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袁芬 《伊犁教育》2005,(3):17-18
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主要通过化学实验、化学语言、课外实验、对学生的信任等方式来激发兴趣。创造心理情境,培养意志。树立信心来培养。  相似文献   

2.
马松柏 《教师》2010,(20):52-5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一个人是否成才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非智力因素,传授知识要点,激发学生探寻数学世界奥秘的强烈愿望和好奇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吕岩 《成才之路》2010,(24):15-15
学习兴趣是诸多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问题。实践告诉我们,它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直接关系。浓厚的兴趣是积极的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因此,优化教学过程必须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融为一体,以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不断提高学习水平的教学目的。多年来。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有效地开展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一个人是否成才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非智力因素,传授知识要点,激发学生探寻数学世界奥秘的强烈愿望和好奇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周军 《华章》2012,(35)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从端正学生学习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利用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广泛采用各种各样的专门练习,设置完成练习的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利用多变的教学手段和组织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得到发展,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开发非智力和获取众多信息的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从(1)如何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提高思维;(3)诱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学习动机,注意讲练结合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方面阐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及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要的心理结构。非智力因素包括理想、动机、兴趣、意志、情绪、自信心等方面,是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质量。该文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影响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中的动机、兴趣、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完成中职语文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应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来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一、调动非智力因素,创设课堂心理氛围 非智力因素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为此,在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心理要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乐于接受并消化学习内容的心理基础,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支柱,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具有普遍的影响.目前列提高中等生的英语学习成绩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困惑与误区,大多数教师采取的做法是从中等生的智力因素着手,给他们进行课后补习、加大作业量、延长在校学习  相似文献   

11.
李克娜 《考试周刊》2010,(22):184-185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注意力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诸多因素组成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基础之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调动学生认识、智力因素的积极性,而且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非认识、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而且只有当后者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之后,前者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林红霞 《广西教育》2009,(35):33-33
情感是教学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情感的培养不容忽视。而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情感性。事实证明,在课堂上采用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为提高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并非这些学生都是智力低下,往往是由于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智力因素,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非智力因素,进而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对此结合数学课的特点和规律,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非智力因素对职业中专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了非智力因素及其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认为非智力因素在职业中专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提供学习动力、提供内在潜能、融洽师生关系、培养适应能力等作用。提出《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教材设置的改进与革新、组织教法的运用与创新等途径来实现,旨在为职业中专学校体育教师真正全面实施新课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对学生学习心理的一种分析,指的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如个人个性心理中的动机、兴趣、习惯等意向因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有两类活动形态贯彻始终;一是智力因素启《动认知活动;二是非智力因素激发认知动力的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其他条件等同的前提下,A=F(I N),其中A代表成功,F代表关系函数,I代表智力因素,N代表非智力因素。从这个公式中不难看出,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见,教学在重视智力开发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初中政治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情商是相对于智商而提出来的,是非智力因素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而当代的教育往往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忽视了情商在教学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知识都是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积极发展数学教学和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包括教师教学心理和学生写作心理两方面的内容。要改变当前作文教学难的现状,就要从学生写作心理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同时,教师也要调整自己以宽容、欣赏的心态引导学生写作。这样通过教与学的和谐,可以改观作文教学费力多、收效微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云 《青海师专学报》2004,24(5):112-113
现代心理学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情况、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都会对学生体育技术的掌握、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产生影响.要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的身体情况、智力因素,也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加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体育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娟 《考试周刊》2012,(4):85-86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非智力因素对听力学习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优化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听力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机.从整体上提高听力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周祥 《中学生物学》2001,17(6):45-46
本从生物学科的角度出发,初步论述了如何利用生物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以及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心理和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