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武汉强 《家教指南》2007,(4):110-114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祭文形式多样,反映了敦煌中古社会的习俗风尚,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民俗资料;还保存了一些不见于传统文献记载的文章体式,使我们得见中古下层祭文形式的丰富多样,对研究我国中古时期的历史、宗教、文学、民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传世的文人案头之作不同,敦煌祭文是中古之世在佛教思想影响下的民间应用文,它直接用于祭祀活动.从其性质、用途、特点上来看,有它自身的特征,而不应该把它归于愿文.  相似文献   

2.
我们班教学备用的录音机又被几个好事的男生弄坏,不能再用了。对这类屡禁屡犯的违纪行为如何进行教育才更有实效,我冥思苦想。对,终于有了计谋。第二天早自修课,我将预先拟好的“祭文”抄在黑板上,提议全体肃立朗读“祭文”———录音机,命运不祥,生于2002年9月2日,近日不幸遇难,享年0.33岁。录音机的一生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一生。语文课上,它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我们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英语课上,它用清晰标准的领读把我们引入一个特有的语言环境中;音乐课上,它反复播放青春之歌,让我们陶醉在欢愉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3.
祭郑经文     
文体范本之八:祭文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在我国很早就被广泛运用在祈祷雨晴、驱逐邪魅、祈求福降、哀悼死亡等方面,而以哀悼亡逝者为主。祭文在写法上具  相似文献   

4.
周俊海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04-105
李商隐是晚唐骈文高手,其祭文和他的诗歌一样形式华美,意思精密,情高婉转,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其祭文创作中,李商隐将自己对亲人的伤逝之情结合自己的身世遭遇,运用铺排、渲染、变换句式及白描等手法勾勒出来,展示了其祭文华丽、凄美的一面,对后世祭文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袁枚的《祭妹文》所以成为祭文中的是珍品,就在于它摈弃一般祭文中那种矫饰、谀扬的假大空通病,语出肺腑,哀惋率真。它以“看来字字皆是血”般的描述、叙说,表达了一种痛断肝肠,悲怆欲绝的不寻常的兄妹之情。这些“前人之述备矣”,笔者不敢再言。本文只想对文中某些违背常情俗理的言辞、细节小作分析、探讨,谈谈其为情造文,以文传情,情思幽蕴,从而更见真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袁枚的《祭妹文》所以成为祭文中的珍品,就在于它摈弃一般祭文中那种矫饰、谀扬的假大空通病,语出肺腑,哀惋率真。它以“看来字字皆是血”般的描述、叙说,表达了一种痛断肝肠,悲怆欲绝的不寻常的兄妹之情。本文只想对文中某些违背常情俗理的言辞、细节小作分析、探讨,谈谈其为情造文,以文传情,情思幽蕴,从而更见真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杰出散文家韩愈祭他亡侄十二郎的一篇祭文,这篇文章是古代祭文的名篇。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序》说:“祭文者,祭奠亲友之辞也。古之祭祀,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也。”祭文由于所祭的对象不同,有的主要在于称项死者,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推崇韩愈,文章写作也多拟韩文。在祭文创作过程中,欧阳修常循韩愈祭文之步骤法度,将韩愈文中重叹唱、用偶、发诘问等特点悉数运用到自己的祭文创作中。欧阳修也并非一味地摹拟韩文,他始终秉持着扬弃的态度来学习和摹拟韩文,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范式。相对而言,欧阳修祭文的散文化程度高于韩愈,唱叹力度也远大于韩愈。欧阳修祭文讲究平易叙事,简记逝者大节,对于韩愈祭文中的繁琐叙事、奇崛用语,一尽弃改。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欧阳修受尹洙“简而有法”古文创作风格的影响;二是欧阳修有自己独特的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9.
祭文,是一种文体名。通常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但也有例外,如陶渊明的《自祭文》就是。一般来说,祭文涉及人的生死,涉及亲情、友情或同志之情,具有悲悼情怀和浓厚的生命意识。往往集描写、叙事、说明、抒情、议论于一体,且议论中融注深厚的  相似文献   

