石不愧“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措施,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都有其独创性,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教育改革中所创立的太学“三舍法”,对改革北宋的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弊端,对培养变法革新的人材,对宋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不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而且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出色的改革家。他授徒讲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曾利用相权对北宋的教育与科举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改革,这是一般教育家所不可企及的。在教育理论方面,他对教育的作用、目的以及人才的培养等问题,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为了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丰富的教育遗产,为了全面研究王安石整个的思想体系,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笔者试图在这方面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的教育改革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改革是王安石实施“新说” ,变革社会的重要举措。他改革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 ,设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重订教学内容 ;并相应提出自己的教育理论主张 ,重学校教育 ,重培养实用及全面发展的人才 ,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王安石这些改革的措施及理论对于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 ,倡导创新教育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仍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①王安石,同我国古代许多著名学者一样,是集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他从实行变法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天下不可一日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亡于天下”。②由此,他把改革教育、兴办学校作为整个社会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教育思想也就成为荆公新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他对于人才非常重视。在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他提出了“教之之道”、“养之之道”、“取之之道”和“任之之道”等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当代我国人才培养、管理、选拔与任用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中国教育面临时代、经济、社会以及自身发展对创新的呼唤,“以人为本”的创新思路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教育哲学观,为教育创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为教育哲学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为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是宋朝一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反对天生德性说,重视后天的习染和教育的作用;反对专重辞的“无补之学”,崇尚学习实用的“朝廷礼、乐、刑、政之事”;反对道德不一,主张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反对“武异道”,主张学习武、武并重;反对以严厉的烦琐的规章制度去强制学生、重视教育的感化作用;反对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主张批判地学习。他在教育改革上,也做出一些创举。他的教育思想和改革举措,应该给予历史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叶,教育改革一直是我国发展教育的主题。陶行知是以教育改革者自命的,他深受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但他反对“仪型他国”,他为探索我国新式教育发展的路径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并为此奋斗了近30年。他用毕生精力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经验。他那平民主义的教育改革目的,回归生活的教育改革理念,创造的教育改革精神,试验的教育改革方法构成了他实施教育改革的主导观念。他的教育改革观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教育改革一直是我国发展教育的主题。陶行知是以教育改革者自命的,他深受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但他反对“仪型他国”,他为探索我国新式教育发展的路径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并为此奋斗了近30年。他用毕生精力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经验。他那平民主义的教育改革目的,回归生活的教育改革理念,创造的教育改革精神,试验的教育改革方法构成了他实施教育改革的主导观念。他的教育改革观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人,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四十九岁任宰相,从庶族地主的利益出发,大力推行以“理财、整军、富国、强兵”为主旨的“新法”,限制和打击了豪强大地主的兼并剥削,促进了生产发展,增强了国防力量,在客观上也部分地符合农民、手工业者和中小商人的要求。为了统一思想,以利推行“新法”,他曾提出新的教育思想理论,并着手改革当时的教育制度。 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安石非常强调教育对培养人的作用。他否定历来所谓的性善、性恶、性善恶混或性三品等唯心观点。认为人们的善恶智愚是在“习”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他说:“习于善而已矣,所谓上智者,习于恶而已矣,  相似文献   

13.
简论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目录学家,他倡导的目录学要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的思想,是对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总结和发挥,在我国古代目录学学术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往人们在评价章学诚目录学思想时.大都集中在对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本义上的释发,往往忽略了它内在逻辑体系的特征。本文认为,对时代学风的校正是章学诚确立“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目录学宗旨(目的)的现实依据,他的哲学观、历  相似文献   

14.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教育学方面曾经提出过一系列颇有见解的主张。其中,“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及他在儿童教育方面所提出的教育活动要适合儿童身心的发展、注意对儿童日常品德的检查、实行分班制与规定教学日程等观点,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富,其对我们今天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的教育思想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尤其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中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教育的三个面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四有’新人”、“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等论述对指导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理论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开放性和科学思维的创造等特点,这一理论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我国教育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三个面向”理论也渗透在他有关教育的基他论述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7.
北宋著名的法家、科学家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的主要著作《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技术所达到的光辉成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是我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的重要典籍。沈括一生的自然科学实践是同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积极参加了“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的变法运动。代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派攻击他:“朝廷新政规划巨细,括莫不预”,并把他列入王安石新党的“黑名单”,这正说明沈括积极参预新法制订,为坚决推行新法而奔走南北,冲锋陷阵。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是自成体系的 ,他是一位从我国国情出发 ,并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普及教育 ,全面教育 ,终身教育思想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 :一是“生活”即“教育” ;二是“社会”即“学校” ;三是“教学做合一”。这三大主张包容着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的革新理念 ,也提出了教育最终让受教育者去创造生活 ,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 ,服务于人类的本质特征 ,这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裙带求是”的哲学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观,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他的哲学思想、发展思想以及人才思想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一书,勾勒出了1993-2003年十年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脉络。这十年中,在李岚清副总理的倡导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以“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为基础,在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坚持“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并抓住机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本人则坚持为教育当好“后勤处长”,推动解决了诸多教育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