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禾 《图书馆杂志》2008,27(1):91-94
<书城>杂志今年一、二月号,两期载完黄裳先生<凤城一月记(1950年1月1日-2月1日)>,读后甚得教益.作者于2006年10月17日所缀后记中说:"这一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北京日记……留下的人物印象、风物观感、书肆见闻,虽只一鳞半爪,读来倒另有一番趣味."  相似文献   

2.
在最近的教育反思中,通才教育又引起世人的关注,其实早在1948年上半年,在荷花藤影的清华园内就已经进行过一场关于通才教育大讨论。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于同年8月在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时,向蒋介石建议,为对付日本南进计划,国际交通应当预作准备,并即刻着手修筑滇缅铁路和滇缅公路,以直达印度洋.  相似文献   

4.
5.
小卫 《出版参考》2010,(11):38-38
郑秀,清华大学法律系学生。她出身名门,父亲郑晓云是国民党元老之一.曾任国民党最高检察院总检察长。郑秀就读于教会学校,较多地接触过西方文化,性格倔强独立,谈吐不凡,再加上她气质高雅,容貌秀丽,是很多男士倾慕的对象。曹禺,原名万家宝,当时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与后来蜚声文坛的钱钟书是同班同学。  相似文献   

6.
七·七事变后,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当天下午三时,日军铁蹄踏入清华园,在校内穿行而过.8月中旬,清华奉政府教育当局之命南迁,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长沙临时大学,11月1日开学.  相似文献   

7.
谢伯阳先生倾个人之力,历时近二十载编纂成帙的《全明散曲》,洋洋数百万言,将有明一代之散曲囊括其中。此书乃谢先生继其《全清散曲》后的又一重大学术成果,其筚路蓝缕、廓拓区宇之功,殊不可没。然而,由于明代文献的浩瀚和个人著述的繁难,此书也和其他任何著述一样,殆难尽美。诚如先生所云"或有真伪不分,作者失考,乖舛疏谬之处,在所难免"(《全明散曲·凡例》)。缘此,笔  相似文献   

8.
谢伯阳、凌景埏二先生的《全清散曲》(增补版)是迄今为止辑集清代散曲最多的集子。然而,清代文献浩瀚、个人著述繁多,加之文人喜题字号、或托伪他名等原因,致使对散曲家的生平事迹很难一一考订。笔者对《全清散曲》  相似文献   

9.
辛颖 《航空档案》2006,(1):87-91
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其航空系是在国内大学中建立最早的,且负有盛名。早在1932年,清华大学在设立机械工程系之初,就设有飞机及汽车工程组。1934年,飞机及汽车工程组改称航空工程组,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的航空工程专业。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现代出版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出版物品种急剧增加,内容全方位扩展,古今中外各种知识与思潮,通过书报这些传媒,进入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自然也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教育、思想意识、以至新知识新思想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1942年10月21日,浦江清先生(1904—1957年)在流亡地江西赣州的旅舍中,因夜听楼下歌女唱小曲京戏,于是在夜深时分,挥笔写下了“吴歌则触动离乡之思,京调唤起燕市十年生活,当日何其太平”这样一番感慨系之的话。记录着此种心境的,是浦氏于1942年至1943年间的日记。  相似文献   

13.
王媛 《图书馆建设》2022,(6):168-171
<正>南京大学徐雁教授在写作《芳华集——“老大学的女舍”系列》第二回“静女其姝清华园,喜尽悲来数郑秀”时,要引用汪健君先生所撰《清华怀旧竹枝词》,嘱我查询这组竹枝词的全部内容。我深知雁师博览群书,资料整理独有一套秘诀,交给我的题目一定是有一些难度的。在迎接挑战的兴奋情绪中,我开始了这趟检索之旅。最初,我使用了百度、Bing、Yandex、读秀、中国知网等常用搜索工具,接着又使用了一系列与清华校史有关的数据库,如清华大学校刊特色数据库、清华大学校史党史资源特色库,收获很少。仅有的主要收获是:陈为蓬老师和韦庆媛老师曾在文章中提到过汪健君先生的这篇文章,指“汪老晚年所作《清华怀旧竹枝词》”[1],“汪健君亦擅作竹枝词, 1982年曾作《清华怀旧竹枝词》八首,包括钟亭、古月堂、怡春院及藤影荷声之馆、工厅东院、一二一图书馆、溥西园来校主业余游艺课、古音社、京剧社等,诗外加有长长的注释,其中记述了很多学校的史实,是校史研究的重要资料”[2]。遗憾的是,两位老师的文章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出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浣纱记》的作者梁辰鱼是昆曲发展史、散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他与中晚明时期一大批著名的戏曲作家、散曲作家、曲论家均有过交往,如李开先、张凤翼、高濂、沈仕、金銮、王稚登、徐渭、王世贞、潘之恒等;这些人或与其交厚,或对其生平、思想、创作有过影响,亦有受梁氏影响颇深者。探讨他们交往的相关情况及相互影响,不但有助于研究梁辰鱼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亦有助于判断梁氏在当时及后世曲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全明散曲》迄今为止是辑录明人散曲最多的集子.然而,明人文集浩如烟海,凭谢伯阳先生一人之力毕竟有限,难免有所疏漏.笔者在进行明代散曲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文献史料中对明代散曲家李登、盛敏耕的字号和王麒的名字有表述不一及错录现象,试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16.
清代苏州曲家、曲师和教习等曲学人才资源密集,但这三者的概念界定历来模糊含混,三者之间以及三者与梨园唱演之间的关系均需进一步梳理考辨。除此之外,曲家、曲师和教习的梨园地位和生存差异也值得深入辨析。通过清代苏州曲家、曲师及教习之间的关系考辨,可以揭橥清代苏州昆曲人才资源在剧种声腔史中的重要影响和梨园地位。  相似文献   

17.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23,(1):I0004-I0004
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清政府决定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选派留学生赴美学习。宣统元年(1909)五月,外务部会同学部奏准设立游美学务处,并附设肆业馆,由各省选拔学生到京应考以备赴美留学。八月十五日,奏准拨划清华园供游美学务处兴建肆业馆馆舍。  相似文献   

18.
姚雅欣  田芊 《兰台世界》2006,(19):59-60
清华园西院11号,杨武之故居,是位于西院住宅区东北角的一座小四合院。抗日战争前住在这里的杨武之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从事数学研究,培养数学人才,事业有成;长子杨振宁在这里度过美妙的童年,日渐显现聪慧的“异秉”,开始孕育30年后折取科学桂冠的希望。杨武之(1896—1973),安徽合肥人。代数学家,中国现代数论的创始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系,后考取安徽省公费留学。1926年以“双线性型的不变量”研究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以“棱锥数的华林问题与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研究,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见证──日本侵略军在清华园犯下的累累罪行清华大学档案馆陈兆玲本栏编辑张铁群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清华大学档案馆与历史系合作,对馆藏历史档案进行开发,编著了《日军铁蹄下的清华园》。它是一九三七年北平沦陷后,学校奉政府教育当局之命,于八月中南迁...  相似文献   

20.
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徐朔方著《晚明曲家年谱》,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此书分苏州卷、浙江卷、皖赣卷,共收起于徐霖终于金圣叹约200年间的39位戏曲家年谱。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好书且又难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好书:《晚明曲家年谱》可以视为一部工具书,39位曲家的生平及作品,一览无余;同时又可以视之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