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气调加热板系统,包括3个气瓶、3个气体减压阀、5个玻璃转子流量计、1个玻璃四通管、1套气体混合装置、1台O2/CO2气体分析仪、1个玻璃三通管、1套加热板系统和连接各部分所需的硅胶管。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气调加热板系统工作时,加热板害虫室内进气口气体和出气口气体的质量分数基本一致、通入气体与未通入气体时加热板害虫室内的温度基本一致,这为优化气调加热板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99-101
设计了一种用于研究微生物热致死动力学的可控加热速率的加热板系统,该系统包含铝制上加热板、下加热板、加热片、6个抽拉盒和6个样品单元、PID温度控制器、数据控制采集软件和计算机。实验结果表明,该可控加热速率的加热板系统工作时,上下加热板的温度与样品温度基本一致,设置的加热速率与样品的加热速率基本一致,这为研究微生物的热致死动力学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据热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两种热动力学研究方法:普遍热传导法和峰高比值法。并用LKB2107-Batch微量热计,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和蔗糖转化反应的热谱图,与用提出的这两种方法处理,所得结果与文献完全一致,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如何用微量量热法研究蔗糖水解反应的热动力学,通过实验和计算得出了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5.
6.
利用双辊混炼机制备了共混型阻燃聚丙烯(PP)材料,并用热重(TG-DTG)方法研究了PP、PP/MPP和PP/MPP/PER在N2气氛下以不同升温速度时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以此探讨阻燃性能与热降解行为的关系。试验发现,加入阻燃剂后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提前。利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法求取了材料的活化能,发现两种方法求取的结果相一致。添加阻燃剂后,材料的活化能明显提高,说明阻燃剂使PP提前分解成炭,产生隔热、隔氧作用,阻止了PP的进一步氧化分解。采用Crane方程求得材料热降解反应级数均接近1。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我国宏观特殊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最终构建了宏观特殊教育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对实际仿真过程中需要的流图、方程等都做出了必要的估计和说明,为我国宏观特殊教育系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根据简单级数反应的热动力学特征方程,建立了简单级数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双参量法。应用该法研究了不同级数化学反应的热动力学,实验结果验证了双参量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在热场动力学的框架下,采用一种比较容易被有普通场论基础的读者理解的方式,导出自由费米子的热传播子。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技术(TG-DTG),在5、10、15和20K/min线性升温速率和氮气气氛条件下,考察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热降解过程和动力学。实验发现,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降解温度呈线性升高。运用Freeman-Carroll方法、Flynn-Wall方法和Kissinger方法分别对SMA的热降解反应进行了模拟,求取了热降解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发现三种方法所求得的活化能基本一致,并确定SMA的热降解反应为非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1.
昆虫性信息素是雌性昆虫分泌到体外,用以诱引雄性个体前来交尾的微量挥发性物质,也叫昆虫性外激素或性诱剂。依其成分研制而成的农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无毒、无副作用的新型无公害药剂。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鳞翅目等害虫的预测预报,具有高效性、灵敏性、操作简便、专一性强、准确度高等优点,用来指导农业害虫的防治,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田间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声场条件下麦克风的特性,以满足生物医学工程声学实验教学的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USB声卡的声学教学实验系统。该系统包含麦克风模块、硬件电路模块、USB声卡模块和终端计算机,以符合助听器和电子耳蜗等小型设备的前端信号采集的参数指标和尺寸要求。所搭建的系统为教学实验提供了一套声学测试平台,用于测试自由声场和放置头部模型等不同声场条件下的麦克风的特性,以及进一步通过麦克风阵列所进行的语音增强的系列研究。该开放式实验系统的搭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声学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对合成的磺胺增效剂三甲氧苄二氨嘧啶(TMP)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5℃~700℃范围内有一次失重过程.运用Kissinger和Ozawa等方法计算了其活化能,并运用Satava-Sestak积分方程得到了TMP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其中热分解积分函数采用[-ln(1-a)]1/n的形式.求得的热解反应活化能Ea=70.2276 kJ/mol,反应级数n=2.02298.得到的热解动力学方程为:dα/dt=3.3576×106exp(-7.0228×104/RT)(1-α)[-ln(1-α)]0.4967  相似文献   

14.
过碳酸钠热分解动力学研究(Ⅲ)模型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等温法研究了过碳酸钠在空气氛围中的分解动力学.样品由改良湿法制备,实验温度65~90℃. 测定了样品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对过碳酸钠分解动力学模型中的参数k和t0进行了优化,k=0.00074 (65℃),t0=73.34.样品的活化能Ea=119.05 kJ·mol-1,频率因子A0=1.393×1015h-1.  相似文献   

15.
采用置信域容积最小为目标的实验设计方法,对过碳酸钠分解动力学实验进行了统计设计,确定了最佳实验点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在过碳酸钠分解率0.1及0.85两个位置做实验,能够对过碳酸钠分解动力学模型中的两参数k和t0精确估值。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various average diameter nano-particles of calcium carbonate by means of TG-DTA (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 mechanisms of the same crystal type of calcium carbonate samples do not vary with decreasing of their average diameters; their pseudo-active energyE a; and that the top-temperature of decompositionT p decreases gently in the scope of micron-sized diameter, but decreases sharply when the average diameter decreases from micron region to nanometer region. The extraordinary properties of nano-particles were explored by comparing the varying regularity of the mechanisms and 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solid-phase reactions as well as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with the variation of average diameters of particles. These show that the aggregation, surface effect as well as internal aberrance and stress of the nano-particles are the main reason causing bothE a andT p to decline sharply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nano-particles. Project supported by Guizhou Provinc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Therearefewofquantitativethermalanalysis(TA)investigations (Mulokozi,1992 )ofthegoverningrelationsbetweentheparametersofsolidphasereactionkineticsandtheaveragedi ametersofultrafinecalciumcarbonateandtheeffectsoffineparticlesontheirsolidphasere…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介绍了华丰集团油炉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方案的确定,仪表的选型及安装,现场投试与运行.仅供其它单位在设计温度控制系统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