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修道,修人之所以为人之道。在用真情营造的教育中,才会有人性。教师有了信仰的支撑,才会去热爱学生,去主动增长智慧,才会对教育充满热爱,才会自觉地完成自我的终身教育,成为一个清醒的觉悟者,在对众生怀着的大爱与悲悯中奠定一种高贵的气质。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信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高校信仰教育受到了多元化宗教信仰的冲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教育,丰富高校信仰教育教学内容,深化高校信仰教育的教学改革,是提高我国高校信仰教育有效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校读者协会是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团体,是连接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平台。并且高校读者协会能够对图书馆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但目前,高校读者协会属于自发组织,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为此,要从管理制度的完善,激发学生的主观性以及从团队内部出发来确保高校读者协会长效运行机制的构建,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的选择和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社区教育的核心问题,又是社区教育研究的难点.依据适应性、比较性、整体性原则,探讨我国社区教育未来运行机制体系构建,并对这一体系进行操作分析,以期对社区教育的后续发展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主体对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大学所具有的信仰意义以及高校德育的信仰内涵决定了高校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信仰教育,在其现实性上,也决定了高校德育应将信仰教育作为其时代主题。高校德育要走出“信仰危机”和实效性差的低谷,必须进一步强化科学的信仰教育,突显信仰教育的主体性价值,实现理性化教育与情感性教育的互动通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抵制西方颜色革命、塑造大学生精神家园、承载历史责任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然使命。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而青少年的体质却在连续下降.针对此种情况我国政府提出了在全国各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然而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影响,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该构建社会支持监督机制、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家庭协调配合机制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9.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是人们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坚定信奉和敬仰,进而建构起来的内蕴于个体精神世界深处的特定情感体验和价值诉求.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一是领导重视,切实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认识;二是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理论教育;三是成立马克思主义原著研读小组,形成教、学、研互动;四是切实发挥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认为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未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是由于以下原因:信仰教育价值认识不足;灌输教育与社会多元化矛盾;科学理想信念理论阐述滞后等。在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觉醒并试图寻找满足的特定历史时期,必须建构信仰教育体系,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地位;在多元比较和鉴别中,促进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确立信仰追求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项需要信仰的事业,教师教育信仰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以及对教育教学价值的信服和尊崇。一般而言,知识在教师教育信仰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引导和促进作用。不同知识观的知识内涵和特征对教师教育信仰的形成塑造和影响程度及方式必将有异。为此,本文从知识观演变,深入分析和阐释知识对教师教育信仰形成的作用,提出促进教师教育信仰建构的主要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阐释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导向机制、激励机制、运作方式和评估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德育中信仰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内在所具有的信仰都会成为他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他遵守道德规范的必然依据,也是他内心道德观念的实质核心。强调内在于德性的信仰对于人的道德行为的作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大力倡导和科学解读科学社会主义信仰,以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4.
刘剑 《文教资料》2010,(1):228-229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机制.以其特有的认同、整合、劝导等价值功能,构筑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坚强堡垒,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信仰涉及政治信仰、科学信仰、人生信仰、人格信仰、制度信仰、宗教信仰等。当今大学或缺乏信仰,故丢弃诚信、崇拜权钱、追求功利、信奉"关系"、学术造假、道德沦丧、斯文扫地。大学作为国家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要出人才、出队伍、出思想,须将"求真求实、创新开拓、诚信善行、公平正义、法治天下"视为宗旨,把信仰及道德纳入目标导向机制、动力激励机制、规范与创新机制、环境保障机制,将政治底线、学术底线、组织底线、人格底线等纳入质量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许成功老师在《江苏教育研究》201 0年第1 1期撰文阐述了教育需要信仰这一命题。一个教师,有信仰就有精神家园,有家园就能安身立命,就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能全神贯注,一以贯之,就能忘我,就能献身,就能实现自我,走向永恒。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才会保持理性意义上的清醒,清除那些欲望的干扰,以一种谨慎的态度行走于世俗的生活中,以一种自觉和警醒小心翼翼地对待各种诱惑,从而达到一种慎独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空前变革的年代,高校研究生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会随着新知识、新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广西三所驻邕高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容乐观,在对原因进行系统地分析下,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信仰并不是来源于个人的真实感受,而是来源于外在因素的建构,尤其是取决于所接受信息的多寡。因此,从人类历史上看,传媒在信仰建构中有着突出作用,其特点直接决定了信仰的特征,而在传媒时代,信仰的建构呈现明显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和未来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文章针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提出了有效对策,以期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的时代趋向以及网络化的社会背景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未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而是陷入了困境。归因起来,主要在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冲击;高校教育对象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校教育机制的短板与瓶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条件下网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