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妈妈走上前问女儿:『你在干什么?』女儿慌忙藏起手里的东西说:『没,没干什么。』爸爸凑过去对儿子说:『我看看你的画。』儿子连忙用胳膊一挡说:『不给你看。』呵,小家伙还挺神秘的。看来,孩子虽小,却已有了自己的秘密。孩子有事『瞒』着大人,总是有原因的,我们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一、有的孩子为给成人一个惊喜而暂时保密,以成人的惊喜换取自己心理上的愉悦,觉得『好玩』、『有意思』。孩子的这类行为往往是从故事、儿歌或影视中模仿来的。对此,成人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耐心等待,让孩子给你  相似文献   

2.
小田自诩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打篮球,看战争小说,自修课扔纸团,在女孩儿面前脸红。当然,爱忘事儿也包括在内。比如,下午要排演课本剧,他的台词本竟忘带了。『你骑车吗?』导演问他。『不骑。』他说。『小王,你借辆自行车给他——你回家拿!』『可是……』小田突然涨红了脸(当时并没有女孩在场),『我……我不会骑呀……』男孩儿不会骑自行车?男生们见了他便把车钥匙拿出来晃,叫着:『我的车送给你怎样?』女生则常用眼角看他——至少小田是这样觉得。『老爸,教我骑车吧!啊,好不好?』小田缠着爸爸,像只小猫似地拉他的袖子。『嗯,嗯,好,过两天,过两天……』爸爸(?)着报纸,含糊地点  相似文献   

3.
温度计     
一天,女儿发现客厅里的温度计,好奇地问我:『妈妈,这是什么?』『这是测量室内温度的温度计。』『为什么有两个一字呢?』还没等我回答,她就接着说:『噢,○字上边的一是零上一度,下边的是零下一度。』六岁的女儿还挺聪明。我随即问她:『你知道客厅里是多少度吗?』『不知道。』于是,我教女儿看温度计上的刻度,告诉她现在客厅里是摄氏十七度。看女儿认真的样子,我启发她:『咱们家每个房间的温度是不是都一样,你可以做个实验,看看到底怎么样。』听了这  相似文献   

4.
一位老园丁在去世前把他的两个儿子叫到床前,告诉他们他在果园里藏了一笔财宝,要他们在果园里挖地寻找。老园丁去世后,两个儿子在果园里挖了又挖,但没有找到这笔财宝。经过彻底翻整的土地对水果的生长大有好处。冬去春来,第二年果园里的水果获得了大丰收,一位商人买了他们的水果,给了他们20袋子钱,这些钱比他们一辈子有过的钱还多,两个儿子因此发了财——这正合了他们父亲的心愿。  相似文献   

5.
第三条岸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巨石,巨石,船就是第三条崖』,由『巨石』引出『船』,彰显了『过程』之意。此文还需要升格:补写老船夫把握『过程』的超常举动。『第三条岸』和文中最后两个『岸』字,应加引号。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欺骗     
年轻的爸爸和9岁的儿子一起放风筝。突然,刮起了一阵旋风,一棵小树的树枝把风筝紧紧地缠住了。于是,爸爸取来了一架梯子,准备往上爬。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9岁的儿子,想了想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儿子像个机敏的小猴子,转眼就爬到梯子的上端,解开了缠在树枝上的风筝线,转过头来对着爸爸嘻嘻地笑。儿子正要下来,爸爸制止了他:“等一等。”儿子愣住了,望着爸爸,问:“怎么啦?”爸爸说:“有一天,美国大富豪洛克菲勒扶着自己的小孙子做爬梯子的游戏。他鼓励小孙子勇敢地往上爬,同时安慰地说:‘有爷爷扶着,不用怕!’当小孙…  相似文献   

7.
开心果     
爸爸的错 爸爸对上三年级的儿子说:“雨果是位很了不起的作家。” 儿子对他说:“爸爸,你要是雨果就好了。” “为什么呢?”爸爸不解地问道。 儿子说:“如果你是雨果,我不就是小雨果了吗?那  相似文献   

8.
看,咱的英语     
英语课时间。佑赫讲着课突然提到了抢劫。『Moneyorlife?』佑赫说,『就是「要钱要命?」的意思。』『Wantmoneyno!Wantlifeone!黎』赫赫突然很激动地站起来说。佑赫疑惑地看着她。『就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意思。』黎赫赫哦『说。!』大家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可是老师……』蓝莓提出了疑问,『真的是这么说的吗?』佑赫微笑着说;『中国的贼可以听懂,美国的贼听不懂。』『哦!』大家又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wcowcco在底下生气地捣了黎赫赫一下:『你那算什么nothreenofour(不三不四的)翻译法!真是的,差点误导我们。』『Imascamp,I'mafiai…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一个洞,洞里有6只蚂蚁。舒是大儿子,克是二儿子,贝是三儿子,塔是四儿子。舒克是爸爸,贝塔是妈妈。对了,还有一个在妈妈肚子里,总共7只蚂蚁。不久,小儿子出生了,他叫舒克贝塔。一次,小舒克贝塔在一朵花上休息,被一个小女孩夹进了一本书里。家人非常着急,他们决定全家出动,去找小舒克贝塔。第一个寻找站就是:垃圾站。  相似文献   

