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教师几乎都熟悉吕淑湘先生的一句话:“语课,关键一个活字”。然而职校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袭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得本来看重专业技能、轻视化学习的中职生对语学习提不起兴趣,整个课堂像一潭“死水”,很难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职校语失去了它本身的趣味性、艺术性和应有的教育性,迫切需要我们走出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误区,积极探索新的语教学模式,让语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程”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语课程应植根于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是生活的反映,是理性化、学化、经验化的生活。生活处处是语,语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让语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语课生动起来、活泼起来。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语教育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项“重头戏”,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十多年来,笔一直为这一教育重任而孜孜地耕耘着。作为一名中学语教师,曾不止一次地因学生对语课失去兴趣、害怕上语课、语能力不好而困惑不已。在长期的摸索中,笔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能力,语教学应从“心”开始,以情感化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毕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研究性实践活动”是笔的教育实验课题。它是以《语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类的小学语“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课内外的各种语实践渠道,让学生综合运用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素质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在运用中提高、发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小学语研究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实践性”与“研究性”的巨大优势,能使学生的语素质、创新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所谓语课的延伸指语课的广延性和深入性,具体来说是使一篇课所学的“点”知识扩展为“面”知识,纵向深入,通过训练及时巩固,最终形成能力。叶老认为:“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的熟练技能。”可见,语课延伸是语课堂教学环节之一,抓住这个环节,方能“举一反三”。下面笔就语课延伸教学思维形式发表拙见,以求正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6.
李镇西老师在《大街上的语课》一中回忆了自己让学生到大街上“捉”错别字的语实践活动,认为这种“创造性”的“开到大街上去”的“语课”“深受学生欢迎”,比那种每个字抄10遍的“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无味的作业”更有趣。其实,不少语教师(包括我)都曾搞过类似的活动。李老师的章引发了我这样的反思:这种“大街上的语课”效率到底怎么样?  相似文献   

7.
基于英语新课标的小学“适合学习”教学是指教师在英语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上适合所有学生的英语课。大多数英语课是语篇阅读教学课,要想在语篇阅读教学中培养班级所有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明确:上什么样的阅读课才适合所有学生,如何上阅读课才适合所有学生。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情,创设适合的情境,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英语新课标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进行分层教学的理念,并从“现状”和“方法”两个方面,探究英语“适合学习”的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8.
桑哲 《现代语文》2006,(12):4-5
多年来,语教学曾经一度沦为政治的附庸,语课上成政治说教课,淡化了基础知识学习和语能力的培养;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也曾一度冷落了语课本身具有的丰富多采的人内涵。由此引发了教育界关于语性质的大讨论。新课标对语课的定义为“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是语课的基本特征”。近几年,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许多教育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甚至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为此,笔采访了部分专家学,透过专家学的视角,也许有助于大家进一步澄清认识并有所启迪(以被采访姓氏拼音为序编排)。[编按]  相似文献   

9.
在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教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在信息社会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在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教学之中,实现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提高学生语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载体.从而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近年来,本人一直尝试把多媒体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教学整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教师要上好成功的一课,必须懂得调控好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得轻松愉快。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达到学伊始趣已生的境界,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怎样在课堂中运用趣味导入呢?一、以趣激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运用妙趣横生的诱导语,或交代背景,或描述画面,或阐述道理,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位教师在上《桂林山水歌》一文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她先让学生听了一首歌《我想去桂林》,然后问学生他们现在最想…  相似文献   

11.
笔曾多发参加不同级别的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在感受新课程理念给语教学带来深刻变化与旺盛活力的同时,亦感到我们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因为在不少教师、专家的心目中,语课上,教师的讲越少越好.不讲更好.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  相似文献   

12.
在2000年的语教学工作中,我采用了“周计划教学法”。我的做法是:在每周开始,明白地告诉学生,我们在这一周内共有多少语学习时间,教师准备讲什么,用多少时间;准备安排多少时间让同学们阅读;训练多少内容,什么时间完成;对本周的学习内容,教师用什么方法进行检查、评价。这样组织语教学,使学生心中有数,能够自主支配时间,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活动相对减少,讲得精,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精讲节约的时间,让学生用来阅读一定数量的学作品,充实了基础,提高了他们的语水平。在教学中,我觉得这是一种可行的教法,下面我从四方面谈谈对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听语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常听到一些称得上是“完美”的课:讲完最后一句话恰好下课铃响起,分秒不差;课堂结构一环紧扣一环.课堂提问一个紧接一个,没有丝毫的“冷场”;板书设计巧妙无双,绝无一个多余的字。赞叹之余,不禁疑虑渐生:这么“完美”的课能算是优质课、示范课吗?且不说这些语课是否带有演戏的味道,我们只从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去衡量那些语课.就会发现那些所谓“完美”的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在教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京波 《德育信息》2002,(10):41-42
“忠于党和人民,造就现代警官。”这是江泽民主席为武警工程学院的题词。学校的任何一门课都承担着既要丰富学员知识,又要培养学员能力,更要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语课对学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进行德育的广阔天地,理应为落实江主席题词,造就忠于党和人民的现代警官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享受语文课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与以往的“以学科知识为本位”截然不同,新课标还强调“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基于此,我认为让师生“享受语课”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如能达到这种境界,新课标的要求自然会实现。既然是“享受”,其主体应是自觉主动的参与,师生皆是主体,他们间的交往、互动,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尝试了以下种“享受”形式:  相似文献   

17.
语课的创新教学,应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设计活泼多样的学习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沟通课内外,培养学生素质.这样,语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8.
作批改是作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小学语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时都是十分精细的。但现在有些人反对这样的“精批细改”,认为“教师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了。学生看到‘满堂红’就皱眉头,看见惹人注目的大叉叉就反感……”笔并不赞成语教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式的批改,更反对“少批”或“不批”就是对学生最民主的教育。后显然缺乏辨证地思考:教师的批改,无论精细或粗略,只要能促使学生主动修改,那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我们不应忽视,小学作评改面向的是练习作的孩子,他们学习语言需要课这个范本,那么学习修改岂能离开范例,老师怎能可以随他们自己改去?叶圣陶先生曾“亲自逐字逐句地批改”了肖复兴初三时写的一篇作。使复兴感到在“写作道路上迈出的脚步方才比较扎实一些”。因此在他的儿子写作时,肖复兴也“觉得应该像长辈待我一样,将一份诚心、耐心给予孩子”。给学生做个样子,让他们有法可依,我想小学语教师是应该精批略改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中,“周长”和“面积”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对此,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六册,在让学生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安排了一节“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内容的学习。旨在对已学知识加以区分和归纳,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扫清障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此教学时,重点应落实在“比较”二字上,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确“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其识别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面是一位教师在该节课教学中,用六个环节让学生对周长和面积进行全方位…  相似文献   

20.
语课具有综合导向性、情感激发的直接感染性等特点。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充分挖掘和利用中的美,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