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因此,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9月2日在郑州举行的2006中国500强暨高层论坛上表示:节能降耗是缓解中国资源约束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着力点。他说,中国现在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恰恰又是能源资源消耗强度最大的一个阶段。一方面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另一方面处在资源消耗强度大的阶段,能源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马凯指出,当前重点之一是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国家发改委已将千家高耗能企业节能目标分解到各地区和相关企业,进行逐级考核,加强监督。同时加快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如何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时代课题需要广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虽然以科技创新为主,但它离不开整个创新体系的运行,只有在创新体系中把握和认识自主创新道路中的问题,才能找出制约科技创新的各种因素,以整体创新联动推进自主创新的发展。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创新体系为依据,具有国家宏观调控优势,主动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多区域创新体系协同配合的创新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和社会的紧密互动关系决定了大学发展必须结合社会需求。在转型阶段美国通过一系列立法和政策调整以及大学自身的变革,促使大学实现了主要功能的转型,然后逐步成为美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驱动力的源泉。目前处于相似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也应在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下,尽快建成激励创新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促使大学通过积极变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之源,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发展动力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从以人为本、改革开放、自主创新、和谐文化等方面,论述当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运用和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强,一条极为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不断创新。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品格,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产党经验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期,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新建本科院校加强教育、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衔接、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主要有:把实现中国工业化确定为党的长期的战略任务;以农业为基础,工农并举的基本模式,学习外国经验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改革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后疫情时代的关键历史关口,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以创新为增强综合国力提供战略支撑,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可持续的长久动力。人民是所有创造力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缔造者和拥有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国家发展要依靠社会的、内部的、长期的动力,这就是创新。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以实践创造的无穷性为基础的。创新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的水平与能力受社会的环境约束,创新的发展状况与社会自觉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明晰创新、创新意识的概念和分析创新人才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创新教育与个性培养的关系及个性培养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进而从创新活动的主体和主导两方面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展要依靠社会的、内部的、长期的动力,这就是创新。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以实践创造的无穷性为基础的。创新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的水平与能力受社会的环境约束,创新的发展状况与社会自觉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双重不足的状况 ,根本原因在于供给制度的滞后 ,企业在供给产品的价格、结构和质量上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供给制度的创新应着力于供给价格、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的调整和改革。技术创新对供给制度的创新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审美爱好对科技创新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审美爱好具有培养科技创新的兴趣、激活科技创新的能力、引导科技创新的方向等三个方面的作用。因此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繁荣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的今天,我们在重视和加强科技教育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和加强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6.
苏南模式是政府主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的苏南模式是以外资为导向的工业化道路,FDI对GDP有强烈的推动作用。根据1995—2005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地的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考虑本土创新能力前提下FDI的作用被明显高估,FDI对于创新主体——本地企业又会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教育创新思想.教育创新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及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创新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激发人的热情.教育体制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而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创新,树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念.要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把握"三个面向"方针,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推进教育创新这一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为创新教育、创新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推动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创新教育的实施又会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9.
略论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适宜的思想观念基础;提供精神动力;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是其创新的先导和支撑;为其创新开拓新的领域;培养和提高创新人才的素质,等等。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生不已的不竭源泉,文化是技术创新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的文化整合包括技术创新的文化冲突与交流、文化排异与融合,以及技术创新集群文化三个方面。探讨技术创新的文化整合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