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魏宏运教授主编、南开大学、湖南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五院校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的同志合编的《中国现代史稿》一书的上册(1919年——1937年),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为适应高等院校历史系重新开设中国现代史课程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所叙述的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供高校历史教学参考资料用书,编辑一部质量较高的中国现代史教学资料选辑,早有必要;建国初期教育部也曾订有规划。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设想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可能实现。1979年南开大学魏宏运教授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类性质的书《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五卷本),解决了当时教学资料用书的困难。但是80年代开始后,随着中国现代史研究迅速开展,各种文献资料大量涌现,已有的《选编》无论取材的  相似文献   

3.
李长林1931年生于辽宁沈阳市。1954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分配到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曾任历史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是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富有成果的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世界古代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发表史学论文近百篇,其中20余篇为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戏曲研究》、《中国近代史》全文复印转载;有些文章被《中国历史学年鉴》摘录、《世界历史》学术研究综述中评介。出版著作5部。2010年9月,他选编了发表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的论文70多篇,结集出版,共80万字,取名《采蜜集》,由岳麓书社刊印出版。文存有五个特征与亮点。  相似文献   

4.
由河北师范大学黄存林教授、邢台学院张振朝教授合著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稿》(以下简称《史稿》),于2005年4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凡34万余字。《史稿》分为十七章。第一章绪论阐明了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主题、内容、特点及方法;第二章至第十七章对1919—1  相似文献   

5.
1998年9月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修辞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5卷本,这部规模宏大,材料丰富,脉络清晰,史论结合,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巨著,是中国修辞学史上的精品、珍品,走向世界的拳头产品。如果说1984年出版的郑子瑜先生的《中国修辞学史稿》是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的奠基石,那么,由郑子瑜、宗廷虎主编的《通史》,就是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的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的大厦,它在研究中国修辞学史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宗廷虎、李金苓比翼双飞,早在1989年两人就合著出版过《汉语…  相似文献   

6.
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籍教授郑子瑜先生的《中国修辞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以下简称《史稿》)是第一部系统的中国修辞学史专著。这部洋洋四十二万言的巨著最突出的成就是建立了中国修辞学史的完整体系。在这个包括修辞学基本理论、修辞手法与语体风格的体系中,既有对诗词、散文修辞技巧的深入总结,又兼及口语修辞技巧的研究,从先秦至现代,均有详细的论述。清晰地展示出中国修辞学从萌芽到成熟及至革新  相似文献   

7.
最近,李欣复所著《形象思维史稿》(以下简称《史稿》)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史稿》是研究和描述自直立猿人到今天电子化信息时代整个人类形象思维生成演变发展历史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系专门史领域的又一新成果。一众所周知,思维学研究者常以文明人思维与原始人思维作对照,从而简单地将思维发展史分为原始人思维与文明人思维这样前后两大阶段。这种研究状况,长期以来给人一种印象:自文明时代开始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以后,形象思维便告退,形象思维发展的历史结束于原始社会。《史稿》作者则坚持认为,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因而…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北京大学张注洪教授著)已由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9万多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研究与文献资料概述”,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了研究情况和主要文献资料,第二部分为“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专题探讨”,专门介绍了怎样利用历史文件、回忆录、外国文献等进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方法。最后还附有“文献  相似文献   

9.
作品选编对于作家、作品经典意义的建构和影响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还是中国现代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都体现出作为一部作品选编的独立价值。但是相比较于文学史的研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无论是具体的作品选版本还是宏观作品编选的历史发展流变,都缺乏相应的研究和提炼。而选编史研究的缺席,将深刻影响文学研究的平衡,因此,必须关注对于作品选编的研究,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的构架,以期推动文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与历史教学编辑部合作编写的《<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是开设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课程的必备教学参考用书。出版后,得到教师们的一致赞誉。它不仅从宏观上指导教师把握教材的编写思想、原则、特点及基本线索,也给教师的教学以具体帮助。实践证明,它已在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史论文书目索引》(以下简称《索引》)一书,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七十多万字的《索引》,由河南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选、李光一教授主编。这是编者为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教学与研究提供的一本重要工具书。全书内容丰富、资料比较齐全、分类明确、编排有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1987年至1989年间,高等教育出版社为适应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本科、专科,以及卫星电视教育、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和自学者的需要,出版了一套新编历史参考资料书.包括《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世界上古中古史参考资料》、《世界近代史参考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是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安徽省教育委员会、安徽师范大学共同主持编纂,由安徽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组织实施的。它是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是目前海内外第一部专门搜集、整理中国历代考试制度的资料选编。《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由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任主编,由谢青、房列曙、汤德用任副主编。从1988年开始,在有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史学界对地方史的研究工作越来越重视,将其视作新世纪史学革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先后有几部与湖州地方史有关的专著问世,它们或从某个文化门类,或从某些历史人物切入,来探讨研究湖州历史的发展轨迹.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阐述湖州历史发展全貌的专著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湖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沈慧女士,在长期搜集相关资料,潜心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撰成42万字的《湖州古代史稿》,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湖州地方史研究的空白,引起了众多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方国瑜先生的“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理论,是基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总结的研究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原创性理论。文章钩沉了以往被学界忽视的“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理论进入西夏史研究的过程以及该理论对西夏史研究产生的深刻影响,认为“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理论通过徐中舒先生而进入吴天墀先生视野,并为吴天墀先生所接受。《西夏史稿》首次运用“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理论研究西夏史,是该书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西夏史稿》采用“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这一反映中国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理论研究西夏史,提出许多重要观点,理论的核心即中国历史有整体性。这一观点在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中得到继承、发展,深化了西夏史研究,促进了宋、辽、西夏、金史的贯通研究,推动了“大宋史”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域辽阔,存在着广泛的区域差异,地方史必然要在中国通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2 0年来地方史研究相当活跃,且有不同程度的深入,无疑又为中国通史的丰富和完备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三个非常特殊的地区。这三地的区域历史,因特殊的历史原因,有着许多与大陆内地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轨迹,在全国地方史中别具色彩,又内在地汇为一个整体,构成中国通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近出版的《台港澳史稿》(李蓓蓓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3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史稿》) ,是著者致力于台港澳区域史研究十年的心血结晶。该书不同于通…  相似文献   

17.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近期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16开本,11.2万余字,1200页,厚重大气。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近现代教材史系统研究的空白.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研究和课程教学论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近期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16开本,112万余字,1 200页,厚重大气。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近现代教材史系统研究的空白,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研究和课程教学论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修辞三问     
修辞在我国很早就有研究,孔子的《论语·卫灵公》里便有“辞达而已矣”的修辞要求,在《宪问》章里更提出具体的修辞途径:“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象这些珍贵的修辞学遗产,在80年代先后出版的几本中国修辞学史中都有精要的摘述.又如由袁晖宗廷虎两位主编的《汉语修辞学史》、周振甫先生的《中国修辞学史》,以及早期出版的新加坡郑子瑜教授的《中国修辞学史稿》都十分重视我国第一部修辞学的专著——《文则》(南宋·陈骙著).820年前,作者(浙江临海  相似文献   

20.
以前曾出过两部修辞学史专著,即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1984)和易蒲·李金苓《汉语修辞学史纲》(1989)。虽各具特色和价值,但名为通史,而实则详古略今,现代修辞学史稍有涉及而已。真正以现代(当代)修辞学为研究对象,写成断代学术史专著的,宗廷虎先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应是第一部。其特色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