10.
小时了了     
东汉末年有个聪明正直的学者,姓孔名融字文举,从小就好学习,明事理。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四岁时,弟兄分梨,他专拣小的。家长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年龄小,应该吃小梨,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十岁时,他跟随父亲到京城。那时京里有位大名鼎鼎的学问家名叫李膺,因为每天拜访他的宾客太多,应接不暇,只好吩咐守门人:『除了当代名人和家中亲戚故旧之外,一律挡驾不见。』  相似文献   

11.
同音词趣话     
古代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捐班(由捐钱谋取职位的人)去谒见上司,上司问:『责治风土如何?』捐班答:『并无大风,更少尘土。』问:『春花如何?』答:『今春棉花每亩二百八。』问:『绅量如何?』答:『卑职身量足穿三尺六。』问:『百姓如何?』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不少。』捐班答非所问,上司恼羞成怒,大声叱责:『混蛋,我问的是黎庶。』捐班吓得发抖,连忙答道:『梨树甚多,结果甚少。』上司哭笑不得,指着桌子喝道:『我不是问你梨杏,我是问你小民!』捐班赶紧站起来说:『卑职小名叫狗儿。』  相似文献   

12.
山上的风景     
爸爸带着小儿子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爸爸说:“快看哪,我们脚下的这片平原景色多好!”儿子说:“既然下面的景色好,我们干吗要花三个小时爬到上面来呢?爸爸!”  相似文献   

13.
随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我发现自己过去的想法很自私。在我的潜意识里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时间久了,不仅拉大了与儿子的距离,而且还错过了与儿子交朋友的机会。儿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兴高采烈地对我说:“爸爸,给我10元钱。”我问他要钱干什么,他说:“爸爸,你相信我,过两个月以后我再告诉你好吗?”我一听就火了,蛮横地说道:  相似文献   

14.
代晓琴 《科学启蒙》2015,(Z1):48-49
“小袋子”里的秘密刘潇予的爸爸从云南带回来一袋地道的花茶,说是当地有名的特产。姜一一、王彬彬本来不爱品茶,但一听说是名茶,也赶来凑热闹。“大家快看,茶叶袋里还放了一个小袋子。”姜一一左看右看,终于看出了“茶道”。他拿起小袋子就要往开水里泡,“这里面装的肯定是极品茶!”“小袋子中装的是脱氧剂,不是茶。”刘潇予爸爸见状,连忙制止了姜一一的行为。刘潇予、王彬彬抢过袋子一看,上面豁然写着“脱氧剂”三个字,于是连说姜一一  相似文献   

15.
丈夫出差回来,给儿子买了一辆可拆装的电动玩具车,色彩、造型都很好看。丈夫把它组装好后美滋滋地说:“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见了一定会大呼‘爸爸万岁’”。 傍晚,儿子回家后眼就看见了玩具盒。打开,见盒子里配有小螺丝刀、小钳子等工具,还有一张汽车组装步骤说明图,就满心欢喜地问:“爸爸,这是给我的礼物吗?汽车的零件呢?”当丈夫拿出装好的小汽车时,儿子的小脸顿时没了笑容:“我不要装好的汽车,我要零件,装好的没意思……”见儿子泪水满面,丈夫一下慌了神,连忙说:“我拆了它,我拆了它……”丈夫把零件一件件装回了原来的塑料袋。 儿子接过零件袋很自信地摆弄起来,只见  相似文献   

16.
朋友要送邻居两瓶酒,什么样的酒合适呢?忽然,他想起了有两个“孔府家宴”的空瓶、空盒,于是,他就开始向空瓶里灌白干。这时,念高中的儿子看见了。“爸,你在干什么?”他一边倒,一边若无其事地说:“给你五叔送几瓶酒。”“怎么还向瓶里灌酒?”  相似文献   

17.
在浩如烟海的汉语词语中,有一个小类,我们不妨称之为纯数字词语,即全部由一二三四等数字组成。例如:一一、三九、一五一十、三三两两等。这些纯数字词语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所有纯数字词语都是简略写法,言简意赅。例如『一一』是『一个一个』的意思;而『三九』是『冬至以后第三个九天』的意思;『三三两两』又是『三个一群,两  相似文献   

18.
信任     
年轻的爸爸和他九岁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风筝飞啊飞啊,飞上了墙头。爸爸抬来了梯子,儿子争着爬了上去。他拿下风筝,转过头来嘻嘻地笑,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于是爸爸开始讲故事了:“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了爸爸的话,孩子很放心地向下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了一旁,儿子扑了空,掉在地上,屁股差点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四册秦牧的『花城』,提到了农历过年时古代人民有『用桃木符辟邪』的习俗。这个『桃木符』是什么东西?『辟邪』之说又是怎么来的?『桃木符』也叫作『桃符』。古时候新年用两块桃木板悬挂在大门两旁,上面分写着两个神名,一个叫『神荼』,另一个叫『郁垒』。据传,古代人民过年时就是请这两位神灵来镇压妖邪鬼怪的。这两块桃木板就是后来所说的『桃符』。  相似文献   

20.
儿子每天早上总喜欢赖在被窝里不起床。如果我硬拉他起床,他就又哭又闹,穿衣服像捉迷藏似的你追我躲,搞得我又气又累。 奶奶心软,每天给孩子穿衣服。孩子说不起床,再加上一哭一闹,她就乱了方寸,只好顺着孩子的心意,继续让他睡懒觉。 爸爸在儿子面前还有几分威信,板着脸说:“起床了。”于是,儿子就乖乖地起来了。可次数多了,儿子也想到了对策,冲他爸爸说:“你是大懒虫,我是小懒虫。”说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