10.
被古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自唐代以来传诵不衰的抒情散文《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祭奠他的亡侄韩老成而写的。以琐细的家庭往事和平凡的生老病死为内容的祭文,《祭十二郎文》决不是仅有的。那末,它为什么被人称为祭文中的“绝调”呢?“绝调”之说,我们当然不应同声附和。不过古人对它评价如此之高,却很值得我们深思,有必要对这一类文章,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八○三年)秋冬写的。这篇祭文,追述了韩愈与十二郎自幼及长多年相依为命的可悲身世,伤叹十二郎的天折与自己日益憔悴衰老的可哀境况,叙写十二郎死讯传报的经过,以及十二郎的善后处置、自己的后半生将如何度过,等等,“意只是平平”(《古文观止》评语)的内容。初读此文,如同古代多数哀祭文一样,除了伤感悲凉之外,从中很难找到比较深刻的社会内容。但是,如果联系到此前韩  相似文献   

11.
韩愈革新碑志祭文文体,其百余碑志祭文中,人物“一人一样”,行文“篇篇不同,达到绝妙之境界。其惊人的文学成就,突破了历来碑志祭文文体成规旧例,为文富于变化,写法不拘一格,在我国古代众多同类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韩愈革新碑志祭文文体,其百余碑志祭文中,人物"一人一样",行文"篇篇不同,达到绝妙之境界.其惊人的文学成就,突破了历来碑志祭文文体成规旧例,为文富于变化,写法不拘一格,在我国古代众多同类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正>《祭妹文》是袁枚痛悼他的三妹素文的不幸遭遇,怀念往日兄妹间深笃情意的一篇抒情性祭文。祭文是对死者表示崇敬和怀念的一种文体,一般着重叙述死者的功业,由于一般的祭文往往是应和礼仪的需要,作者也就虚应故事,作番无悲之痛,无泪之哭,不哀之嚎。因而常常浮而不实,夸而失信,缺乏感人的力量。袁枚主张诗文要写"性灵",加之他与三妹情深意淳,三妹又遇人不淑,命运乖蹇,  相似文献   

14.
笔者首先对敖包祭文的形成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敖包祭文源于古老的巫术语言。其次就祭文的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最后从文学和社会学两个视角,对敖包祭文的价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偕行社祭文》的争鸣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在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的高潮声中,绍兴新发现了一篇《偕行社同人悼刘和珍烈士〈祭文〉》。关于这一《祭文》,是否系鲁迅佚文,尚有争论。但它毕竟与鲁迅的战斗杂文——英雄史诗《记念刘和珍君》有  相似文献   

16.
敦煌祭文分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强 《河西学院学报》2003,19(1):69-74,77
敦煌祭文以其种类的繁多,内容的丰富,体式的独特,既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民俗资料;又保存了一些不见于传统文献记载的文章体式,使我们得见中古下层祭文的丰富多样.对我国民俗学研究和文体学研究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本文旨在探讨敦煌祭文在概念上的外延及其特点,并按其祭祀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将其分类综述.  相似文献   

17.
提起悼词,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在沉闷的哀乐声中缓缓外起的那用舒缓、悲痛、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读的祭文。其内容大多流于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丰功伟绩的回顾、颂扬。悼词的长短也大多因其功绩的卓著与否而宜。但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感受却与前述不同。毋庸置疑,这是一篇出色的讲演辞。说它出色,并不是因为玛丽·居里对科学的贡献之巨大,也不是因为其作者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卓越。虽然本篇讲演也是以悼词的形式出现,但它却创造性地跳出了悼词写作的固定格式,透过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展示了她伟大的人格力量对时代和历…  相似文献   

18.
“祭”和“吊”是指祭文和吊文两种文体,《文心雕龙》中刘勰将祭和吊分节论述,实将二者定义为不同类别的文体。《文选》也将吊文和祭文独自列成两类。但后世诸多类书大都没有继承这一点,大多在哀祭类下只有祭文一类,或将吊文归于祭文门下。将吊文归于祭文似乎有利于分门别类,实际上却割裂了这两种文体的差异性。试通过对祭文和吊文的来源、功用、语言、格式规范等的考察,参考具体文本辨析二者的区别,以明确两种文体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他的《祭妹文》就是一篇情从心出,抒芬芳悱恻之怀,表哀感顽艳之旨的佳作。它一扫祭文矫饰、谀颂之通病,语出肺腑,哀惋直挚,字字含情,句句泣血,流传千古而不衰。愈读愈觉心灵受到震颤,余味经久不绝。  相似文献   

20.
教师:亲情是人世间最为珍贵的情感,它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甚至可以进行生者与死者的对话。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章,解读这千古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