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QLVC-ZSA1振动信号分析仪及加速度传感器,对数控车床在不同切削要素的车削过程中刀具的振动响应进行了测试及量化研究,得到了刀具振动加速度信号的时域曲线及自功率谱密度曲线。研究表明:刀具的振动响应是一个随车削进行的时变过程,在同一走刀相同车削要素的车削过程中,随着去除材料的增加,刀具所受的激振能量减少;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刀具振动的最大自功率谱密度并非单调增加,车削深度对于刀具振动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随着主轴转速及进给速度的提高,刀具振动的自谱密度值随之增大,而相应的振动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从轮齿的接触强度,弯曲强度,磨损,振动,润滑等方面对等变位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性能进行分析,指出这类齿轮传动在特定工况下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状态下齿轮的运动学特性,搭建了变变位齿轮的传动比实验装置,为采集齿轮的传动信号提供了可靠的实体模型。通过基于C#软件开发的信号采集系统,实现了对变变位齿轮和偏心渐开线齿轮的传动脉冲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状态下传动信号的准确采集。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变负载情况下的齿轮减速器运行状态,搭建了齿轮减速器的振动试验装置。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构造了断齿、轴承内圈缺陷、轴承外圈缺陷的故障元件,为采集齿轮减速器单故障、多故障耦合情况下的振动信号提供可靠的实体模型。通过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的振动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对正常、故障状态下齿轮减速器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实现对齿轮减速器变负载状态下振动信号的准确采集。  相似文献   

5.
利用弯曲振动法测取了纤维板的声振动参数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密度大的纤维板其振动加速度较大,振动能量损耗较低,声反射能力较强,但声辐射能力较弱;厚度小的纤维板其振动加速度较大,声反射及声辐射能力均较强,但振动能量损耗较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外啮合齿轮箱功率密度较小,传递大功率时增大模数而导致齿轮箱尺寸剧增的问题,基于渐开线标准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及重合度计算理论,提出以多路功率分流外啮合定轴齿轮传动替代传统单外啮合齿轮传动,根据啮入点啮入时序排布方式,设计了同步啮入与依序逐步啮入两套方案。以3路功率分流的外啮合定轴齿轮传动为案例,通过复合重合度计算推导,发现在相同重合度下,与同步啮入时序方案相比,采用依序逐步啮入时序方案,齿轮传动更为平稳,在相同传动比、相同模数情况下,齿轮承载能力提高1/3。由此得出结论,以多路功率分流外啮合定轴齿轮传动,并采用各路啮入点依序逐步啮入时序方案,可以在有效提高齿轮箱的功率密度,大幅减少齿轮箱尺寸基础上,获得平稳传动,提高齿轮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机械传动系统中的斜齿轮啮合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时变刚度、齿侧间隙和啮合误差的情况下,建立了十自由度斜齿轮非线性振动数学模型。以斜齿轮结构参数作为灵敏度分析参数,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斜齿轮系统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对齿轮质量、支撑刚度和支撑阻尼的灵敏度。结果表明:主、被动轮横向(y向)振动对各参数敏感度较低,横向振动(x向)与被动轮扭转振动对质量参数、刚度参数、阻尼参数较为敏感,被动轮扭转振动受到阻尼的影响很大,灵敏度在扭转振动固有频率处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FastICA盲源分离算法对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了分离研究.分析表明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满足源信号独立性要求,且源信号具备非高斯特性,满足独立成分分析应用的要求.在ZH195柴油机缸盖三个不同位置安装传感器,同时测量振动加速度信号,利用FastICA算法对实测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分离.为对分离的效果进行评价,利用连续小波时频分析方法,对分离得到的活塞撞击激励的响应信号及反拖工况测得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信号的时频分布特性具有相似性,这表明FastICA算法适用于分离研究用机型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齿轮啮合过程中滑动系数的变化规律,推导了满足等滑动系数条件的变齿轮设计计算公式,并介绍了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选择齿轮变位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面齿轮-圆柱齿轮两次分流传动系统的特点,建立面齿轮分流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开展圆柱齿轮-面齿轮分流传动系统的振动功率流特性研究。根据该模型采用两次动力分流传动来研究其振动特性,传动系统输入级采用面齿轮分流传动,同时实现换向和动力分流;相对于行星齿轮传动输出而言,采用圆柱齿轮分流及并车传动。仿真结果显示转速升高会显著提升面齿轮分流传动系统中频段的功率流峰值;较大的误差幅值对应较大的振动功率流输入,尤其是中频段和低频段处的功率流峰值增加明显;传递功率对面齿轮分流传动系统的振动输入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频区段。研究结果揭示系统重要参数对振动输入功率流的影响规律,为直升机面齿轮-圆柱齿轮两次功率分流传动新构型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