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双层平板法分离蛭弧菌,经硝酸银染色法对蛭弧菌的形态进行观察,让学生在现有微生物实验教学条件下认识和了解蛭弧菌的生物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双层平板法成功分离到能形成明显噬菌斑的蛭弧菌;通过制片和银染,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下可清晰辨析蛭弧菌侵蚀大肠杆菌和鞭毛等显微结构.该实验为拓展蛭弧菌综合实验和充分发挥高校微生物实验教学平台服务于学生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蛭弧菌与污水的混合培养,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及双层平板法检测其细菌总数和蛭弧菌菌斑,观察消长变化,为开设创新教学实验奠定基础。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加蛭弧菌培养的污水细菌随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而未加蛭弧菌的污水细菌却没有显著变化;双层平板法结果显示,蛭弧菌菌斑随着培养时间而增加。验证了蛭弧菌对污水中细菌具有较好的侵染能力和净化作用,可利用蛭弧菌净化鱼塘污水,改善水质条件,减少致病性细菌污染。该实验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拓宽科研思维。同时,也为今后在微生物实验开设污水生物净化创新实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因工程菌液体发酵过程中杂菌污染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纯培养相比,在由重组大肠杆菌JM109、枯草芽孢杆菌和少量未知杂菌组成的多元共培养体系中,重组大肠杆菌JM109的生长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均被抑制。在发酵终点两种菌体在发酵液中的总量与大肠杆菌的初始接种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将核酸快速提取、荧光定量PCR和微生物生长特性分析等多项实验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综合性实验项目并应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提高了本科生生物学综合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4.
以太湖富营养化水体、上海曲阳污水处理厂好氧活性污泥、同济大学校园河水等环境样品作为实验对象,在环境专业本科生中开展环境微生物个体形态观察实验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学生对蓝细菌、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藻类等微生物个体形态的观察,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深化学生对环境微生物及相关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这一实验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重要实验,常见的是利用大肠杆菌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在高三一轮复习时,笔者将该部分内容与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中“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有机整合进行复习,确定了本节课的课题“微生物的接种以及菌落和抗生素抑菌现象的观察”,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职业高中种植专业教材《植物保护》教学实践中 ,观察霉菌形态采用平面皿固体培养法。应用此法很难在同一视野中观察到气生菌丝、匍匐菌丝、假根等俱全的菌株。其原因是制片时菌丝易断裂而破坏其生长状态 ,学生对气生菌丝、匍匐菌丝、假根很难区分和辩认。经实验发现 ,用大试管液培法能弥补上述缺陷。大试管液培法的主要优点有 :一是不易污染 ,原来采用平皿培养 ,现改用大试管培养 ;二是制片时能保证观察到完整的菌株 ;三是能连续观察到不同生长时期的菌体形态 ;四是操作简便。现将此法简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菌种 :黑…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物第一册(下)《原生动物门》一课中“观察草履虫实验”,指导学生认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教材仅让学生观察了草履虫的形状和运动,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之处:①降低了实验价值。课前花很大的精力采集和培养草履虫,而实验中仅观察草履虫的形状和运动,削弱了实验所起的作用,并且浪费了实验资源;②实验对象未染色,不能清晰地区别其内部结构的位置和形态,故实验效果不佳。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本实验的教学过程,我们进行了下列改进:①染色观察细胞核,尤其是小细胞核。为了看到细胞核,可以在盖…  相似文献   

8.
真空包装的即发高活性干酵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是家庭制作面包、馒头、包子等最理想的发酵剂和营养剂。生物学教学中可用它作材料进行一系列实验,观介绍如下:一、酵母菌外部形态及出芽生殖观察取一套培养皿,将干酵母倒少许在培养皿内,加入适量蒸馏水,混合均匀。吸取一滴菌悬液于干净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已有明显分化,菌体比细菌大。半小时以后,再次观察可以看到有些酵母菌有出芽生殖现象。如果只观察菌体外部形态,可先染色后再观察,效果更好。二、酵母菌…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离和鉴定牛蛙(Rana catesbeiana)养殖环境的致病微生物,并筛选相关的抗菌药物,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病原微生物,通过菌体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及分类地位,并对该菌进行药敏性分析以及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从牛蛙养殖池的底泥中分离到大量菌落形态和色...  相似文献   

10.
芽孢染色所需菌种的菌龄极为关键,通过评估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下的芽孢成熟度,找到能够培养出最佳菌龄的枯草杆菌的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35℃培养42~48h或37℃培养36~42h的条件下,最适宜观察枯草杆菌的芽孢形成过程。该研究使学生更容易观察到芽孢形成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并为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