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千年巨树果满枝——中国技巧六十载辉煌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蹦床与技巧》2010,(1):15-22
是惊与险的展示,是力与美的组合;是刚与柔的交融,是动与静的编织~._这,就是现代技巧运动。展示着音乐与舞蹈的魅力,升华着体操与杂技的技艺;折射着传统与发展的演进,融汇着体育与艺术的精华一这,就是现代技巧运动。纵观林林总总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没有哪一个竞技项目的历史能象技巧项目那样源远流长、那样历史悠久;没有哪一个竞技项目的运动形式能象技巧项目那样腾跃灵动、那样丰富奇特。  相似文献   

2.
一、创新与构思不论哪门艺术,想要适应现代人的欣赏要求,就要不断创新。杂技这门艺术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了,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杂技前辈们的创新与发展,中国杂技不仅在国际赛场上荣获一块又一块的奖牌。还代表着中华文化艺术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让世界观众了解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杂技人,想要继承和发展杂技艺术,用杂技艺术的  相似文献   

3.
杂技是一种表演艺术。作为艺术,人们一般只注重了对杂技的审美享受及杂技带给的感性认识,而忽略了杂技在深层次上也能够带的理性认识。其实,杂技虽然是表演艺术,但它具有着哲学意味,只是这种哲学意味被掩盖在艺术的外衣之下,不是那么显性,需要细细体味方能感受罢了。哲学意味,即事物中包含着的深沉、含蓄而不外露的思想,这种思想能够激发人们对世界、对人生产生理性思维。哲学意味往往以隐性形式存在于事物之中。对于杂技来说,其哲学意味浸润在杂技的主要表演特征和基本要素中。  相似文献   

4.
杂技是以技巧动作表演为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杂技艺术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不断地吸收姐妹艺术成分,逐步转变为一门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表演形式的综合艺术。"技巧是生命,音乐是灵魂。"音乐虽然只是杂技表演这朵"红花"中的"绿叶",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5.
创作与训练     
一、创新与构思 不论哪门艺术,想要适应现代人的欣赏要求,就要不断创新。杂技这门艺术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了,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杂技前辈们的创新与发展,中国杂技不仅在国际赛场上荣获一块又一块的奖牌。还代表着中华文化艺术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让世界观众了解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杂技人,想要继承和发展杂技艺术,用杂技艺术的肢体语言向世界观众展现了中华民族欣欣向荣的精神,就是要不断创新,成功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落幕的第12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中国杂技艺术家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杂技艺术家们同台献技,让我们在领略世界各国不同风格的杂技艺术的同时,也让我们更为清晰地对比中国杂技与国际杂技之间的差异。我明显感觉到,中国杂技就整体而言存在着一种缺陷,尤其是在与国际杂技表演同台对比的情况下,这种缺陷就显得愈加明显,我称之为“中国杂技的人文情怀缺失”。这里我要说明,中国杂技中有些优秀节目很好地表现出了人文关怀,但就整体而言,这样的节目比较少。  相似文献   

7.
杂技,是通过背景和高难度形体动作、技巧来引起观众美感的一种艺术,也是被世界各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法律上,与舞蹈、戏曲、戏剧类似,杂技作品与杂技作品的表演都是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不过,在严格意义上讲,作者对杂技作品所拥有的是一种著作权,而表演者对作品的演绎、表演等创造性劳动所拥有的是一种邻接权,也即是表  相似文献   

