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学年的开始,意味着新一届大四同学又将面临求职择业这一人生的重要抉择。应届毕业生应如何面对就业呢?笔者以为,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是就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一、把握“就业行情” 所谓“就业行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政策“行情”。如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包分配,大学生要进人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自主择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自由就业”,不是想到哪儿就去哪儿,而是要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国家对教育部所属院校、各部委所属院校、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你…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学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也由国家指令性分配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和逐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制度改革。由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滞后,毕业生的价值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存在偏差,产生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趋势,针对具体情况,加强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调适他们的择业期望值。  相似文献   

3.
李莉 《考试周刊》2011,(38):191-192
择业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择业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目前大学生职业心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高师生择业现状入手,分析高师生择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增强高师生职业效能感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保义 《江苏高教》2000,(1):116-1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已由国家“统分统配”转变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随着人事制度、招生就业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改革师范就业机制,让师范毕业生走向市场已成为必然。 1.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师范生就业市场化提供政策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已由昔日国家“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转变为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落实就业单位”。通过几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包统分”政策的年代,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自主性受到较大限制。如今,伴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政策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遵循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处  相似文献   

6.
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从业”的就业模式已为大中专毕业生普遍接受。要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中获得理想的职业,大中专毕业生必须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把握就业形势;客观评价自己,创新就业观念;确定择业目标,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双向选择”新的就业机制的全面推行,大中专毕业生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有了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力,日益完善的就业政策和用人机制,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择业环境,但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就业形势,毕业生们在这场亲身经历的改革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择业心态,面对新形势,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针对毕业生的择业特点和当前就业形势,做好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事关人事制度改革进程和社会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中期高校毕业生由“双向选择”迅速向“自主择业”转变,除少数由国家分配外,多数自己择业。这是我国高校就业制度适应市场要求所作的重大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在当前乃至未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岗位趋减,大学生自主择业出现较大困难的情况下,显得仍然不够。如果说由“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是一个重大进步的话,那么现在这种转变还要更加深入,那就是由“自主择业”向“自主创业”的第二次转变。 实现由“自主择业”向“自主创业”的转变,首先要求大学生自身必须尽早做好一系列的创业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将从过去实行国家统包统分制度,过渡到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制度。“文物鉴定与书画装裱”专业,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与信息学系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利用自身的师资及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优势,于1999年开办的一个新高职专业。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自1999年招收的新高职生开始,就业方式“将实行学校推荐、自主择业的制度”①。这意味着“文物鉴定与书画装裱”新高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将主要按照上述的就业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最近召开的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个观念、这个政策、这个要求,适合于社会上所有求职择业者,更适合全国即将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更需要转变观念,抓住国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大好时机,在积极应聘社会上各种职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自主创业,使自己由普通的劳动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者。为此,我们策划了这组话题,供大中专毕业生们在择业、创业中思考、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初探李光敏重庆交通学院1进行就业指导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产物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原来实行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正在被“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所取代,且终将实行“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调整与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燕 《天中学刊》2003,18(1):122-12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分走向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按需选人,量材用人”成为各用人单位的基本原则。由于机构精减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就业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毕业生能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合理把握就业期望值,并积极投入到自主择业的行列中去。然而也有不少毕业生面对陌生复杂的人才市场准备不周,信心不足,无所适从,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和观念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加…  相似文献   

13.
国家“包分制度”被“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取代使得以往就业工作中,直接分配毕业生的辅导员也变成了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牵针引线的一中介。由此,辅导员应因时俱变,把握双方特征,有的放矢,用政策去把关,用爱心去搭桥,用高质量的服务去拉动人才市场,用高度的责任感去组织每个活动,方能发挥自己的有效作用,完成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直都是接收毕业生的主力军,也是国家人才扶持的重点对象。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满足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曾有过“指令性计划”、“国有大中型企业保证性计划”、“毕业生到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鼓励政策”等系列保障措施,到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曾一度是政府和大中专院校关注的热点。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毕业生自主择业政策的实际,山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已逐步被毕业生所冷落,他们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呼声此起彼伏的今天,却出现接收毕业生…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众多的大学生已将择业与学业、论文并列为三大任务。他们有着怎样的择业心态呢? 国家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实行“双向选择”,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建立新型的竞争机制。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走出“象牙塔”的竞争。如今,在一些新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如:全国推行的机构改革,普遍实行减  相似文献   

16.
择业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同时,择业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因为心理是人活动的天然动因和必然伴随物,择业心理会影响到择业的行为和结果。所以,在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政策的形势下,要求大学毕业生能够主动转  相似文献   

17.
毕业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如何应聘?这是学生尤其高年级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看法.1 走出择业心理困惑当前,不少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误区,如择业观念滞后、期望值过高和短视等。帮助学生走出这些误区,对于他们毕业后的正确择业意义重大.1.1 转变择业观念由国家安排分配,是传统体制下学生就业的一种常规做法.然而,我国“九五”期间就业指导方针发生变化,就业不再以国家安排为主,学生毕业后是双向选择,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就业.这意味着:(1) 学生从此告别计划分配,失去“铁饭碗”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始终围绕着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才的需要而稳步发展。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我们积极培育以高校为基础,以地区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调整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浅谈激发高师生积极主动参与“两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张少杰李伟明“两课”,指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两课”教师与高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高师生是内因,是主体,“两课”教师是外因,起主导作用。在“两课...  相似文献   

20.
一、就业难的表现 (一)就业方式变化 从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看,经历了两个时期,90年代前的国家统包配方式与90年代的国家分配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相结合方式,而且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已占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择业方式就应运而生,取而代之。这种方式从其运行上看,就业选择更能反映大学毕业生的个体意愿,更倾向于一种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更有利于人才市场的全面开放和人力资源的流动,但不容讳言,这种方式从其就业程序、就业选择、就业速度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