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质量,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实验教学之中。介绍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教学设计、应用实例和实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胡萝卜素的提取"为例,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讨其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一般步骤和教学模型,为实验教学新模式提供可行的参考。对比分析翻转课堂教学和传统实验教学学生课堂参与度、实验成功率和教学课时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明显缩短了教学时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实验为对象,以学生为中心,尝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将实验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提高实验课堂的时间利用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知识。运行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173-176
翻转课堂因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而备受关注,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分析现有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利用翻转课堂基本理论,构建了基于网络的实验教学开放环境,翻转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了新的实验教学评价方法。将所设计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操作系统实验教学,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一般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光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倦怠,教学效果亟待提高.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考核模式优化,运用了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和开放实验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考核模式,极大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的实验素养和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6.
实验教学作为提高经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实验教学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普遍接受,对其应用与研究也逐渐增多。翻转课堂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能促进学生团队、主动和参与式学习,教学效果更佳。结合综合实验教学的特点,对两者进行匹配度分析,并以案例展示如何进行综合实验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经管类综合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有机化学专业综合实验的课程教学质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将翻转课堂引入实验教学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设计和优化改革,介绍了课前、课堂和课后3个阶段中教师与学生的主要工作内容,评价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实践结果表明,翻转课堂的引入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165-169
为了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更加充分、自由地安排实验时间,针对已开设的"电气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层次改革,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该实验教学中,并详细介绍了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实践效果表明,适当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实验认可度、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课时不足和课堂互动低效等问题,使实验课程更加符合大学生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学习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设计类学科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更加充分、自由地安排实验时间,针对已开设的模型与塑造实验课程,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该实验教学中。详细介绍了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实践表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允许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的内化过程放在教室内,增加了学生的实验认可度与实验兴趣、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课时不足和课堂互动低效等问题,使实验课程更加符合大学生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学习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究了以项目教学、翻转课堂以及开放的实验室模式为核心的创新型实验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中的"近距离检测触发的自动播放系统"项目教学为例,详细分析介绍了"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现实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保障实验教学的持续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