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向峰先生是我国著各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学者,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收录在《向峰文集》中的所有成果代表了向峰先生迄今为止在学术研究上各个方面的造诣。很多研究者在研究其学术思想时,大多注意到了他在美学、文艺学上的突出贡献,但实际上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上的探索也是非常独特的。他在文学研究中不仅守护着自己一生所恪守着的文学功能论,同时更是在用自己的真情进行着二度创作,以使自己与文本对象达到合而为一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王向峰教授从事文学艺术研究50年,在文艺理论、文艺美学、文艺评论及诗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计发表论文与评论500余篇,自撰和主编著作30多部。2004年《(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荻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向峰文集》(六卷本)收录了他50年中撰写的大部筑文稿,从中可以看出一位精进有成的学者的治学精神与学术道路。为此,本刊特约几位专家撰写了有关《向峰文集》的文章,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根植于西方的阐释学传统,认为理解是读者视野对象化的过程,是个体期待视野和历史视野的融合。当读者期待视野和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过大时又会制约视野融合,读者也无法实现文本召唤结构的具体化。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翻译都是基于前理解的再创作。《神州集》是体现庞德诗学思想和审美体验的翻译试验,他通过移植和重构两种方式最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诗的灵魂——意象。《神州集》的翻译实现了诠释的循环,本质上体现了接受美学的旨归。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先生的散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初读先生的散就被其深深地触动,对化“历史”的感悟,对生命人格的思索,这都是触动我心灵之弦的原因。“真正意义上的散创作是创作人生经历与人生智慧的艺术体现,富有灵性和责任心的散作家总是将一生的生命感悟、审美灵性、人格智慧和化艺术全部展现给读”。余秋雨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极富创作灵性和和责任心的作家。从《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行无疆》都透出生命的气息和化的“历史”反思。“他的散具有很强的思想力度,丰厚的化内涵,深沉凝聚的历史感,熠熠闪光的哲理品格,劲健潇洒,汪洋恣肆的笔,开阔放达的大家风范。”他以一个化人的姿态,抒写着作家自己的性情与灵性,抒写着化的“历史”。他把现实与历史化溶于一体,在历史中追寻着明,反思着人生,以一个化人独有的心态。独有的方式抒写若作家自己心中的“化史”,解读着化的内蕴。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余秋雨是如何抒写他心中的化的“历史”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艺术品 ,《清明上河图》同样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 ,是主客观统一的“第二现实”。因而研究《清明上河图》不能一成不变地使用考据方法 ;只有坚持研究方法和模式的多样化 ,才能不断拓展研究领域 ,揭示其深刻的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山水的不同审美层次,窥探中国古典山水游记的审美境界,并试图解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这一核心议题。这一过程包括感悟自然山水的感性、品悟人文山水的知性及体悟精神山水的灵性。融感性、知性、灵性于一身是中国古典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审美教学应包含感悟、品悟、体悟,甚至是顿悟这一由感性到知性,最终达到精神愉悦的思维启迪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次与朋友讨论女性文学创作时,笔者曾说到,在中国当代女作家中特别喜欢张洁的创作,灵性、深刻而又大气。朋友听后,热情地向笔者推荐周志雄的《生存境遇的追问:张洁论》,并说这是近年来对张洁创作的研究相当全面和深入的一部专著。这无疑激起了笔者阅读的兴致。比较早的研究张洁创作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许文郁的论著《张洁的小说世界》及何火任编著的《张洁研究专集》,此后便很少看到对张洁创作研究的新专论(何著还不是专论,只是研究资料专集)。而张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是第一个两度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一个荣获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三项国家大奖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个具有鲜明乃至极端性别意识的女作家。其创作不论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还是对于中国女性文学发展都是意义重大。同时,张洁是一位创作勤奋的作家,一直笔耕不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又创作了《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1993年)、《无字》(2002年)、《知在》(2006年)、《灵魂是用来流浪的》(2009年)、《四只等着喂食的狗》(2010年)等内涵丰富、驳杂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未进入作家论研究视域,这不能不说是作家研究的一个遗憾。2012年出版的周志雄的《生存境遇的追问:张洁论》则对张洁创作做了相当全面而多方位的深入研究:从早期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一直到近期的《灵魂是用来流浪的》、《四只等着喂食的狗》等,从张洁的小说创作到散文创作,从整体创作发展脉络的梳理到具体作品内涵意蕴的阐释,从创作历史现场的重返到叙事艺术、心理化倾向、世界性视野及晚期风格等艺术特征的探讨等等,都做了相当扎实厚重的研究、阐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发现。论者还以自己激扬、灵动的创造个性和饱满、热情的研究情感进入张洁创作的艺术世界,与作家的精神体验、个性心理相遇合,实现了一种新的个性化的灵性创造。因此,周志雄的《生存境遇的追问:张洁论》是一部集论者艺术灵性与学术厚重于一体的作家论专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每一品内容及其审美特征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联系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传统,特别是唐诗的创作实际,研究了其所描绘的意境风格特色,以便更加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二十四诗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每一品内容及其审美特征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联系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传统,特别是唐诗的创作实际,研究了其所描绘的意境风格特色,以便更加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二十四诗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娇红记》作为元代艺术成就较高的文言小说,具有两个突出的审美倾向,即戏剧化审美与悲剧性审美,而这两种审美倾向均与当时成熟的戏曲艺术的滋养有直接关系。对《娇红记》审美倾向的考察,充分说明了元代戏曲繁荣对当时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小说创作对戏曲艺术给予了借鉴,同时也为研究戏曲艺术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体现了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马克思还阐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审美中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践达到的。  相似文献   

