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百个教师教同一篇课文会有一百种课堂情景,这是语文课多姿多彩的一面。它是符合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是师生在不同教学背景下生成不同课程内容的必然反映,是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应有状态。但是,无论课堂怎样多姿多彩,语文课毕竟要成为语文课。有一些课曾经红极一时,后来饱受诟病,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一味追求新鲜的同时,忽视了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的决定性作用,把语文课上得不像语文课了。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师  相似文献   

2.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融进每个教学工作者的头脑,并实践于教学实践中.这原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现象,貌似实践了某种教学理念,实则一与之背道而行.在我所听到的也正是自己所上的课中出现的"热闹的课堂问答"就有这种问题存在. 请看镜头一:教师亲切自然,学生也仿佛情绪高昂.教师娓娓地向学生发问:"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呀?""课文一共有几段啊?……"教师的问题似乎很多,学生也确实做到了人人参与,而且回答的声音也往往极其响亮,整个课堂十分热闹,师生双边关系仿佛处理得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成为可能。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师"满堂灌"的模式,形成了"课下知识学习、课上知识内化"的模式,这一模式将课堂重新交还给师生,给了师生更大的自主性。将"翻转课堂"的应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将会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78):45-46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文解读"存在教学重点模糊化、文本解读不恰当、解读方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应对策略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前充分预设,突出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对话,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地关注课堂上的教学进程,关注师生的精彩互动,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但是对于课前学生对文本的预习却不够重视,甚至完全忽略不计。如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教师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个个绝妙的"导课"环节,假设学生完全不了解课文,要努力把他们引入到课文的语言环境之中。于是,教师层层剥茧,环环相扣,完美地展示了教学过程。作为公开教学,需要推介完整课的教学,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在平时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本人尝试采用诗句来小结课文。做法是,在课堂小结时,由师生将课文内容小结成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小诗。可一课一首,可一课数首。可教师总结,亦可师生共创,学生独作。总之,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历史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但传统课堂里很难看到真正的"对话",教师骨子里的权威意识,学生潜意识中的敬畏感,使师生远离了情感的交融与互通,也使我们的课堂远离了对话。新课程实施后,如何进行有效的课  相似文献   

8.
一师送教至村小,执教的是<安塞腰鼓>,设计流程不错,课堂上师生互动对话流畅.在教者的激情演绎之下,学生走进了课文情境,感受到了课文趣旨.无可厚非,这节课上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9.
一师送教至村小,执教的是《安塞腰鼓》,设计流程不错,课堂上师生互动对话流畅。在教者的激情演绎之下,学生走进了课文情境,感受到了课文趣旨。无可厚非,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不过,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还是有一点瑕疵。《安塞腰鼓》第六自然段以短句的形  相似文献   

10.
选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估活动中的一节部级优课,利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对课堂教学行为做频数分析和矩阵分析,了解课堂氛围、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言语、师生问答、技术使用及动态特征曲线等情况。研究发现:在这一节部级优课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效果良好;课堂教学气氛融洽,师生之间情感深厚;教师注重鼓励学生,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有所提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启示教师在提升智慧课堂教学质量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时,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资源;合理安排教学设计,注重师生之间教学交互;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1.
"教材只是个例子",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篇课文继而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同类问题,需要教师反复研读教材,深入发掘这篇课文独一无二的价值,即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问题。主问题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提炼,也可以是对作者写作方法的聚焦。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了推进"学讲"课堂,我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虽是独立备课,我和同事对《夹竹桃》一课进行了大同小异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闻美娟 《广西教育》2014,(25):71-72
正为构建"倾听、串联、反刍"的教师教学行为,实现"活动(作业)、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分享表达"的课堂学习形式,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场所,我校开展了语文教师磨课研讨活动,针对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补充。其中,苏教版语文第五册课文《蒲公英》由汤小燕老师执教。汤小燕老师在第一次执教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读准字音"和"读通句子"上,让学生在学生字、读课文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其主要教学环节如下。【《蒲公英》第一次执教的教学片段】一、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一)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你对蒲公英有多少了解。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4,(A4):52-53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享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和经验缺乏,自主学习时会对课文的理解产生偏差甚至错误的认识。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引到正确的轨道,那么不但教学脱离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出现课堂"意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因为课堂是师生、生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师生之间知识、情感不断碰撞、整合、调适的场所,教师再完美的预设也可能出现变化。作者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时,就遇到突发的教学意外,于是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采取得当的措施,变"被动"为"主动",化"意外"为"必然",让这些"意外"成为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讲读课是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课型,讲读环节也是单元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师生共同较为细致地研讨一篇或两篇课文.这一课型更应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效果让人欣喜.下面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为例,谈谈教学设计及实施中的要点. 1 功夫在诗外--课前师生共同丰富学习资源 当前很多教学改革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所要学习的课文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以让学生"打有准备之仗".前置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查找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原来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把资料查找好了在课堂上读给学生听,这是一种"灌输",并且教师查到的资料不一定准确也不一定丰富.  相似文献   

16.
<正>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共鸣的过程。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出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气氛时,学生就能很快地进入课文的"角色",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质疑问难,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越上越爱上,教学效果显著。我们也看到另一种课,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无精打采,师生仿佛隔一堵墙,一堂课很难熬下去,教学效果当然就无从谈起。因此,如何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全体学生积极、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7,(10)
毋庸讳言,上好语文课,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是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心愿。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上好语文课呢?依本人愚见:一、师生充分利用课前时间,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语文课文的前提俗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上好语文课,首先教师自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地关注课堂上的教学进程,关注师生的精彩互动,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但是对于课前学生对文本的预习却不够重视,甚至完全忽略不计. 如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教师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个个绝妙的"导课"环节,假设学生完全不了解课文,要努力把他们引入到课文的语言环境之中.于是,教师层层剥茧,环环相扣,完美地展示了教学过程.作为公开教学,需要推介完整课的教学,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忽略学生课前的预习,不重视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是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语文学习应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自主学习过程,二是交流学习过程.这两个过程互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严琼 《班主任》2014,(1):58-58
正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这类现象: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在教师的预设之内,教师无以作答时,往往会以"课后老师查了资料再告诉你们"或者"同学们课后查查资料,我们下节课再讨论"等为托词遮掩过去;结束本节课时,有的教师会号召学生课后开展某项活动,或者以"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欣赏课文""欢迎你们来我家乡做客,到时我当导游"等作为结束语。诚然,教师这样设计是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与下堂课教学内容做  相似文献   

20.
蒲洁清 《人民教育》2012,(Z2):37-39
孟照彬教授说:"课堂上,教师能否成功地交出主动权,就决定了这节课是新课型还是传统课型。"作为一名参与有效教育实验的教师,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交出主动权?怎样才算真正交出主动权?在交出主动权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改进。第一次实践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呼兰河传》的教学案例。课堂框架描述:第一环节,从播放歌曲《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