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桂金 《江苏教育》2012,(16):26-27
小人书因小又便于携带,图文并茂,深受儿童的喜爱。早在2001年,我就开始进行小人书阅读教学的尝试,把自己收藏的一万本小人书作为丰富的阅读资源,去改变和充实孩子们的生活,用小人书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读物,搭建起一个阅读与表达的平台,把孩子们引进书的世界。一、读故事——阅读主题的开启读小人书,先从封面看起。一本小  相似文献   

2.
周瑾 《宁夏教育》2006,(11):61-61
演讲一开始,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我小时候打架的故事。我的姐姐不知从哪弄回来一本小人书——《鸡毛信》。在那个年代,书包里如果有本小人书是最值得炫耀的,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头挨着头,扎堆儿挤着看一本小人书是最兴奋的,最流行的事情,用今天的话讲,叫时尚。看着姐姐趴在土炕上,点  相似文献   

3.
<正>我热爱故事,依靠文字谋生,并为此感到幸运。我的这份热爱,萌发自童年的大树下和被窝里。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的主流儿童读物是小人书。家乡小城的公园里,小人书的租书摊就摆在大榆树下。夏天的阳光从枝叶的缝隙里钻出来,斑斑驳驳洒在图画上。5分钱可以租借5本小人书,足以打发一个静好的下午。摊主是个枯瘦的老爷爷,他的面目早已模糊不清,但是,古典名著里的五花八门的冷兵器、西方童话里的魔杖和隐身衣,却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4.
在我小的时候,曾与小人书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书迷”。那时的我,一有空闲,就从暖暖的怀里、袖筒里、书包里、床头柜里、枕头底下摸出一本本心爱的小人书,如饥似渴地捧读着。让我如醉似痴忘记了孤独,忘记了时光,忘记了下地割草喂羊以及周围喧闹的世界。即便是课间十分钟,我的眼睛一刻也不想离开小人书。  相似文献   

5.
我小时候,曾与小人书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书迷”。那时的我,一有空闲,就从暖暖的怀中、书包里、枕头底下摸出一本本心爱的小人书,如饥似渴地捧读着。即便是课间10分钟,我的眼睛一刻也不  相似文献   

6.
偷钱     
这个故事发生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里。那年我10岁,正在大队小学念书。我父亲是富农子弟,又有被称为徒子徒孙的我们兄弟姊妹5个,且个个都在念书,全家7口人,家庭的困境可想而知。也许是从娘胎里带下来的习惯,我从小就酷爱小人书。没念书时,我就死皮赖脸地和有小人书的小伙伴们套  相似文献   

7.
阅读的美丽     
在我还不懂得什么是"家风"时,就已经开始阅读了。那时候,年幼的我,常会依偎在父亲宽厚温暖的胸前,翻开几页黑白色的小人书,似懂非懂地看着。父亲不时会十分和善慈祥地为我讲解。幼小的我,在父亲的讲解中,渐渐明白了小人书所描画出来的人物和故事。这算是我有关阅读的最早记忆了。  相似文献   

8.
阅读的美丽     
正在我还不懂得什么是"家风"时,就已经开始阅读了。那时候,年幼的我常会依偎在父亲宽厚温暖的胸前,翻开几页黑白色的小人书,似懂非懂地看着。父亲时而为我讲解,我在父亲的讲解中似懂非懂地明白了小人书所描画的人物和故事。这算是我有关阅读的最早记忆了。读小学时,学校分给父亲三间房子,从那时起,我家就拥有了一间正  相似文献   

9.
王云霞 《家长》2014,(Z1):86-87
正从那天起,拥有一本自己的小人书,成了我最大的愿望。前几天收拾书橱,翻出几本发黄的小人书,是一套《红楼梦》的连环画。这些巴掌大的小人书,曾陪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小时候的文化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家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看小人书就是我最大的乐趣。记得那天哥哥放学回来,一脸神秘的样子,书包也不放下,就钻进里屋去了。我将布帘掀开一条缝  相似文献   

10.
王云霞 《家长》2014,(2):86-87
前几天收拾书橱,翻出几本发黄的小人书,是一套《红楼梦》的连环画。这些巴掌大的小人书,曾陪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小时候的文化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家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看小人书就是我最大的乐趣。记得那天哥哥放学回来,一脸神秘的样子,书包也不放下,就钻进里屋去了。我将布帘掀开一条缝隙,看见哥哥正捧着一本小人书看得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11.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每天最喜欢看的就是小人书,什么《人参娃娃》《铁道游击队》《三国演义》《水浒传》……有的小人书一套就是几十本,自己没有的就向小伙伴借着看。互相交换“小人书”是儿时的一大乐趣。现在  相似文献   

