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青年只想吃好、穿好、玩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但大多数青年,还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他们为了祖国的强盛,个人的成长,勤奋刻苦,自强不息。最近笔者走访了两年来曾荣获兵团及自治区十几家新闻单位优秀通讯员称号的一六四团场新闻干事薛斌同志,深感他就是这方面突出的一个。薛斌1984年任一六四团场通讯干事。他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重,暗暗下定了“打铁先得自身硬,通讯战线当尖兵”的决心。为使自己采写的稿件能真正起到鼓舞和激励的作用,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  相似文献   

2.
前年三月初,领导上要我担任通讯报道工作。这一下我可发愁了。我,一个会计,要去搞通讯报道,真是不敢想象。平平常常的事,平平常常的人,写什么,写谁呢?正在我犹豫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把我的命运与新闻工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一次,生产科的老王让我捎信给一车间,要他们加紧把刚  相似文献   

3.
王赟 《青年记者》2007,(9):34-34
1983年出生的我,作为记者,马上就要走过四个年头,回头望望,每次采访都是一场较量,跟自己的较量。 2005年9月,济南几个主要路段都在大规模改造,大批的民工在太阳炙烤的柏油路上赶工期,他们有的已经70多岁,有的刚结婚1个月,对于记者,他们有防备心理,回答问题很敷衍。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九八一年由河南省宝丰县入伍的,一九八三年三月从守备一连调到团政治处担任报道员。几年来,我在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执著追求和辛勤劳动,在新闻报道方面取得了一些  相似文献   

5.
有人把好的新闻线索比作“金矿”,难以寻觅,我也有同感。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只要注意观察、思考,处处留心,“金矿”还是可以找到的。留心,路边捉“活鱼”  相似文献   

6.
李忠法,一位自学成才的军旅摄影家。他凭着对摄影艺术的痴迷和挚爱,不懈地追求和探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025年来,他拍摄了大量的新闻和艺术照片,先后在军内外40多家报刊发表2000多幅,另有100多幅被收入军内外出版的画册。他的摄影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经常参加国家和军队的摄影比赛和展览,曾多次获奖。两家国家级摄影协会相继吸收他为会员。大凡事业的成功者,都能从其生活履历中搜寻到预示性的记忆。50年代中期的一天,5岁的李忠法随母亲到10余里外的小镇,惶惶然端坐在耀眼的灯光下,照了平…  相似文献   

7.
有位名记者说过,好新闻是脚板底下跑出来的。兰州军区某团战士解开平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好稿而不怕吃苦的报道员。在连队就喜欢新闻的解开平,1996年5月在《人民军队》报上发表了一个豆腐块后,有幸被团新闻干事看准把他调到政治处当报道员。到报道组后,小解为不负领导的厚望,一心想早出成绩。便整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停地写,几乎一天写一篇,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寄出去的稿子,竟然在报纸上一个字也没见到。他失望了,认为自己不是搞新闻的料。新闻干事看出小解的心思后,便指着他那些没刊用的稿件底稿语重心长地说:“不是你文字基…  相似文献   

8.
三十出头,不高微胖,怎么看都像一位庄稼汉的他,却是一位远近有名的“笔杆子”。打开他珍藏的剪报本就会清楚地看到,里面既有5000字的工作通讯,又有二三百字的“豆腐块”、“萝卜条”;既有发表在报纸上的消息、通讯、言论又有发表在刊物上的杂谈、侧记。这个新闻战线上的多面手,就是沈阳军区二0六医院政治处宣传干事石权山。俗话说:“蚕只有吃饱了桑叶,方能吐出闪光的丝来。”一个报道员只有掌握了丰富的新闻写作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品。1989年,从小喜欢写作的石权山,凭着在家时发表过的几篇散文,新兵刚下连就被政治处…  相似文献   

9.
盲文的起源与发展 从现在可见的文献资料看,盲文的出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种形态的变迁:第一种盲文是雕刻在木板上凸起的拉丁字母,仅供盲人摸读;第二种盲文在外形上采用了拉丁字母的某些部分,用较大的铅字字母或大头针在软垫上扎出字线,或用厚纸直接压印出字母.  相似文献   

10.
盲文出版物——中国出版业的盲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000:1,这是我国盲人总数与人均拥有盲文出版物种类的比例,也许你会感到吃惊,但这的确是事实。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900万视力残疾者,占全世界4500万盲人总数的1/5左右,就绝对数而言,中国盲人数已超过诸如丹麦、芬兰或挪威等国家人口,而且据有关专家估计,每年还将有45万中国人失明。自从160年前法国人布莱尔发明了以6个圆点的凸凹来表达的盲文,并由西方传教士在上世纪末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盲文出版事业发展极为缓慢。目前中国惟一的一家以出版盲文书刊、盲人有声读物为主业的综合性国家级专业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担负着…  相似文献   