12.
《向峰文集》已出到六卷,洋洋洒洒三百六十万字,体大精深,不仅有学术论著,还有诗文作品。从中既可看到作者逻辑思维的超迈历程,又可以窥视作者心灵情感的逍遥游迹。在我们现实的学术教育界,既是理论成果卓著的学者,又是诗文作品成系统的诗人作家,是很难得之才。向峰先生是我的老师,他的主要著作一直是我的教本,有的甚至是枕边读物(如《古典抒情诗鉴赏》)。他的道德文章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他教书育人一丝不苟,读书写作锲而不舍。  相似文献   

13.
韩国古典小说集《金鳌新话》与中国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都是明代瞿佑所著《剪灯新话》这一共同文学源头影响之下产生的两部伟大作品。虽然这两部作品都借鉴了《剪灯新话》的创作形式——借鬼寄托,但它们在创作心理、作品主题思想、人物塑造、作品审美表现等方面却有着迥然不同的表现。这既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身份阶层文学家创作倾向的不同,也体现了文学作品创作的丰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美学范畴,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典文艺的鉴赏和创作,对于“风骨”的讨论和研究长期也来也为各代文论家所瞩目。本文尝试将“风骨”放在刘勰《文心雕龙》的具体语境中进行探讨,将其看作集审美要求和艺术实践于一体的流动性范畴,进而理解“风骨”内涵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美学范畴,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典文艺的鉴赏和创作,对于“风骨”的讨论和研究长期以来也为各代文论家所瞩目。本文尝试将“风骨”放在刘勰《文心雕龙》的具体语境中进行探讨,将其看作集审美要求和艺术实践于一体的流动性范畴,进而理解“风骨”内涵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生于十九世纪的西方移情说,强调的是在审美欣赏活动中,审美主体将感情移入客体,作对象化观照,从而使审美欣赏成为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从移情的基本含义来看,我国古代也有移情理论,但与西方相比,在研究倾向、研究对象以及内容上都有着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11,(13):72-72
张同吾,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国际诗人笔会秘书长。祖籍河北省乐亭县,生于哈尔滨.长于北京,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多年在高校中文系执教。1983年调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专事诗歌创作的宏观研究和诗歌评论.主要著作有诗评诗论集《诗的审美与技巧》《诗潮思考录》《诗的灿烂与忧伤》《沉思与梦想》《诗的本体与诗人素质》《枣树的意象和雨花的精魂》以及小说集《不只是相思》、小说评论集《小说艺术鉴赏》、诗集《听海》、散文集《哲学的白天与诗的夜晚》、随笔集《放牧灵魂》等.多次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一生创作词115阂,绝大部分作品是1905-1909年之间写成的。它们出版的情况是:《观堂集杯》眷24*长短句”23阂,《观堂集杯》的《营体词》且卷92闯(其末尾《闽是1910-1920年创作的)。这115闽除去后4阂,被冠以《人间词》名之,广为流传。“人间”释义王国维的诗词创作境界高绝,非常人所及。其词创作以《人间词》名之,仅这“人间”的称谓,就足见王国维的用心。当代学者陈鸿祥先生在其专著《王国维与文学护中指出在《人间调》111闽中,直用“人间”者33例。王国维惯用“人间”,实在与其词作的“往复幽咽,动摇人心”的基调相适…  相似文献   

19.
<正>孙犁新时期以来一直勤于笔耕,1979年以后,共计出版了《尺泽集》,《远道集》,《陋巷集》,《晚华集》,《芸斋小说》等不下十本创作集,这些创作集呈现出与其前期作品不同的风貌,显示了孙犁创作的新阶段.本文试从深层思想及情感内蕴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方成培《雷峰塔》传奇是白蛇故事世代累积的集大成之作,其下场集唐诗自成特色,涉及72位诗人、96首诗作。本文以方本《雷峰塔》传奇为切入点,初步探讨学界研究相对薄弱的集唐诗,并深入发掘方成培《雷峰塔》下场集唐诗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