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型网络百科是一种集体创造知识的协作平台,其中中文百科领域的代表是中文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文章立足于中文维基百科,运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类目体系、类名及条目等角度对中文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分类系统作出了探索性的研究.明确两个类目组织系统的差异及共同点,以帮助用户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百科系统.  相似文献   

2.
维基百科与百度百科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ki是一种集体创造知识的协作平台,其中最有名也最成功的是维基百科.而在中文网络中,百度百科成长非常迅速.本文通过分析运营机制、管理方式、激励机制、版权保护、审核机制等,对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之间的异同做出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百度百科用户参与行为与参与动机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静  杨建梅 《科学学研究》2009,27(8):1213-1219
 百度百科是采用大众生产这一新型知识生产方式运作的在线百科。本文以百度百科为对象,构建了百度百科用户参与动机与参与行为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实用价值动机、兴趣动机、胜任性动机、交往动机和求知动机皆影响其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百度百科在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知识的同时,也面临词条质量良莠不齐、有用性难以保障的问题,通过开展百度百科词条有用性评估研究,有利于提升平台内容质量和用户使用体验。[研究方法]结合已有研究构建了较为全面的词条有用性评价特征框架,通过对比多种词条有用性计算方法,确定了以用户使用反馈指标作为衡量词条有用性等级的方法,然后训练了自动化机器学习集成模型AutoGluon来评估和预测词条的有用性,最后使用多种评价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AutoGluon适用于百度百科词条的有用性评估,且能有效预测词条的有用性等级。该文所提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能为百度百科平台提升词条审核效率和提高词条信息的有用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邓莉 《现代情报》2011,31(3):48-50,54
概述了维基类百科的发展历程和学术价值,分析了施引文献分布及词条著录情况,提出了维基类百科在学术价值提升、词条著录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首先选取国际上极具代表性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中国等设置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通过对照表直观展示了所含的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结构的差异。其次选取国内外所使用的几个重要的,如ISI科学网、中国知网、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爱思唯尔等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对其中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做了详细的探讨。在国家标准和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中自然科学学科类别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总体结构,并由此透视出现今自然科学学科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清末《普通百科新大词典》及其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由上海中国词典公司出现的《普通百科新大词典》,系由国学扶社会人沈粹芬请黄摩西主编而成。这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知识工具书,但与现代百科全书相比只是一个雏形。文中首先较详细地介绍了该书的整体情况,包括书的编写思想、结构等;然后分四个方面,即全、新、中外文对照以及保存了当时对各学科的认识的资料,论述了该书的学术价值;最后进一步讨论了书中所选词的四个来源,并对全书给出了概括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夏火松  王瑞新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877-1883
通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和信息学理论,经过严格的研究步骤,提出了百度百科词条特性与用户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以284名百度百科用户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词条内容对态度、词条数量对主观规范、词条形式和词条时间对感知行为控制都有显著影响,而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知识共享意愿也有显著影响,影响大小的排序为:主观规范、态度、感知行为控制。  相似文献   

9.
网络百科全书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博 《科学学研究》2011,29(5):665-669
 网络百科全书是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知识创造和传播方式。网络百科全书的成功依赖于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本研究基于虚拟社区感的概念和理论,建立互联网用户参与网络百科编写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用户在网络百科系统中的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以及网络百科社区中的社会资本、评级制度和系统平台质量对其参与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网络百科全书与传统百科全书的比较中,分析了网络百科全书具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信息形态超媒体化、检索途径多、服务多元化、更新迅速、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低廉、稳定性不高等9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文Google和百度的排序方式与检索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大军  林明茵  叶赛 《现代情报》2005,25(3):87-89,92
中文Google和百度是大陆网民最常使用的两个中文搜索引擎,因此对其检索效率的比较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检索结果的排序是影响检索效率的关键因素。因为根据统计很多网络用户只有耐心看检索结果的前5页。本文在概括介绍目前搜索引擎采用的三种结果排序规则:地点和频率法、人气质量定律、自信心定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文Google和百度的排序技术。最后笔者通过检索实践得出结论,中文Google和百度各有所长,但是在检索效率上尤其是检索结果的有效性上,中文Google比百度要好。  相似文献   

12.
罗晓兰  李明 《现代情报》2017,37(1):100-105
网络免费可获取的学术资源是科研中重要的信息检索来源,其质量评价、分享传播模式和知识产权等在学界备受关注,但却鲜有从用户使用行为角度对网络免费学术资源分享进行研究。以国内常用的在线文档分享网站“百度文库”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问卷调查获取国内教学科研人员对百度文库的使用情况、对网络学术资源分享的版权意识、对网络免费分享的全文资源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数据,从用户使用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度文库不是用户主要的学术文献资源检索来源,网站的易用性和可获得性促使用户持续使用。用户对其提供的资源质量及版权问题诸多疑惑和担忧,但这并不影响用户继续使用百度文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从互动视角分析网络百科知识协同核心因素间的互动关系,揭示网络百科知识协同机理。[方法/过程] 基于协同进化理论分析了网络百科知识协同基本过程,提取知识协同的核心因素并构建了网络百科知识协同模型。以百度百科词条名侦探柯南为例,选取2007—2017年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群体规模、认知冲突和内容质量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此外,通过预测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群体规模、认知冲突和内容质量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具体而言,认知冲突和群体规模存在正向互动关系;认知冲突和内容质量同样存在正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跨入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出现,颠覆了以往的百科全书的创作模式,也给国际开放存取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针对2000年~2010年论文中引用维基百科的情况,对其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的统计分析,力图揭示维基百科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TAM的模型框架和相关文献,运用结构方程方法,探查了百度百科用户参与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兴趣动机和态度直接影响参与意向;求知动机、互惠动机和易用性感知通过其他变量间接影响参与意向;有用性感知既直接影响参与意向,又通过其他变量间接影响参与意向。各因素按对参与意向的总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兴趣动机、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求知动机、态度和互惠动机。  相似文献   

16.
<正>诞生于1768年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是现存最古老的英语百科全书。200多年来,该百科全书共修订了15次,出版了10多种外文版。然而,维基百科诞生后,这部以学术性强、权威性高著称的百科全书,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2012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停止纸质版印刷,时任出版社总裁乔治·高祖告诉记者:"《不列颠百科全书》与维基百科的体量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我们就做不到为每一个  相似文献   

17.
以维基百科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特色条目与条目深度及活跃用户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总结维基百科成功运作Wiki平台的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其借鉴启示应用于构建虚拟企业知识分享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翻阅、查找、研究本馆现藏日文百科事典,介绍了日文百科事典的概况、馆藏档次,并对不同档次的事典进行了分析介绍,力图能对日语学习者和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工具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并通过对互联网上的一种新型网络工具书——维基百科的介绍,比较了它与传统百科全书的不同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对工具书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维基百科作为一部资源共享的百科全书,质量和内容应该是关注的焦点.笔者围绕维基百科的质量问题,对其信息工作组织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维基百科社群对质量问题的认识,分析了维基百科的交流模式和工作组织对维基百科内容质量的影响,总结了维基百科质量保证的过程以及控制方式,丰富了开放协同环境中信息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