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批评的教育基础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 ,是社会对教育的批评 ,是现代社会中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形态。教育批评的盛行有其深刻的教育基础 ,表现为教育的世俗化、终身教育的提出与发展、教育的个人意义的变化以及教育的无能与无奈等  相似文献   

2.
教育批评的盛行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 ,从教育社会学角度观之 ,教育批评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形态。本文分析了教育批评的认识功能、动力功能、民主化功能等正功能 ,也简要分析了教育批评的一些负功能 ,并对如何回应教育批评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关注度的不断升温,对教育的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多。教育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但我国现阶段呈现的教育批评却存在着种种误区,如教育责任的失衡,对教育过高的期望,忽视教育功能的有限性和教育理想与教育实践的差距,等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关注度的不断升温,对教育的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多。教育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但我国现阶段呈现的教育批评却存在着种种误区,如教育责任的失衡,对教育过高的期望,忽视教育功能的有限性和教育理想与教育实践的差距,等等。  相似文献   

5.
姜广平 《师道》2002,(10):26-27
对于中国的教育而言,我认为应该有更入微的深入到内部的清醒的批评。中国目前的教育批评尚没能形成这种独特而深刻的批评。毋庸置疑,中国教育发展到今天是有点让人悲哀的。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物质欲望随着物质的无限度发展,人们的灵魂逐渐被物质性的东西所充斥。而今教育的目标都是着重于培训劳动大军,包括科学家、技术员、专家和社会管理者等高知识层次的劳动者。这样的教育,忽略了人的心灵需求、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等领域的东西。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教育并不缺少人文知识但缺少人文精神的培养。人们在角逐利益时就会不受…  相似文献   

6.
教育批评作为教育和社会的一种具体互动形态,对教育创新具有诸多积极功能,这一点使其成为教育创新的一种推动力量;同时教育批评也可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对当前盛行的教育批评要从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本在阐述了终身教育、职业教育两大潮流与制度的勃兴与发展之后,着重论述了二与国家现代化(包括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现代化)的社会基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虽未建立,但实施环境会计的基础已然形成。环境会计的实施有其理论基础,包括环境经济学的补偿理论、环境价值理论、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理论、传统会计基础理论。也有其一定的社会基础,即环境意识的增强、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及国外环境会计实施的借鉴等。这些均为环境会计研究得以持续开展及企业实施环境会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及保障。  相似文献   

9.
教育批评的功能与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批评的盛行几年出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从教育社会学角度观之,教育批评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形态。本分析了教育批评的认识功能、动力功能、民主化功能等正功能,也简要分析了教育批评的一些负功能,并对如何回应教育批评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讲的“教育批评”是指“现代社会中日渐兴盛起来的,以对教育的不满、议论、闲话、指责和批判等为存在形态的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社会竞争(包括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特别是人与人之间)日益激烈。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教育被喻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被赋予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实现我国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随着教育地位的提升,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现实中教育的不如人意,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评论教育的队伍。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传统理论与方法,社会学批评在中外文论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对文学事实的多维认知和理解,形成多种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理论范式。文化研究思潮的兴盛,文学观念的更新,使得文学社会学批评重新受到重视,并有复兴之势。有关文学本质、文化表征等固有议题,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12.
李政涛 《教育研究》2012,(3):4-11,34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一把教育的尺度来衡量,并以此作为判断当前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尺之一。教育尺度的引入将改变研究思路,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改变研究问题,拓展研究视野;改变研究立场,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教育尺度"视域中的"教育基础"涉及人口、教育机构、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政府领导与管理教育事业的方式等。"在中国"研究"教育基础"更能凸显"中国自觉",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教育尺度的形成与运用提供"中国参照系"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相关研究表明:社会变迁与教育变革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变革对社会变迁具有功能性作用;社会变迁对教育变革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的形成既体现在错综复杂的理论研究之中,也体现在产生诸多理论的社会现实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教育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符号标志,因为其特有的公正性和制度性,容易得到社会认同。然而,我们的教育体系一直只是通过终端选拔(即选拔接受高等教育)从农村筛选出少部分的人,使他们实现社会流动而进入城市,而淘汰下来的众多人仍然留在农村。这种农村人才的掠夺性开发和利用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数量供给充裕的农村劳动力大军往往与较低的文化素质相伴随。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农村社会流动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课程专家埃利奥特·艾斯纳开创性地将艺术美学领域中的鉴赏与评论概念引入课程评价领域,提出了教育鉴赏与教育评论的评价模式。以质性探究为特征的教育鉴赏与教育评论模式主张课程评价回归生活世界、课程评价范围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强调对教育动态过程的把握,其根本旨趣在于促进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6.
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要搞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必须切实加强中央政府的统筹、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教育机构的大力参与,建立健全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教育目的说的讨论是正当的吗 (一)"教育目的"的语言学误用及其澄清 在教育研究中,不仅问题意识的萌发是重要的,而且问题的提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当它被准确地提出时,对它的解答才是可能的;如果它在表述上就是错误的,其结果是不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会把关于它的讨论引导到完全错误的道路上去.当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提出"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他们实际已经踏上了错误的思想之路.  相似文献   

18.
公立高等学校作为全人类创造知识、传播知识、推动民族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及其社会发展的基地,它的主体定位历来都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之一。在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中公立高等学校却被赋予不同的主体地位,定位的不同使自治权的权限模糊,所以应当以教育法体系的社会法定位,以公立高等学校追求目的,以确立为社会法的主体必要性为视角来确立公立高等学校主体性质,从社会法的角度对公立高等学校的主体进行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病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形式。根据教育病理学观点,针对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浪费、教育冲突、教育滞后和教育差别等问题,指出存在这些问题的病因既有观念的影响,又有体制的制约;既有社会环境因素,又有学校和学生自身因素。提出了必须通过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健全体制机制、提高社会适应性,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健康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理性的讨论,教育批评是一种效率不高的交流教育问题的方式,极容易导致被批评者受到伤害,也不能带来问题的解决。最常见的教育批评要么前提假设存在问题,要么对问题原因的指向模糊。但是教育批评现象又必然会存在,回避其存在,或者希望把教育批评变成理性的、没有缺点的教育讨论的想法都是不可行的,所以作为必然会存在一种概念的批评,批评者、身处教育中的被批评者都存在一些问题。既然这样,就不能把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世界,而且要区别教育公共问题与专业问题,以减少教育批评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