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浙江日报》上的杂文《可怕的糊涂》荣获报纸副刊作品3等奖。这是一篇杂文式评论,它是报刊文体的一种,兼有新闻与文学的特征,介于文学与言论之间,具有文 学和政论两种体裁的特点,是一种边缘体裁,既包含文艺的因素,又包含政论的因素,是“诗与政论的结合”(唐韬语),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它的形式包括杂感、杂谈、杂议、杂论、随笔等。它常以社会现  相似文献   

2.
我在先前说过,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从思维形态上说,它是杂文作家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矛盾运动,交叉融合的精神产物,是兼有文艺和政论双重体式的一种特殊的文体,是一种“脚踏两只船”的独特的文学样式。那么,杂文政论性的特色是什么呢? 这首先应当从思维形态上来加以考察。杂文的政论性,主要是逻辑思维的产物。它常常在提炼杂文主题,制约杂文结构上发挥其优势。杂文的主题,和其它文学作品的主题一样,是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思想和观点,是理性的判断。它犹如人之灵魂,乃一身之主;犹如军之将帅,要统领兵  相似文献   

3.
杂文和时评的不同点,我觉得大体说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文体不同。 时评在体裁上属于言论。又因它为“时”而著,因“时”而评,借助新闻事件发感慨,所以它属于新闻评论,是新闻家族里的成员。 杂文,不仅内容“杂”,古今中外,天地宇宙,均可入体;就其创作整体而不是就某一篇来看,杂文的形式也很“杂”:既有“外壳”上和时评相类似、但写法不尽相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杂文一般都采取夹叙夹议的形式。边叙边议,叙述一段,再议论一段,议论一段,再回过头来叙述一段。夹叙夹议,议中有叙,叙中有议。叙述,就是形象思维。讲一件事,绘声绘色,具体描写,就具有形象性。议论,就是逻辑思维。讲道理,有分析,有综合,有推理,有判断,就具有逻辑性。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个大的概念。杂文的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杂文不难写,只要掌握好“三段论式”就是了.这里所指的三段论式,大抵是开头引出一个可资生发的由头作“兴”;然后撷取报章杂志上某些相应的材料加以印证,过渡到发挥和议论部分;最后用点睛之笔带出几句警策总其成.于是功德圆满,大作告成.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如果杂文真有程式,那就不是战斗的杂文,而是杂谈八股了.内容决定形式,杂文利似匕首,快如投枪,具有短小、泼辣、犀利和明快的特点,正是内容与形式统一的体现,是因为杂文的特点在于“杂”.这个“杂”,除了要求题材广泛,内容的“杂”而外,当然也要求形式的“杂”:短小精悍,还要不拘一  相似文献   

6.
杂文的杂交     
杂文之杂,不只表现于内容的包罗万象,文体的“名号多品”,还表现在广泛的杂交上。它是一种十分活跃的文学体裁,不只有纵的开发,还有横的渗透,一切别的文艺样式,它都可以“兼并”过来,纳入自己的版图。举凡小说的形象性,诗歌的抒情性,评论的逻辑性,它都“引进”,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同化改造,分别给它们打上“杂”字的标记。杂交,是杂文优势的表现,唯“杂”才能广采博取,唯交才能诞生新的品种。杂文应当也有可能在杂交中丰富和发展自己。它与小说、诗歌、评论的杂交,我们已作过扼要介绍,下面侧重谈谈它与相声、漫画、寓言的杂交。与相声的杂交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把杂文比作刺猬,以为它满身长刺,除了针砭时弊,别无作用。其实杂文既针砭又歌颂,既革故又鼎新,既激浊又扬清,担负着双重的任务。歌颂性杂文,电不象有些人所说,随着新时代的出现而诞生。“五四”以前,文言杂文中,就有不少歌颂性杂文。韩愈的名篇《杂  相似文献   

8.
杂文是文艺性评论,形象的说法是“诗加政论”(瞿秋白语)。缘此便想到“诗之六义”。如果不嫌附会,杂文似可作同样的概括。亦曰:“风雅颂赋比兴”。 一 杂文姓“杂”而性“辣”。杂文的特点在于“杂”,不仅意味着题材的杂,而且笔法形式也杂。有杂,才有异彩纷呈;有杂,才有不同的格调;有杂,才有一片生机;有杂,才有无穷的创造和这种变化万千的美好世界。所以杂文是文学,属于“美文”中的一种。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就特地提出过,“杂文侵入高尚的文学楼台”。无愧于厕身作家之林的杂文大家,可谓“岐王宅里寻常见”。但是“杂文不辣,味同嚼蜡”,辣体现其功能和性格。因此有位知名的杂文名家认为“杂文是四川菜”。为什么?恐怕是由于杂文带刺者居多罢。讽刺总有辣味,这是我国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9.
孙乘同志是杂坛老将。六十年代初,他的脍炙人口的《“火车头”与“老黄牛”》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摘抄在日记里,对王杰的成长进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这段杂坛佳话,曾被广为传颂。1984年10月,徐乘奉调至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执教之后,在继续进行杂文创作的同时,有感于杂文创作在思想解放的春风吹荡之下再度勃兴而杂文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的现状,开始潜心研究杂文理论,孜孜矻矻,焚膏继晷,坚持不懈,终有大成。当我们于羊年之春读到这本洋洋十八万字的理论专著《杂文学》时,它已作为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杂文课的教案了。中华民族的杂文源远流长,它兴盛于二十世纪二  相似文献   