11.
王晓 《现代出版》2015,(2):73-74
中国盲文出版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末期的发轫阶段,西方新教传教士将西方铅印技术引入中国,他们为了传教目的兴办盲童学校,并开创了盲文出版;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盲文出版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说起张树森,在军队的报刊上经常能见到他的大名。他担任某集团军报道组组长4年来,该集团军连续4年被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连年被《解放军报》社和军区评为优秀特约通讯员、最佳作者,连年立功受奖──这些与他满腔热情投身于新闻事业是分不开的。情洒基层结硕果热爱基层、深入基层,是张树森采写新闻稿件的“法宝”。自他爱上新闻工作就养成厂常下基层蹲点的习惯。他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基层度过的。他的女儿琳琳,打小就晓得有一个来去匆匆的爸爸,在不在家已习以为常。他下连队蹲点与连队干部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促膝…  相似文献   

13.
光脚板的年代已经过去;“老八板”的年代也正在成为历史。绚丽的生活观念刺激了服装行业的大发展,制鞋业与其同步赶了上来。需求的强力刺激,市场的空前繁荣,行业的空前膨胀,使生产者们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1988年,北京制鞋业大发展,然而又无可掩饰: 数家工厂行将破产;数家工厂已经倒闭;数家工厂被人吞并。无数双脚板并不因此而怜惜鞋业生产者的艰难,选择的条件愈加苛刻。信息如潮水般  相似文献   

14.
提起席选民,在省内外报刊经常见到他的大名,他负责银川矿务局宣传报道工作,该局连年被《陕西日报》等新闻单位评为新闻报道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连续四次被《陕西日报》、顺川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有24篇稿件在全国各类报刊获奖c在煤城铜川,人们称席选民是活跃在本市新闻战线上的一位出色的新闻人物。铜川矿务局是~个衰老矿区.职工生活困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注目的焦点,许多新闻单位的记者都不愿涉足铜川局的问题,一是因为阴暗面太多,怕写出去把握不好新闻导向,引火烧身,二是衰老矿井,对国家贡献少,新闻素材少。可席选民却常年累…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中国现有各类型失明人士 877万。而作为全国惟一的盲文出版社, 在为盲文读者服务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1994年10月,中国盲文出版社在盲文图书发行部的基础上创办了盲文图书馆, 在国内开展盲文图书免费借阅工作。经过十一年的发展,目前,馆内现有可借阅图书1000多种,5万多册;馆藏图书603 种,1165册;另有部分国外赠送的图书和期刊约100种,500余册。个人参加借阅的失明人士3000多人,集体参加借阅的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之初,盲文出版事业是一片空白。旧社会歧视盲人,对他们的文化教育工作不重视。全国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才设有盲校,且多为外国传教士所办,先后培养出来的学生总共还不到一千人。全国没有统一的盲文,当时流行的“心目克明”盲字,是以南京地方话为基础的,此外还有粤语盲字和福州盲字。全国也没有盲文出版机构,盲生学习的课本,是靠老师报读、盲生自己手抄的。课外读物更难,全国仅有的一份盲文期刊《启明月刊》,是由受美资津贴的“中国盲民协会”雇盲人手抄的。这种刊物每月才万把字,只向学校团体发行几十册。  相似文献   

17.
18.
(-)“我叫海海建,于新闻的”,某高炮旅新闻干事梅海建总是这样介绍自己。初识梅海建,一点都看不出报道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灵气,相处一段时间,他身上的“新闻细胞”才逐渐显山露水:采访风风火火,写稿坦坦荡荡,上稿笑逐颜开……再看看几大本厚厚的刊稿剪贴本和一拽荣誉证书,心中明白:梅海建,的确是干新闻的。1991年冬,梅海建离开江北水乡,来到某高炮旅。火热的军营生活、纯洁的战友深情,使梅海建对新闻写作心动手痒。不久,济南市4所小学的近百名学生到部队开展“夏令营”活动,他竟洋洋洒洒地写了数千字的“通讯”,鼓起勇气…  相似文献   

19.
他作为一名军队基层干部的确很普通,但在全军新闻队伍中他的名字却很响亮。他就是陕西省榆林军分区政治部宣保科长思治权。 思治权原是一名后勤干部,1992年从作战部队调入榆林军分区时,由于新闻干事缺编,军分区的新闻工作已在省军区当了几年“副班长”。分区领导见他文字功底不错,就让他临时负责新闻工作。让后勤干部搞报道,这对思治权来说,犹如赶鸭子上架。但他并没有知难而退,在如饥似渴地学习新闻业务知识的同时,他还经常到榆林日报社拜师学艺,从“豆腐块”开始,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1996年,军队参与国家“八七”扶…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襄樊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黄道弘,在17年的新闻生涯中,走出了一条令新闻界同行瞠目结舌的路——一条学者型记者之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大学》副主编陈瑞苗受主编们之托,出差途径襄樊时专门去看他;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新闻教授方汉奇说,在地方报中出黄道弘这样一个学者型记者,少见;当黄道弘出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前所长商恺眼前时,他竟然不敢相信黄道弘还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黄道弘走出来了,他坚信:只要攀登,山总在脚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