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为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各大高校均在教育部的统一要求下开展了就业指导教育,但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为此,很多高校开始尝试传统的就业课程和讲座之外的其他指导方法,而职业导师计划就是其中较为有效和成功的一种。职业导师计划具有较好的实施价值:个性化指导、团队化指导、实践化指导、就业化指导。  相似文献   

2.
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提升就业能力,进行合理的职业决策,以实现学生毕业后充分就业为目标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现状的调研,发现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着过于同质化、一致化,缺乏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分类指导和服务,指导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林高校学子志愿率相对低,就业相对困难,为做好毕业生"满意就业",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就业指导模式,针对不同学子层次学子开展分类指导,使学子大学期间根据个人自身情况,确定职业方向、职业目标,确定学习计划、发展计划,从而高校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探究了博士毕业生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形成机制。通过分析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333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发现,经济压力、导师指导及就业环境是形塑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的重要因素。经济压力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而是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产生间接作用;导师指导和就业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还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对其非学术职业选择产生间接作用。男性博士毕业生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压力,且这种经济压力对其物质偏好的形塑作用显著高于女性博士毕业生。导师指导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及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在30岁以下博士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就业环境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鼓励博士生树立多元化的职业价值观、为他们提供结构化的职业认知渠道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支持等措施,帮助博士生理性应对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5.
陈思宇 《科教导刊》2023,(17):140-142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实施国家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供需两端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如:就业指导体系尚未健全、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用人单位要求日益提高等,导致毕业生出现就业难题。文章基于本科导师制视角,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导师从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为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青年职业见习计划近日启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6所高校试点实施该计划,拓展大学生校外实习的途径,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生涯教育师资队伍是高校实施生涯教育的主体,包括生涯教育课程教师、生涯咨询师、生涯团体辅导教师、生涯类学生社团与活动指导教师、校内外兼职的生涯发展导师等。近年来,福州大学着力加强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继组建职业发展教育团队、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导师三支队伍,严格把关新教师选拔,组织开展校内外专业化培训、定期化研讨等活动,成效显著。针对福建省高校生涯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生涯教育师资队伍虽已形成,但支持力度不足,专业化程度低,成为高校生涯教育教师发展的主要瓶颈。要构建高校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需要增加高校生涯教育专职教师编制,明晰教师职称发展通道;构建生涯教育教师素质能力模型,设计教师发展培训体系;发展高校生涯教育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教师队伍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8.
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的高校职业生涯管理对指导大学生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在明确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的科学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明确就业方向、做好就业准备、自如应对面试和做好心理调试与职场适应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揭示职业生涯管理对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方     
《教育》2011,(8):13
上海:6高校试点实施"青年职业见习计划""上海青年职业见习计划"近日启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6所高校试点实施该计划,拓展大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据介绍,"上海青年职业见习计划"由上海市教委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推出,见习时间为毕业学年,周期一般为2至3个月。有意向参加职业见习的学生可以通过"上海公共招聘网"查询、应聘合适的见习岗位,通过见习基地面试后成为见习学员。  相似文献   

10.
肖辉 《教书育人》2012,(6):46-47
青年人的职业成长关系到他们未来成长的空间,以高校青年学生为例,如何对青年学生实施精细化管理,指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方向,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成长方案和计划,实施职业计划,调整和反馈职业进程,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学生择业的深层次因素,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的职业指导应建立全面覆盖、重点指导的职业指导体系,对不同群体类别的学生按不同发展阶段、就业意向实施全程化、个性化的指导,引导学生准确认知并塑造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以差异化指导引领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对导师指导如何影响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超过六成的博士生的就业取向发生了变化,其中逃离学术职业的比例(38.4%)明显高于回归学术职业的比例(22.9%).第二,导师的人文关怀、获得导师认可度、导师指导频次和科研发表满意度均对博士生回归学术职业具有显著性影响,且导师人文关怀的影响高于学术指导的影响.第三,按照博士生学习投入时间和对工作时间的满意度,将博士生群体分为主动型、被动型、休闲型和消极型.不同类型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消极型博士生逃离学术职业的比例最高,主动型博士生回归学术职业的比例最高.第四,导师指导内容对不同类型博士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主动型博士生学术职业取向的变化主要受到导师指导频次的影响,被动型、休闲型和消极型博士生更多受到导师人文关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校正在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在论述“国际电子导师计划”的宗旨、内容、实施过程及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要更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高校导师制,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对青年实施职业导航设计和就业服务、提高服务青年水平,都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角色和作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等问题使得高校加强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但这种职业生湃指导流于经验化、形式化,缺乏科学性,指导人员技术水平低,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本文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Nature2020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基本情况,探索导师支持对于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影响机制,以及工作满意度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博士后职业前景的总体状况差强人意;导师支持与工作满意度、博士后职业前景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能够显著预测博士后职业前景,并在导师支持对博士后职业前景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为改善博士后未来职业发展,亟需开拓非学术就业市场,促进博士后就业多元化;完善导师支持结构体系,优化支持指导的有效性;构建平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博士后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杨丽莉 《成才之路》2013,(22):42-42
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国家和各高校都在开拓新的途径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就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注意指导学生从多个渠道收集职业信息,甄别职业信息,整理职业信息,培养毕业生职业信息的采集及分析能力,并指导毕业生进行自我信息收集,帮助学生走好求职择业的第一关。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在高校中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显得尤为重要。它通过就业思想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技能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和就业信息指导等内容的讲授,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体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师范生就业指导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高校师范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文章在分析师范生就业难因素的基础上,从加强师范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提升师范生的职业能力指导、建立长效就业指导体系、普及就业心理指导、推进就业个性化指导五个方面开展对高校师范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高校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对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制是高校普遍推行的一种新型培养模式。其主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品德指导和职业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的导师制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