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中提示语”的特点和作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课文导学系统的改进尤为显著。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内部或结尾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全册教材精读课文共24篇,除两篇《古诗两首》外,其余22篇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插入了提示语,共有30例。这30例提示语,从语言形式上看,大部分是从学生的角度说出读书的心得和发现,表示要和学习伙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的教材中,有许多以吐“泡泡”的形式插入的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理解感悟和思辨,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泡泡”为向导,让学生了解“泡泡”,活用“泡泡”,学会自己“吹泡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3.
翻开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会看到精读课中出现了新增的“泡泡”提示语,从中能看出其导学系统的改革尤为突出。教材中编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形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意图明显,即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级实验教材为例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以小泡泡形式出现的提示语。提示语在教材中虽然所占比例不多,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们不仅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小伙伴",更是教师诠释教材的"小助手"。活用教材提示语不仅有助于教学的设计,还能增加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泡泡语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关注泡泡提示语、用好泡泡提示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常可以看到一些提示语,它们以小泡泡的形式出现,虽然它们在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多,但活用教材泡泡提示语不仅有助于教学的设计,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人教版1-6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泡泡提示语具有导学、导情、导行的功能。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泡泡提示语,强化课前预习效果,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体会其表达效果”,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教科书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中的提示语,在这方面有很明确的导引。有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的提示语,如三年级下册《荷花》中“‘冒’字用得真好”,三年级下册《争吵》中“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  相似文献   

7.
翻开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会看到精读课文中出现了新增的“泡泡”提示语,从中能看出其导学系统的改革尤为突出。教材中编者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形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意图明显,即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级实验教材为例试作分析。课标中对第二学段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明确提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教学或研讨活动中,常会发现教材利用率较低的现象,教材上如“提示语”“插图”等的作用往往被视而不见。忽视这些资源,无疑是一种浪费。教科版《科学》教材中,极具人文关怀的提示语比比皆是,教师在备课中正确理解提示语,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提示语,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9.
翻开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会看到精读课文中出现了新增的“泡泡”提示语.从中能看出其导学系统的改革尤为突出。教科书中编者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形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意图明显,即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有利于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泡泡提示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泡泡提示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青岛版《科学》教材,极具人文关怀的提示语比比皆是,如“我还有新的办法”“这样最简单”等,这些短小精悍的语言,适时地提示学生的学习。在这富有童趣的提示语背后,隐含着思维训练,指导着思维教学。一、“我认为……”——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材中,有许多类似“我认为……”“我的做法是……”“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发现多。”“我还有新的办法。”的提示语言。这些提示语言虽然简短,但是开放空间大,思维训练指向明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领学生创新探究。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一课探究活动“我们来比较,哪杯水多’”的提示语为“我…  相似文献   

12.
通常认为现代语文教材具有范文、知识、实践和助读四大系统。课前提示语是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单元提示语以及课文提示语(部编版称作"预习"导语),"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前提示语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对师生的教与学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教学中,课前提示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无法发挥其优势。本文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对课前提示语的内容以及作用等进行分析,期望课前提示语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重视,将其优势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综观小学品德新教材,仅以导语、提示语及大量图片和少量说明性文字组成.在图文并茂处也有大量的留白,呈现方式与以往教材有着天壤之别.这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了舞台。鲁洁教授曾明确指出:“我们在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可见,这些“留白”是编者专为学生表白内心感受、体验,抒发情感、进行创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语文教材大都是有注、评、批和圈点的选注本,或注解字义、典故,或批注要点,圈点佳句。如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宋代谢枋得编的《文章轨范》、桐城派著名学者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等文选类读本,大都如此。有学者就把这些评、批和圈点,看作是“教材提示语的雏形”。提示语是语文教科书导学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现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就提示语的功能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录像教材和文字教材不同,它可以缩短时间和空间的差距,把古今中外的事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眼前,为理解课文语言提供相应的声音和形象。使用录像教材就必须使用提示语,使学生在提示语的引导下观察、思考;否则,学生会感到茫然,不知所从,或只重枝节,忽略主旨,或根据个人兴趣选取内容,偏离航向,为此录像教材的提示语在教学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录像教材的提示语时,应考虑它的特性,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1.目的性学生在观察录像教材中的事物时,由于引导者选用不同的提示语,观察对象的广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提示语…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写人物对话时,几乎千篇一律是“某某说”而不是“怎么说”,这种普遍现象说明对话提示语的教学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在对话提示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每次出现变化的对话提示语,在后续的学习中学会梳理、分类,以有效积淀多种类型的对话提示语,并在分角色朗读、仿写等语言实践中努力内化该知识点,以逐渐习得灵活运用对话提示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生“会听” 教学生会听提示语。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提示语”,诸如“请同学们注意”、“注意”、“一方面”、“另一方面”、“问题的关键是”、“还有”之类,这些提示语是在告诉学生,后面的讲述内容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应专心理解。有经验的教者,在使用提示语之后,有意地停顿一会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教者还要用眼神去敦促中差生马上把精力集力集中起来,然后才讲述下去。这是暗示性的“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注意”的好习惯,就能“会听”起来。对  相似文献   

18.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内拓展阅读的主要载体,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发展学生阅读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明确“阅读链接”类型及其作用,并依据“阅读链接”与课文的联系,精心选择阅读策略,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话题作文命题形式一般由“话题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四部分构成。学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和“要求” ,却忽视了“提示语” ,尤其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 ,甚至于对“话题材料”不屑一顾。理由是只要是围绕“话题”写作就行 ,所写文章与“话题材料”可以毫不相干。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 ,话题作文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写作自由 ,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思想。但也并非学生想像中的“自由”。话题作文命题形式正在逐步完善 ,“作文题结合阅读题”已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亮点。当我们细心去研究“话题材料”时 ,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20.
对话提示语在故事类文本中出现较多,借助对话提示语引领学生阅读,可以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