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曼     
黎曼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从小酷爱数学,6岁时就表现出数学天才,但清贫一直困扰着黎曼,有时一家甚至陷入对口粮都需要算计的地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黎曼仍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研究之中。并获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就.他对阿贝尔积分和阿贝尔函数的研究,开创了现代代数的先河;他首创用复解析函数研究数论问题,开创了现代意义的解析数论;他对超几何级数的研究,推动了数学物理的微分方程理论的发展.随着研究成果的问世,黎曼在数学界的学术声望迅速提高.他受到许多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赞扬,获得了一个科学家可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2.
3.
4.
黎曼的故事     
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数学英雄卡牌》中黑桃A上的德国大数学家——波恩哈德·黎曼。由于英年早逝,黎曼生前公开发表的论文不多,除了博士论文之外只有10篇,但每篇论文都是划时代的大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在各种数学家排行榜中,他总是处在前10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熊庆来     
《中学教与学》2003,(6):14-14
熊庆来 ( 1 893~ 1 96 9) ,云南弥勒人。中国数学家。解放前 ,曾任东南大学 (现南京大学 )和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云南大学校长。建国后 ,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他多年从事亚纯函数方面的研究 ,建立了在国际上著称为熊氏无穷级数以及一系列重要不等式。他的重要论文多次为国内外数学家所引用或被推广了其中的结果。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数学教育家 ,对我国数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熊庆来著有《关于亚纯函数及其代数体函数 ,奈望林纳的一个定理的推广》一书 ,并出版在国际上著名的丛书《数学科学纪念文集》之中。…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首先给出黎曼Zeta函数在实数域上的几个性质.其次,介绍了黎曼Zeta函数在复平面上的积分表示.最后,阐述了黎曼猜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10.
11.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17(1):F0002-F0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黎曼面上的黎曼边值问题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是研究Riemann面上的Riemann边值问题:讨论一般(紧和非紧)黎曼面上的向量值、矩阵值和Hopf代数值解析边值问题,利用这些结果处理Alain Connes重整化理论,把它们化为奇异积分方程,并利用已有的奇异积分数值方法的技巧实现数值计算。然后把这些工作用于引力场论,其重点是对应曲面为非紧情形的真空静态轴对称Einstein方程的求解。  相似文献   

12.
解析函数是复变函数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在这里给出了五个函数解析的充要条件,还推导出函数解析的另一个充要条件,并探讨出Cauchy-Riemann方程另外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复变量的形式依次给出了一个函数为解析函数、共轭解析函数和复调和函数的充要条件,从而说明解析函数与共轭解析函数是相互“对称”的,而复共轭调和函数是解析函数与共轭解析函数分别关于变量z与-↑z的原函数.  相似文献   

14.
15.
黎曼--勒贝格引理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的目的是将在黎曼可积情形的黎曼-勒贝格引理推广到L^2空间。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3日,蜚声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与世长辞.享年93岁.南开大学校园内.烛光闪烁,纸鹤低垂,寄托着人们对大师的景仰和怀念.陈省身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是陈省身使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他也因此成为惟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陈省身谦虚地说:“我的微薄贡献是帮助建立了中国人的科学自信心.”陈省身一生中创办了3个数学研究所,在他的周围群贤毕至,人才辈出.著名数学家阿蒂亚说:“陈省身总是乐于帮助年轻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晚年,他的数学事业在中国,直到2000年回母校南开大学定居,为把我国建设成数学大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陈省身一直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对数学普及不遗余力.2002年,本刊在北京与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中国数学会等共同举办“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陈省身应邀参加,并欣然题词“数学好玩”.陈省身的一生,辐射着人格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芒.本刊近期专辟“纪念陈省身专栏”,表达我们对大师的敬仰和感谢,并在追思中走进大师给我们留下的宝库.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电教》2003,(10):40-40
陈景润(1933~1966),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8.
19.
20.
张广厚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的一个矿工家庭里。一家七口人,全靠父亲一人的收入来维持,因而家境非常贫寒。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张广厚小时候就到矿上当矿工,因而没有时间好好读书。考初中时,由于数学不及格,没有被录取。但他并不灰心,又到“童工补习班”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