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必备能力之一。只有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大学生才能更好适应社会,在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分析培养自我调适能力的必要性,阐释其原则,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应该注重人际交往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则是其中的主要方面,本文拟对高校内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心理学方向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调查结果显示:人际交往压力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一个普遍存的问题,年级差异显著:大学生人际交往应对策略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为积极转移和认知调整,使用最少的策略是攻击抵触;应对策略的总体使用频率越高,相应的人际交往压力等级也越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也有生理特征、个性特征、情感等内部因素.挫折心理产生后,个体的消极行为反应远远多于积极行为反应,然而挫折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高校要采取一系列调适措施,如成立专门机构,开展挫折教育活动,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等来培养大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嫉妒心理与幸福感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嫉妒心理的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师范院校女生的幸福感和嫉妒心理之间存在相关,并且各嫉妒心理水平个体所对应的幸福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大学生自卑感测验问卷,对部分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得出:(1)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亲合效能感、利他效能感、沟通效能感上呈显著负相关;人际交往效能感在自我印象效能感、自我价值感和人际交往效能感上与自卑感及其各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自卑感总均分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在成显著的负相关。(3)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6个维度对大学生自卑感有直接的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其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三种家庭教养方式很有可能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而权威型和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则更容易有助于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权威型家庭的父母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控制,同时在情感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民主型家庭具有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父母会以较为平等的姿态,用尊重和信任的态度去面对孩子.在这两种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逐渐养成善于社交、乐于合作的性格品质,为他们在大学中的人际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虚拟网络交往已成为现实人际交往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大学生虚拟网络交往常缺乏正确的目的性,表现为重娱乐、轻学习,重虚拟、轻现实。因此,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探索高校大学生虚拟网络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 ,人际之间的交往显得尤为重要。在人际接触中 ,人们都希望广结人缘 ,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在实际交往中 ,有些人却事与愿违。笔者着重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
手机媒体以其便携性、及时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与大学生的需求不谋而合,成为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然而,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是双重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现状以及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正能量,抑制负能量的产生,培养学生合理的手机媒体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会影响其未来发展及幸福水平。本文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自尊量表》对研究人际信任与自尊现状的同时,探讨两者的相关。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呈现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的学生,人际信任水平越高。应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加强人际信任的培养,提高自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自尊这一人格因素探讨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郑州大学3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独生与非独生、非独生子女中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非独生子女中,不同出生次序大学生在与人交谈困扰因子、人际交往困扰因子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由于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个人阅历等差异,导致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呈现羞怯恐惧、自私逐利、猜疑排他、冷漠虚假等交往障碍表征,从而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就业。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肩负着知识传输、实践互动的教育功能,并通过将人际交往教育与学业发展指导、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资助帮扶、就业指导等工作融合,润物无声中实现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溪师院(98级、99级)二年级女生为例,针对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和现状,主要从认知和归因的角度分析了原因,并以加强交流合作、注重平等互容、塑造良好个性和正确对待师生关系等方面简单阐述了如何改善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心理平衡失调是客观存在的 ,它已引起我们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团体训练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进行干预,以期改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经自愿报名和测量工具的筛选,前、测后有22名被试参加了干预.他们分为两组:训练I组10人,来自不同宿舍且均正面临宿舍人际困扰问题,为同质组;训练Ⅱ组12人,来自两个自然宿舍(1男、1女),其中5人正面临宿舍人际困扰问题,为异质组.团体训练按研究者制定的干预计划进行,通过前、后测的比较来评定干预效果.结果表明,团体训练的干预能较有效改善大学生中面临人际关系困扰者的处境,同时对正常者也有增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且大学生对团体训练各个环节及总体功能的评价均为积极满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扬州大学田径运动会和扬州大学田径代表队参加江苏省及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跳跃项目的运动员进行调研发现,“失常”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田径跳跃项目中,经过对其失常的原因、生理机制进行的分析,提出改进和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扬州大学田径运动会和扬州大学田径代表队参加江苏省及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跳跃项目的运动员进行调研,发现"失常"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田径跳跃项目中,并对其失常的原因、生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改进和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对环境、同学、教师等变化,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表现,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尤为明显。因此,学校要开展朋辈团体辅导,调适大学新生人际关系,充分发挥高年级心理委员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计划,提升新生人际交往能力,让新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各个团体,开展健康丰富的大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