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卞长云 《现代情报》2009,29(6):179-182,186
从竞争情报的概念和网络情报源的类型入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优势及现状,阐述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竞争情报源的获取和评价利用体系,重点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并提出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CNKI、万方和维普三个数据库,对我国竞争情报搜集研究领域的期刊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论文著者和关键词的共现网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指出主要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竞争情报源研究、搜集的“合法性”研究、搜集系统研究以及搜集方法研究。最后对今后该领域可以做的工作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3.
吴江 《情报杂志》2012,(9):175-179,174
为了探究国内企业战略联盟网络特性和联盟策略,采集来自互联网的新闻报道数据设计情报,进行信息挖掘,构建了2003-2009年期间的国内移动商务环境下的战略联盟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分别从整体和个体层面对网络的动态演化进行了历时研究,用战略联盟资源学说理论解释了相关的网络特性指标,展开了网络中典型企业的战略分析.研究主要发现,国内移动商务产业中的联盟网络是一个稀疏网络,2006年是产业战略联盟发展的转折年,企业在网络广结联盟伙伴,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心企业开始涌现.该方法有助于企业利用竞争情报完善战略联盟策略,加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陈峰 《情报杂志》2021,(2):1-7,13
[目的/意义]遴选美国典型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竞争情报研究报告,对其引用的公开情报源进行研究,为中国科技情报界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2016-2019年度报告的中美科技竞争部分为例,对其尾注中引用的公开情报源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总结归纳出了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年度报告引用公开情报源的细分类目,包括以美国为主的国外公开情报源细分类目27个,中国国内公开情报源细分类目15个,归纳总结了USCC年度报告公开情报源的特点以及对中国科技情报界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网络竞争情报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军 《情报科学》2004,22(5):574-577
阐述了网络竞争情报源的主要种类 ,并重点就不同领域分析了竞争情报的主要网站  相似文献   

6.
Internet上竞争情报的挖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唐虹 《现代情报》2005,25(9):33-35
如今竞争情报的搜集攸关企业的竞争力。而互联网的普及,为企业竞争情报获取提供新的机会.也使因特网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竞争情报信息来源。本文简要介绍了挖掘因特网上的一些竞争情报源以及获取相关竞争情报的检索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竞争情报多主体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立新  王俊 《情报科学》2008,26(6):860-865
网络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竞争情报源,另一方面,海量庞杂、迅速发展变化、快速扩散的网络竞争情报也给企业的情报工作带来了困扰。围绕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竞争睛报评价问题,将群决策理论中的多人评价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引入到网络环境下的竞争情报评价中,在构建竞争情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竞争情报多主体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社会生态系统中,信息在个体、种群和群落间流动,并经过扩散、验证、再挖掘等反复的过程最终才形成网络社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资源。为了研究信息在网络社会中流动,可以在布瓦索的信息流动三维框架的基础之上,经合并与修改提出由时间、扩散和信息资源三个维度构成的网络社会信息流动的螺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信息在网络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并成为资源的过程,从而为研究网络社会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状态变化、创新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社会网络对个体知识创新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争论,建立包含个体特征的社会网络—个体知识创新理论模型,着重探讨动机、能力异质性与网络特征的交互作用对个体知识创新的影响。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点度中心性与规模均对个体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个体能力异质性与点度中心性、规模与动机及点度中心性与规模之间的交互效应均对个体创新产生影响。总结研究结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为知识型团队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吉顺权  周毅 《现代情报》2015,35(6):114-121
在总结用户评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联规则理论在用户评论挖掘中的作用,包括可以用来挖掘产品的优劣势特征及其程度大小,以及挖掘影响产品整体评价的关键特征。提出了基于产品特征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企业竞争情报应用模型,包含确定用户评论情报源及其采集、数据预处理及其产品特征提取、数据结构化处理及其关联规则分析和产品优劣势特征及其关键特征的对比分析四个模块。最后通过实验论证了这一模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面对网络中日益丰富的用户评论信息,利用评论挖掘技术对其进行智能化的自动分析,获取非传统意义上的动态竞争情报,对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竞争优势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详细分析Web评价挖掘技术研究现状和当前竞争情报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Web评论挖掘融入企业竞争情报分析之中,构建了基于Web评论挖掘的动态竞争情报分析模型,阐述了模型中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合作竞争研究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合作竞争的主要形式——战略联盟的社会嵌入性研究,提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合作竞争情报研究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合作竞争情报研究主题确定、基于战略联盟形成关系的人际竞争情报网络建模、人际网络结构分析,通过该分析思路,最终可获得合作竞争态势和战略联盟体中的合作关系模式。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合作竞争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内上市公司基于参股关系的社会网络密度、群聚系数比较小,战略联盟的地域性强,合作动机多样,联盟体间的合作关系缺乏,联盟内成员地位差异性大,结构空洞丰富。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日志挖掘的网络动态竞争情报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挖掘蕴含在WebE1志中的隐含模式和知识,Web日志挖掘为企业实现网络竞争情报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Web日志挖掘的原理和过程,并探讨Web日志挖掘在动态竞争情报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从人际竞争情报规划、搜集与传播、分析三大主题出发对2003年以来的国内人际竞争情报研究进行评述。结果发现,当前研究内容没有很好体现社会网络的“双嵌入”的效应,研究方法比较落后,定性研究以概要性描述为主,定量研究主要借鉴社会网络分析工具,但社会网络分析工具限制了人际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的普遍应用,同时与现实需求脱节。对人际竞争情报后续研究进行展望,给出人际竞争情报基本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5.
财务竞争情报对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重视对竞争对手财务情报的收集和利用,以获得竞争优势。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获取财务情报,并通过这些技术构建自己的财务竞争情报体系,以便积极主动地获取、研究和利用竞争对手的财务情报,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获取主动地位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张侠 《现代情报》2010,30(1):170-173,177
通过分析我国网络竞争情报和竞争对手研究的发展概况,归纳总结了搜集网络信息资源的途径,以及挖掘竞争对手信息的方法。基于网络信息资源,以乳制品行业为例,采用财务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两大竞争对手"伊利"集团和"蒙牛"企业的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人际情报网络能够充分实现信息获取、情报分析和竞争情报系统优化的目的。文章在吸纳人际网络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竞争情报特点,分析了人际情报网络构建的目的,并从网络的冗余度、网络的规模、与关键节点的关系、网络所需的支出成本4个角度,提出人际情报网络的评审标准,旨在为人际情报网络的构建提供方向及评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秦铁辉  刘宇  杨薇薇 《情报科学》2007,25(12):1761-1768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人际网络研究、竞争情报研究,以及竞争情报活动中的人际网络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国内外竞争情报活动中人际网络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有效开展企业竞争情报需要情报人员之间、情报人员与企业内外相关专业人员之间的知识协作,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企业竞争情报问题即人际情报网络研究是近年来竞争情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将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与知识管理研究方法相融合,通过探讨参与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人员的知识协作关系来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构建企业竞争情报知识协作平台,促进竞争情报工作者的知识协作关系,进而提高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竞争情报分析算法无法有效地处理结构类型多样的Web评论信息,研究并设计了基于Web评论挖掘的动态竞争情报分析算法进行语义层面的情报分析,获取深层次的动态竞争情报。该算法主要由评论内容识别与抽取、语义关联挖掘、文本语义极性分析3个部分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地提高情报分析的准确率和效率,实现深层次的评论挖掘和情报知识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