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小学教学研究》2012,(4):43-44,46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要具备初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可见.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它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基于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和识字量较少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凤忠 《成才之路》2012,(10):46-46
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改重要组成部分。解决问题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新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3.
刘存善 《甘肃教育》2009,(18):47-47
一、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主题图的能力 与传统教材相比较,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大多是以图画式、对话式为主,这无疑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因为有趣的图片和可爱的人物形象极容易分散和转移小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很容易被一些形式化的非本质因素所吸引。所以,培养学生观察主题图的能力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主题图的方法.或从右到左、从左到右,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与学段目标,并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可见,“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目标。就“问题解决”的课程目标而言,具体的要求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创新意识等。  相似文献   

5.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可见.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解决问题教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师通过数学课堂这个主渠道.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才能实现。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田奇述 《辽宁教育》2014,(11):52-53
正基于"问题解决"的"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子课题。说到"解决问题",大多会联想到"应用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解决问题"就是"应用题"的改称。其实,"解决问题"比"应用题"所涉及的对象、内容更广,无论在课程目标、内容广度、教材编排、呈现形式、解决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本文探究的是"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概念的界定,"问题解决"目标内涵和"解决问题"内容特点,以及基于"问题解决"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解决问题"是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里所提到的问题不是那种仅仅通过"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强调对不同个人智力的挑战,是因人而异的,概括起来是指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面临的、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直接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中的解决问题和问题解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解决问题是具体的解题操作,问题解决意指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答、探索和研究,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共性的解题方法解题思想等,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让云娟 《考试周刊》2011,(86):76-77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数学问题置于对话式的语言、生活化的生动情境之中.融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使应用题充满生命活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扬弃”,让“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呢?下面我结合二下“解决问题”的教学谈谈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新增的独立单元内容。关于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在目标体系中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2.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大方面,它是联系数学与实际的一个通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与传统教学方法——画图法进行整合,形成思维图表,试着把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思考用图表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培育思维能力和形成思维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徐斌 《福建教育》2007,(11):40-43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解决问题活动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应对“解决问题”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本文试从《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相关目标出发,联系当前“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通过几个教学案例,分析“解决问题”教学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决”,指那些不能用现成直接步骤解决的,通常是对人们智慧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包括一些非常规的数学问题和创新应用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问题解决”设计教学过程,利用课堂和课外阵地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应用题是数学课程广泛应用的一种题型,它立足于实际,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展现出来,主旨是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然而,历来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题琐碎而繁多,极易引发学生的数学枯燥感,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将应用题转化为问题解决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师在当前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着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新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的基础上,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将知识与现实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自己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以“问题解决”教学的内涵为切入点,重点对“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把"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总体目标,注重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力图使数学知识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注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起,欧美各国开始倡导“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模式,自此以后一段时间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数学教育界越来越重视的课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之一;同时要求数学课程需要“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而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以来,过去大量的应用题不再以单元集中编排的方式出现,而是结合各领域知识的教学进行分散编排,并且把过去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把“解决问题”从原来的内容领域上升为课程目标。而今,修改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又将课程目标中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这给我们教学带来新的启示。笔者以为,小学阶段的问题解决在总复习时要突出把握以下四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分析关系,明思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因为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