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群众史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在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群众运动及其规律、群众路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群众史观、前苏联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史观以及群众史观在中国的发展三个主要发展时期.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与时俱进,特别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党群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金良 《云南教育》2014,(19):43-43
怎么做人?如何为官?要把群众放在哪里?近日,阅读习近平同志的《之江新语》,深受教育、颇有启发,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最真切的体会是:做一名好干部,心中要有群众,常怀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4.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鲍威尔等人英雄史观的思想根源和认识论根源,阐发了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科学地解决了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群众创造历史的途径和动力等问题。群众史观确立了唯物史观的物质基础,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群众史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在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群众运动及其规律、群众路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相似文献   

6.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鲍威尔哲学思想的批判,首次提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初具雏形。随着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得以真正形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7.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中的两大基本支柱之一。揭示马克思群众史观思想形成过程的四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阐发的群众史观思想的具体内容及体现的论证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群众史观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群众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创造性的运用与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基本原理的深刻认识,通过引证中国在革命和社会主义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问题,充分论证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运用与发展的科学性,以期为我党党群关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实现独立和富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二代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各具时代特色的群众史现,成功地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毛泽东,邓小平群众史观的哲学出发点和目标归宿是一致的。科教兴国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对毛泽东、邓小平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在坚持群众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提出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要求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了群众史观.只有科学认识以人为本和群众史观的内在统一性和高度一致性,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以人为本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增强贯彻和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12.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中对人的认识都囿于对抽象人性的探讨,因而对人的研究不可能形成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总结和继承以往关于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的解答了人的问题并为人类的解放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时期的特权官僚制度是苏联覆亡的原因之一,已成学界的共识。然而梳理斯大林的原著发现,他的大量著述遵循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强调走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领袖与群众、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以及执政党必坚持走群众路线等多方面阐述了他的思想。然而现实实践不仅脱离了群众路线,而且官僚特权制度固化,个人崇拜盛行,这种实践的异化及其原因令人深思,值得探究,对今天的执政党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历史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产生与存在的根源、演化过程及其消亡规律的观点.宗教的产生有自然、社会和认识论以及其它复杂的根源;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仍有存在的根源;宗教演化是有自身规律的,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消灭宗教,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一切共产党人建党执政的首要观点。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江泽民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出了新表述。主要表现在:党要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以人民群众为本,抛弃一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不良习气;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新论断,发展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今天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吕雉一直被视为恶魔,但也有为她翻案的言论。文章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吕雉》中的恶魔型女性——吕雉和天使型女性——戚夫人,从而探察作者李健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7.
本全面梳理了甲骨“降”和“陟”的语义和用法,粗略显示了甲骨一对反义词的发展演变,并由此排除甲骨卜辞的一些疑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时代理论,"新时代"重大判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新飞跃。这一具有科学性的重大判断是基于中国内外部条件的"变与不变"提出的,"三大维度"是"新时代"重大判断的宏观视角。"新时代"重大判断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科学性继承和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把费尔巴哈作为批判的对象,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展中"从前的哲学信仰"阶段的结束和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提纲>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立足于人类现实生活,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问题,阐述了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一些基本的原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蒋廷黻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家的重要代表,在抗战初期,他积极拥护国民党一党专政,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集中体现了他的两大历史观。第一,通过评论近代中华民族救国救民族的历程,阐述了他要求中国学习西方,尽快走向近代化的近代化观。第二,通过对满清政府外交的评述,说明弱国如何开展外交。本文主要从近代化观与外交观来论述其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