8.
"蒙派杂技"是对内蒙古杂技团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在民族杂技艺术道路探索实践的形象概括,民族性是其生命所在。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回顾总结、分析其发展历程,为现实更好的发展繁荣提供依据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1.演出市场的悄然兴起和发展壮大。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不但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同时也是内蒙古杂技艺术前途的抉择时刻。市场经济的冲击,杂技艺术表演活动逐渐由被动式的庆典、汇报、慰问等形式向主动式的专题、巡演、商演形式转变。1987年,为外国商务代表团、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等经贸系统友人专场演出,开始了民族杂技艺术向世界展示的第一步,据不完全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被誉为"世界杂技金牌储藏库",但在国际杂技演出市场上却没有形成能与国外同行竞争的商业实力。如何适应国际文化结构的变化,使中国杂技这门古老的艺术门类获得某种"后发优势",实现同经济一样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赋予广大杂技艺术工作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米清清 《杂技与魔术》2013,(6):50-50,39
杂技产生的时间非常之早,当时谁都不会想到这样的一种民间的杂耍有一天会登上大雅之堂,更不会想到杂技成为了国际间交流的一种艺术形式。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杂技经过创新、融合、借鉴,已经成为了一种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艺术形式,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通过演变与美化进行了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1.
##正##七、杂技主题晚会的趋势走向与发展建议杂技的"杂"表明了这门艺术广阔的表演手段,杂技的"技"点明了这门艺术的本体核心。杂技主题晚会这一新颖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的萌生、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创新思维在杂技界的一次大胆实践。这一在短短20年间发生发展的新生事物,关联着当代中国杂技发展的方方面面,与杂技事业的振兴进步息息相关,它未来会呈现怎样的趋势走向,杂技人又应该怎样认识和行动呢?(一)未来趋势走向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第11届吴桥杂技节的国际马戏论坛,俄国的杂技史学家提出:在当代可以分出四个最为成熟的杂技艺术流派,它们曾经并仍在对世界杂技的发展产生着显著的影响。这四大流派是中国、欧洲、俄罗斯及加拿大流派。"中国的杂技艺术,中国的杂技大师们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国的杂技演员目前是对当代世界杂技发展发挥影响的主要群体之一。"(见《中国的杂技艺术》,弗拉塔朱尔·谢尔格宁著)"中国流派",这是一个外国学者的提法。我国的杂技工作者是否也想过中国是否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流派?这个流派的特征是什么?这个流派怎样才能发扬光大,这是我今天主要想与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杂技艺术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以技巧为核心,通过艰苦的训练,掌握肢体技巧并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几千年来它虽屡经磨难,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随着各艺术门类的繁荣发展,杂技艺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长处,与国外杂技界进行广泛的交流,形成了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的现代杂技艺术,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昊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比赛中,中国河北省杂技团的《雏凤凌空——女子集体车技》凭借她们的精湛技巧,在激烈的角逐中力压群雄,脱颖而出,战胜了来自16个国家的30多个优秀参赛节目,一举夺得金狮奖第一名。杂技是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艺术门类。在《辞海》中“杂”为多种多样,“技”为技艺、技巧、本领。“杂技”做为表演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时是多种多样技艺的总称,是“技”的集合。这是杂技在字面上带给我们的认知。传统杂技在一般意义上不表现人物、不表现情节、不表现矛盾冲突的。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杂技”已不单单是多种“技”的集合,而是多种艺术门类的整合体,也是杂技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艺术起源于劳动,杂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发展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是一种技艺。从某种角度上说技就是艺,这种艺不光是表面上的技巧而有着丰富的内容来充实、诠释它。现代杂技融合了各种表现手段和多种表现形式,使杂技从纯技巧性表演逐渐转变为以技巧表演为主,同时综合其他门类的创新艺术形式。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现代杂技看作整合后的艺术杂技。李泽厚提出过“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欣赏三境界,《雏凤凌空——女子集体车技》便能很好地带你去体验这种意境。  相似文献   

15.
杂技的本体特征是“技”,而“技”则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体现”。在这里,《生命·阳光》的编导把表现“力与美”的杂技艺术,高明地赋于它“生命之光”这一崇高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吴桥,被人们喻为中国杂技艺术的发源地,世界杂技文化的摇篮,正是在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上,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杂技人,他们世代以杂技为生,或三五成群或二三成队,走出吴桥,走向世界,他们栉风沐雨,用自己精湛的技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送去了精彩和欢乐,也用自己朴实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向世人诠释着吴桥杂技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拼搏结硕果     
杂技是一种被世界公认的艺术,它不受国家、民族甚至时代及语言的局限,而为世界各族人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杂技在中国也是深受广大群众热爱的艺术,丰富多彩的杂技节目,悠久的历史传统,构成了中国杂技独树一帜、绚丽多彩而古朴大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佩剑出击     
杜林  晓宇 《新体育》2007,(9):38-40
没有哪一项运动能够像击剑一样在生死搏杀之间,仍然散发着优雅的艺术气息;也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击剑一样,在闪转腾挪之间还不忘寒光乍现的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19.
提起杂技艺术,人们脑海中会映现出各种不同的情境。顶缸,转碟,钢丝,飞人……来自国内国外的不同形态的演出,带给人不同的印象。而唯一相同的便是在杂技表演中人们所能获得的惊奇感受,或视觉上的满足。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杂技艺术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如今的杂技艺术,注重艺术创作中的设计美感,注重新元素的加入与整合,调整细节的设计与表现,力求在沿袭技艺的同时更能体现出差异化。在将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的同时,实现改进与创新。一、融入设计美感中国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枝奇葩,有着3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同时它又是一门开拓创新、精彩纷呈的时代艺术。早在原始社会中国便有了杂技的雏形。原始社会的生产本领如攀缘、口技,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工具如"飞去来器",原始的神话传说"轩辕皇帝驯兽"等,都表明中国的杂技艺术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一、杂技舞台上舞蹈与杂技的融合 (一)舞蹈在杂技艺术中的广泛运用 杂技自古以来就与舞蹈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我国汉代的百戏就是兼容舞蹈和杂技于一休的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