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达本位课程观下的阅读教学,不是通过听说读写来理解课文,而是通过课文来培育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借助“一主两翼”的课程模式实施教学。“一主两翼”课程模式的实施,主要是借“阅读”这一平台,以“表达”为指向,以言语模块为形式进行有效推进:嫁接生活---实现词语为我所用的功能;从表达的角度来阅读---实现阅读理解表达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知识---实现知识指导实践的功能;开辟读写室---实现情境中表达自我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严重不适应语文教育的需求 ,认为过去那种培养通用型人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以往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通用课程外加几门教育类课程的观念和模式 ,也应彻底改变。阐明了以培养语文教育素养为核心的三个层次、五个板块的新课程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3.
当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学技能往往成为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语文教师要取得语文教学的成功,就要获得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文化(或文学)素养功底,具备过硬的基本教学技能,如,组织教学的技能,设计教学目标的技能,教授与提问的技能等。由于语文科是言语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那么,培养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技能是由于不断练习而自动化的动作方式”。①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不能通过一两堂课就获得的,技能却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因此,这里就…  相似文献   

4.
文学“元理论”,即文学学科理论,是一门以文学研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学反恩性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文学专业适当地开设文学“元理论”课程,可以优化文学课的课程结构,提高各门文学课的教学效率,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文学能力的发展。开设文学“元理论”课程,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模式:其一,在原有各门文学课课程之外,开设独立的文学“元理论”课程;其二,在原有每门文学课程中增补文学“元理论”的内容;其三,在作品选读课中增加反思性的内容,并进而与写作课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离不开一系列基本理念的指引,七八年实践之后的回顾,能帮助人们进一步厘清对这些基本理念的认识.从汉语词源与语文特性分析,语文素养的提法比语文能力更加精准;强调语文实践就是强调言语实践,言语实践是提升言语能力的最重要路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提法,注重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事实,更加切近教育本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对八十年代以来过分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纠偏.  相似文献   

6.
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言语表达的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感悟文本和言语表达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语文学科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其实也是提升其言语的表达能力;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又能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更加敏锐。当学生真正领悟文章的精神,走进文本,与人物、与作者、与文本对话,那么言语表达将从“仿其形”走向“传其神”,学生的表达将更加灵动。如何在感悟文本中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大学文学院的课程改革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折射出我国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现行的课程模式所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需要。为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高师的课程改革必须先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该以培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目标,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来进行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潘新和先生在评述黎锦熙母语教育思想时,未能将黎锦熙所说的“国文”和“语文”区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人文教育.潘先生的这种思想在当今我国母语教育界极具代表性.忽视不同内容价值取向的差异,一味笼而统之地去建构所谓的“语文乌托邦”,只能让师生在教学中顾此失彼.深化母语课程改革应进一步细分学科:语文科培养实用语文能力,文学科培养审美能力,国学文化科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分科教学可以为“心意乌托邦”的构建找到合适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简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几类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仍然囿于综合大学模式 ,缺乏师范个性 ,难以满足 2 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为新世纪培养和造就精于从事高素质教育的语文师资 ,就必须坚持高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 ,在对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的基础上 ,开发作为中学语文学科主体之一的“文章类”课程、开发将语文学科基础性学术成果转化为语文教育应用性成果的“中介类”课程、开发体现师范教育专业化方向的“教育教学类”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语文新课改对新型语文师资的培养需求,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根据语文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课程目标应体现“三维目标”要求;课程结构应根据新型语文师资的专业素养要求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应联系生活和学生的实际;课程实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程评价应注重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语文教学轴心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中小学语文科从以“语文”为教学及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学科中区分出来,明确它是培养母语言语交际能力的学科,便为语文科的教学与研究找到了它自身的逻辑起点,进而明确语文科要遵循汉语文的特殊规律.要遵循言语交际的基本规律,还要遵循言语习得与发展的规律,这样便确定了语文科的基础与方向,为语文科的科学化找到了起点,也就能大体上明确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可以说是当代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共识。然而人们在重视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却淡化乃至忽视了语文知识的教学。殊不知,课程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没有了知识,也就无所谓课程。何况能力不是平空产生的。能力源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或许是认识到了这一点,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对语文知识的重视。该套教材包括5册必修课本,它们均设有“梳理探究”模块。这一模块共包含15个专题,他们“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介绍写作教学进行时的课程观,具体阐述了“微写作”课程的建设构想以及实践。“微写作”课程是一个因学定教、教学相长的课程体系,采用“课内教学”和“课后百字”并轨同行的建制模式。确保教学能促进儿童写作能力发展,能提升儿童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开始,语文教育历经百年艰难探索,迎来又一轮新的课程改革。回头审视语文教育走过的不平坦道路,留下印迹最深的还是前人对语文课程范式的追寻探求。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中后期,人们一直致力于构建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并通过政府高度重视的汉语、文学分科改革试验,从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两方面建立起比较清晰的学科知识体系,逐步形成“知识——传授”的课程实施范式。之后,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强调要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基本训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相似文献   

15.
当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学技能往往成为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语文教师要取得语文教学的成功,就要获得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文学素养功底,具备过硬的基本教学技能。由于语文科是言语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那么培养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技能是由于不断练习而自动化的动作形式。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不能通  相似文献   

16.
陆颖 《教育探索》2012,(5):155-159
“以输出为核心”的文学翻译课程模式应用描述翻译研究理论,围绕翻译输出,多板块多语种系统组织教学、调配师资,让学生具备比较文学视野下创造性翻译文学作品的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波士顿大学的这一课程模式能为我国文学翻译教学改革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技能"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设置的二门主干必修课程。这二门课程主体研究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的原理与方法,探寻语文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方法。以这二门课程为一个轴心向外辐射,建构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课程群。课程群是在一定的学科基础和相关理论支撑下建构的。课程群的结构呈现出由内圈和外圈组合而成的"二主八辅"态势。课程群的建构产生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少教多学”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之前的知识讲解 模式,重视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探索的兴趣,强化学 生的自学意识以及能力,对课程教育结构进行优化,促使知识 教育效果实现更好的提升。语文教师在构建高中课堂时可以 运用“少教多学”策略整体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给学生更多 的探索空间,促使学生能对课程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运 用。本文主要分析高中语文教师借助“少教多学”理念提升学 科教育的积极意义,探索教师激活教学氛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浅谈"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亦称为集群式模块课程,简称为“KH模式”。这一课程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已逐渐趋于完善,如何重新选择和构建课程模式,通过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教育目标,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离不开一系列基本理念的指引,七八年实践之后的回顾,能帮助人们进一步厘清对这些基本理念的认识。从汉语词源与语文特性分析,语文素养的提法比语文能力更加精准;强调语文实践就是强调言语实践,言语实践是提升言语能力的最重要路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提法,注重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事实,更加切近教育本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对八十年代以来过分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纠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