10.
杂文作者不是玩弄雕虫小技的文字匠。不少文章“杂”味不足,并非由于文字上的毛糙,而是与作者缺乏素养有关。所以,学写杂文者,平时应刻苦磨炼,从多方面增强自己的素养。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些人误认为写杂文可以引经据典,闭门造车。其实杂文是开放在生活常青树上的花朵,它几乎触及生活的所有方面,没有生活便无杂文可言。因此作者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到生活中去捕捉题材。生活是个复杂的矛盾体,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相互交错作用。作者  相似文献   

11.
探讨杂文的基本特征,确切地把握这一文学体裁的思维特征和艺术特点,对于掌握它的创作规律和艺术技巧,是非常有益的。否则,便可能陷入盲目,无法有效地做好创作准备,顺利地进入写作过程。对于杂文基本特征的认识,历来存在着分歧。有人说,杂文的特点就是“杂”。有人说,其特点“是以讽刺的笔法对于时弊的攻击”。有人依据毛泽东同志的片断语言,说杂文的特点是“冷嘲热讽,隐晦曲折”.  相似文献   

12.
夺得“金牌”的《新闻改革反思随笔》,用杂文笔法写理论文章,这个新的尝试是成功的。全文分五个小标题,各自论述了新闻理论论争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实际上是五篇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带理论色彩的杂文。行文尖锐泼辣,思辨性、批判性、可读性兼而有之,全篇虽长达15,000字,一气读完而不觉其长。“党性人民性谁高大”一节,是新闻界论争的一个大问题,也仅以3000字了之,透辟地剖析了“党性包括人民性,又高于人民性”的道理,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又如“透明度的再透明”一节,多角  相似文献   

13.
杂文小言论是融思想性与文艺性为一体的言论体裁,是一种带有散文味的“杂文”。它既不同于文艺评论,与政论文章也有区别,因而在标题制作上既要有文学性又要有说理性。我在拟写此类言论标题时主要采取了以下十种方法。一、谐音法如“公仆”与“供菩”两者是谐音,但两者的概念却有本质的区别。现在往往用“公仆”比喻国家公务人员特别是那些领导  相似文献   

14.
最近 ,上海作家朱亚夫先生推出新著杂文随笔集《杂坛徜徉录》。这次收进《杂坛徜徉录》中的百余篇文章 ,分为四辑 :“世象百态”是关注人生、评说世象的文字 ;“书生意气”大多是沉湎书斋、埋首书案的随笔和漫话 ;“鲁迅研究”则是研读鲁迅杂文的札记 ;“杂坛寻踪”是对杂文名家的专访。四个部分有议有叙 ,有评有访 ,是作者徜徉杂坛的感悟 ,潜心杂文的心得 ,其特色正如冯英子先生在本书序中所说 ,“我读毕全文 ,觉得亚夫同志的文章 ,很有一点赵超构讲的精神 ,立论虽严于斧钺 ,而存心则与人为善 ,看似怒目的金刚 ,而实质是低眉的菩萨 ,很得一…  相似文献   

15.
杂文属文学一类,但是由于它的灵活性,知人论世,有感而发,又每每触及时事,故而不仅在报纸副刊和文艺杂志上刊登,而且有时在新闻版面和综合性的杂志里也常见到标明“杂文”的短论。于是报纸编辑也聊备一格,和它认“亲”了。其实,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杂文都不与新闻体裁沾边。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杂文是文学的一个品种,遣词造句十分讲究,但它的语言与诗歌、小说、戏剧的语言并不完全一样,根据这一文体“杂”、“文”、“小”三个特点,其语言自有不同于其他文体作品的特色. 杂文内容“杂”,篇幅“小”,这就要求它的语  相似文献   

17.
杂文创作说来话长,容我陆续成篇,慢慢道来。这次且说“三题”。一曰:什么是“杂文”? 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不过,我们不去说古典杂文、文言杂文,只来讲现代杂文,白话杂文。现代杂文的奠基者是鲁迅先生。他说:“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但如编年,那就只能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起,于是  相似文献   

18.
“杂”与“碎”说起“副刊”,人们往往将它与“文艺”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不错,副刊的采稿选稿范围,大抵出不了文学和艺术的圈子,但它又有别于一般“纯文学”的期刊,甚至也有别于某些报纸的“文学作品”专版的“文艺周刊”之类。譬如说,文艺副刊的“杂”和“碎”就是它的显著的特点,而这在一般“文学作品”专版中就不作此种要求。正确地理解并合理地调配副刊的这种“杂”和“碎”不仅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把报纸文艺副刊作品称为“新闻文艺”,意谓是新闻与文艺结合的产物。报纸副刊杂文也不另外,其新闻的敏锐与文艺的美感二者缺一不可。 杂文,作为倍受现今报纸副刊青睐的一种文体,虽说是古亦有之,但只有在“五四”新文学革命后,由于创作和理论研究的繁荣,其独立的美学品格和文体特征才逐渐明晰起来。在众多的对杂文文体特征的界定中,瞿秋白将杂文视作“文艺性的论文”的观点,因其对杂文文体特征准确的把握和简洁的表述而为人们普遍接受。1933年,瞿秋白在署名何凝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写道:“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为鲁迅先生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阜利通——feuilleton)的代名词……” 对于报纸副刊来说,瞿秋白这一论断更是鲜明地揭示出副刊杂文兼具新闻敏感与文艺美感的特征。笔者认为,党报副刊杂文要达到新闻性和文艺性的有机结合,必须做到敏感、分寸感和美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先解题——本文副题中的“两结合”,指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者相结合。七年前,一个出版过自己杂文集的某杂文刊物编辑,在某地参加高等学校的自学考试中,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考题:杂文的定义答案:杂文是文艺性的评论批分:0 这位杂文编辑兼杂文作者的答案,为什么得了“0”分呢?因为,阅卷的标准答案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他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样,所以就吃了个“大鸭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