12.
我和书     
在儿时的记忆中,最令我难忘的事莫过于妈妈拿着厚厚的童话书念给我听。小小的我在那真善美的国度里尽情地遨游。渐渐地,我已经不再满足听故事,书里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为什么自己不去看一看呢?于是,年幼的我就捧起了小人书。  相似文献   

13.
一、一份回忆 儿时住在苏北一个小小的偏僻的村镇上,最盼望的是逢到集日扯着父亲的衣角走到街的东头,听那手敲小鼓的老大爷说书,三板斧的程咬金、倒拔杨柳的鲁智深……我听得入迷,却又似懂非懂。这是我与书最早的接触。小小的我在好奇中长出想象的翅膀:这些有趣的故事究竟来自哪里?真想一个劲听个够。不听书的日子,就缠着家人讲故事,讲烦了,家人就找来几本小人书给我,说:“自己去看吧!”《孙悟空》、《刘胡兰》、《镜花缘》、《红灯记》……对于小小的我来说,不认识下面的字,只能看着上面的插图,就已经觉得这是一方怎样的有趣世界。于是,一本本小人书似一泓澄澈的溪流,让我小小的心装满幸福,让我从此爱上读书,走向更为丰富精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的时候,儿媳给我那一岁的小孙子买了一本小人书。我看了之后不禁拍手叫绝,多棒的书!后来得知,这是一本创造了奇迹的小人书:第一,它早在1940年就出版了;第二,从初次出版至今,年年再版,年年畅销,历久不衰;第三,它被评为美国的“Golden Books”系列,也就是金奖图书系列。  相似文献   

15.
<正>迷上小人书我的童年绚丽多彩,因为有小人书陪伴我成长。那是一个贫寒的年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更没有电脑。除了课本,只有作业本。幸运的是,家里有一个木箱子,里面满是小人书。小人书又叫连环画,老少皆宜。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不是背着筐去田里割草,就是去沟边放羊,这时我总会带上一本小人书,如痴如醉地  相似文献   

16.
<正>小人书又叫连环画,它因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内容通俗、图文并茂、便于携带、价廉物美等特点,曾经风靡全国,成为珍藏在好几代人心中的美好童年记忆。孩提时代,我家的生活条件和那时的大多数家庭一样比较艰苦,父母和长辈平时很少给我们零花钱,偶尔得到几分钱,我都舍不得乱花,而是积攒起来;过年时父母和长辈给的压岁钱,我也极少去买吃的。我攒的钱几乎都花在买小人书上。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小人书,书里那些精美的图画、精彩的故事,总能深深地吸引我。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就去新华书店。  相似文献   

17.
著名学者卫建民在其《难忘“小人书”》一文中写道:“‘小人书’是用简约的文字,连续的画面,将一部长篇小说或一个长故事浓缩在掌上,用形象诠释原著。这是美术走向儿童和大众的一条重要途径。我现在想,儿时读过的‘小人书’,后来都读了原著,但人物形象,尤其是古典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模样,在我的印象中,仍是‘小人书’中的样子。因此,从小读优秀的‘小人书’,实际是在接受艺术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教育。”下面,我们请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来谈谈“小人书”在他和他那一代人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拣煤核儿     
小时候,我爱看小人书。然而,我家里没有,邻居黑蛋儿家里有,整整一小木箱,三十多本。可是黑蛋儿的小人书不随便给人看,他嘴馋,给他吃的才能看。一般是一块水果糖能看一本,一块牛奶糖能看两本。这规定也并不死,如果给他一串糖葫芦,他就给你小木箱让你看一天。一串糖葫芦是七分钱,  相似文献   

19.
与大多数出生在80年代的人一样,我关于阅读的记忆可以追朔到小学之前,虽已记不得第一本阅读的书是什么,但一定不是《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舶来品,而是那些将故事简化并用图片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小开本的书,我们都统称为"小人书"。也就是通过阅读这些"小人书",我知道了《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文学名著,开始了对文学最初的理解,开启了我对浩瀚书海的无边向往。一本书不可能包罗万象,但有些书  相似文献   

20.
废纸情     
我对废纸,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在童年时代,它曾是我最真挚的“朋友”。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喜爱看书,一本画册,一张报纸,一本小人书,我都反复地看、入迷地看,学习人家的写作方法,吸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