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化因素、社会因素。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有: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消除心理压力、培养社交能力、开设心理咨询课程等。  相似文献   

2.
谈竞赛性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心理训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运动训练实践,对竞赛性心理障碍原因的分析,采用了心理训练对策,特别是准备性竞赛心理训练对策,预防和消除了心理障碍的产生,培养了运动员最佳竞技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临场运动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对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校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占有重要的比例,女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轮滑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认为女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有:轮滑基础差;身体素质差;动作危险、难度大;教师水平低;男女混班等。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女大学生身体素质;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区别对待;对学生加强保护和帮助;帮助树立自信心;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等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4.
陆荣瑞  廖俊 《体育科技》2007,28(3):54-57
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障碍,是受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因素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的。社会和学校是主要因素,教师是直接因素。从心理障碍形成的机理分析,归根结底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下所致。适应能力低下易形成心理歪曲变形,在体育活动中,当遇到困难时,就会立即形成忧虑厌烦、易怒反感等心理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在身体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采用自然实验、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106名大学女生进行健美操运动干预。结果表明: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焦虑、社会攻击、性心理障碍产生直接效应;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共同中介效应不显著;身体锻炼通过主观幸福感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模型比较显著。结论:身体锻炼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身体锻炼的持续时间可以直接降低焦虑、性心理障碍,身体锻炼的强度可以直接降低社会攻击、性心理障碍;身体锻炼强度和持续时间分别通过主观幸福感对焦虑、社会攻击、性心理障碍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对“高原现象”的因素构成进行探索。其成因与身体素质、技能结构、心理障碍、训练方法等因素有关。同时,就运动训练过程高原现象的控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正国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620-620,F0003
青少年足球队员在日常间的训练中常有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焦虑不安或者消极厌球、暴躁、冲动等不良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主要来自小队员和教练员两大因素,通过合理治疗,对症下药,帮助队员清除障碍,创新教学方法,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取文献检索和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了优秀运动员竞技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竞技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探讨了排除竞技心理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大学生运动损伤及提高大学生运动兴趣,本文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证明,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44%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高校体育运动中加强对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卫生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对克服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具有积极作用。而教师如何把握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规律,准确诊断学生心理障碍的不同成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予以排除,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以及预防伤害事故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消除措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认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观因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状态焦虑水平和人格特征,教师的业务素质、动作技术难度和教学环境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客观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课堂氛围,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关于高师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尚乏定量资料.本文拟在调查的基础上,揭示体育专业学主 所存在的心理障碍具体表观,并通过对照研究,探讨其心理 障碍特性的成因.并力体育专业学主的心理卫生被育提出 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游泳教学中由于学生怕水等心理障碍 ,经常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学生产生这一心理障碍的原因 ,并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双红 《冰雪运动》2010,32(5):70-74
为系统研究单板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多数单板滑雪运动员在训练中均出现了心理疲劳现象。其中环境因素和训练因素是导致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而注意力疲劳、情绪不稳定则是心理疲劳的主要表现。为此,针对单板滑雪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包括科学训练、心理辅导和营养补充等应对措施,促使运动员恢复心理健康,从而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4.
心理障碍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可通过提高学生对体育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有效增强学生体质与身体素质、降低动作难度与转移兴趣、表率帮带的示范作用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心理 障碍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中的负性心理和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体育运动中由于人们认知的偏差,归因不合理,以及教学方法、组织、裁判等方面的不合理因素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体育活动会对参与本人、他人和社会产生负性心理影响。对体育运动中的负性心理和行为进行了归纳、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活动的主要负性心理和行为有:功利主义、负性心理暗示、厌学与运动成瘾、焦虑和紧张以及攻击性行为等5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比赛观察和文献查阅,发现并分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竞赛时普遍发生的心理现象,总结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竞赛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研究表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容易出现动机障碍、情绪障碍、激活障碍、攻击障碍这四种比赛障碍.因此,各排球教练员应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竞赛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并学会用科学的手段加以调节和改...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中女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单纯的研究身体素质、技术、体能等已远远不够。体育教学以身体素质和技巧训练为主要标志,学生在动态与静态的交替中进行身体各部分的练习,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危险性。因此,体育教学存在着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可能性。就女大学生而言,探索其在体育教学中心理障碍的成因、特点和类型,依据体育心理健康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避免或消除女大学生体育的心理障碍,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我院95~97级女生180名,各年级人…  相似文献   

18.
对初学者进行游泳教学时,他们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这些障碍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学习及掌握游泳技术与技能。而对于女生,由于其特定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产生的这种障碍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障碍,采用切实的方法及时地予以消除,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心理障碍经过认真诱导可以得到调节、控制,直到消除。在游泳教学过程,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心理障碍特征,进行分析、诱导、区别对待。这样可以培养她们注意、记忆、思维、感知、认识、情感能力,运用暗示与提示,保护与帮助,自我诱导等,这些都是消…  相似文献   

19.
高强度、单调重复的田径训练极易造成运动性心理疲劳,本研究针对学生在田径训练课上表现出训练欲望低、训练动机弱、易疲劳等主观感受,阐述心理疲劳的成因及恢复措施。以期对田径训练提供参考,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增强意志,减少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高校扩招、就业困难、观念冲突等方面的问题,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致使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导致学生自杀倾向的产生。在众多的心理障碍中强迫症是其中一种最为突出的障碍类型。目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挑战的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