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朋友》2003,(10)
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上海金山区枫泾小学充分挖掘当地优秀的民间文化——金山农民画的教育资源。在学校里.先后办了五期少儿农民画的创作班.培养了20多位小小农民画家,创作了200多幅充满童趣的“少儿农民画”,其中有10多幅作品在“中国农民画联展”中展出,50幅作品在“全国农村  相似文献   

2.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是金子一定会闪光。在告别金山回市区的车中,脑海里很自然地跳出了这句话。金山是朴实的。金山的朴实之美已走向世界,名闻遐尔的“金山农民画”、“金山黑陶”,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各国的艺术爱好者。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些金山农民创造的乡土文化,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3.
张静 《考试周刊》2013,(32):192-194
金山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国内外的广泛影响力,使它在中国当代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金山农民画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当代幼儿绘画教育中金山农民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让幼儿参与到文化的传播中去,这样能更好地体会金山农民画的文化内涵,这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4.
过去曾在社会上听到过这门艺术,但真正深入地了解金山农民画还是在初中时期。我的母校——上海市石化第四中学,作为身处金山的一所学校,本着对家乡的热爱,十分珍视金山农民画这一艺术宝藏,将其列入了本校课程。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从那年秋天起。我便与金山农民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9,(3):45
中国农民画村前身为金山农民画村,原名中洪村,坐落在枫泾镇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金山区枫泾镇的一个行政村。2006年4月28日。画村正式对外开放。同年,该村因民间艺术灿烂,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命名为“中国特色村”,并荣膺“中国十大魅力乡村”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6.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走进了金山农民画的世界。我跟朋友说:“金山农民画就像雪村的音乐评书。它土,可是它本色。”它用本色还原世间的斑斓。有一幅叫(江南小村)的作品。写将出来便是:“一湾绿水绕宅行,摇橹河上米满仓。渔家小岛,歇山参差,芦花掩映。摇篮宝宝莫吵吵,且让婆婆将衣捣。书包儿斜挎,学童盈盈过竹桥。”看《江南小村》,天边青无际;青无际,麦浪阵阵金风里。《农家乐》,长1500cm,宽70cm。称得上是金山农民画里的《清明上河图》。放眼望去。江水把镇子一分为二,两岸青瓦白墙的农舍三五成群,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荫里。船夫们运货载客,货郎们忙着向妇人孩童兜售自己的小百货;耍狮子的踩着健劲的鼓点把“百兽之王”演绎  相似文献   

7.
《当代学生》2012,(Z4):114
金山农民画是在江南民间土壤中滋养发芽的一棵艺术新苗。它以丰富的江南民俗情态、外拙内巧的艺术风格见称于世。金山农民画虽然诞生只有四十多年,但其具有丰富的生活内涵、文化传承意义和美学意蕴,是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中国当代民间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8.
上海金山农民画,自七十年代作为一种新型的画种问世以来,享誉海内外。作为农民画发源地的金山区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当地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作一番深入的研究,并从中获得对我们中小学美术教育值得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上古帝王之乡内黄的农民画颇具特色,尤其在当今农民画普遍“风光不再”的背景下,它却以构建“和谐社会”、彰显“新农村,新气象”为宗旨,显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通过对内黄农民画的介绍,以期更多人了解、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从而使其能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金山农民画的色彩浓郁与颇具乡土特色历来是为人们所称道,这两幅作品也不例外。色彩夺目便是这幅《荡湖船》的主要特点了,红的大地、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人群以及桃红柳绿,一下就把图中所要表现的节日气氛突显了出来。特别是在农村节日里讲究一个“闹”字,作者把中心放在图片中央的鲤鱼桥上,并用大量的人作为背景,用人多来突显“闹”。仔细观察,会发  相似文献   

11.
金山这块风景秀丽的江南沃土,人杰地灵。民间美术丰富多彩,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及花灯、剪纸等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艺术价值。金山农民画植根于民间艺术的土壤。1974年始。冲破了传统绘画的框子。集中数以百计农民画作者的智慧,经过反复艺术实践,不断探索深化,1977年后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梳理国内农民画研究现状,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农民画”期刊文献1 482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绘制出二十年来国内农民画研究的作者合作图谱、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时区图谱和时间线图谱等,分析得出国内农民画研究的合作情况、研究主题、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进一步将国内农民画研究归纳为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农民画发展、传承与保护、区域性农民画研究、农民画艺术特色研究、农民画与乡村振兴等六大类和萌芽式发展期(2000年之前)、内涵式发展时期(2001—2011)、外延式发展时期(2012—2021)等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达到了以图识“画”的目的,为农民画研究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龙门农民画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宝库的一支奇葩, 为龙门赢得了“农民画乡、文化田原”之美称。文章分析了龙门农民画发展现状及存在着观念陈旧、宣传推介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文章还结合实际提出了要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 树立全新文化发展观等对策, 把农民画打造成为全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和旅游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4.
《少年月刊》2014,(7):11-12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张赋京.是户县光明小学六(1)班的学生。我的母校位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户县,这里以其绚丽多彩的农民画艺术蜚声国内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用在户县农民画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户县农民画吸收了文化的精华,一出生就显得格外富有生命力。也正是因为依托这片艺术土壤,深受农民画艺术的熏陶,我的母校一户县光明小学,确立了一条走美术特色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照农民画创作非常兴盛,创作队伍日益壮大,并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展览,是山东省“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画的创作积极性降低。为了发展文化产业,美术专业工作者对农民画进行了复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日照农民画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6.
《广东教育》2008,(11):F0004-F0004
惠州市龙门县农民画作为独特的画种,被誉为“世界艺术奇葩”,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400多幅作品入选全国各级画展,30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刊物发表,5幅优秀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5年起,龙门农民画多次跨出国门,在多个国家、地区展出,对外销售5000多幅。龙门县先后被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广东省民间艺术(农民画)之乡”。  相似文献   

17.
版画是一种独特的平面艺术,深受中学生的欢迎,它的易操作性和强烈的视觉效果使之流传至今。版画教学中最独特的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热情,弥补了传统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束缚。金山民族艺术农民画是版画教学开展可资开发利用的学习素材。通过在版画教学中渗透一些金山农民画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形成了版画教学的新特色。一、传承家乡民间艺术,启发学生创作思路本课题实验的两所学校所处城市远郊,这里的民风质朴,有着许多有趣的民俗。如清明时节吃绿色的糯米汤团,中秋节制作烧饼,春节做年糕;建筑也极具当地特色,基…  相似文献   

18.
井研农民画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兴的农民画种。这一画种通过独特色彩和构图,融合了川西南农民特有的审美意趣、情感诉求和人生价值观,呈现出特有的美学意趣。井研农民画多方吸收了民间美术表现技法,在艺术风格方面,具有鲜明的现实场景感和装饰性特点;井研农民画在题材选择上,强调“坝坝”为中心的公共生活空间,真实地表现四川盆地农村特有的生活形态,反映了川西南农民对幸福观的理解和朴实的生活信仰。  相似文献   

19.
金州农民画源远流长,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形成第一次发展高峰,一批代表性作者创作出大量影响全国的经典之作。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成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十年来,金州农民画的发展渐趋式微,出现范式固化、群体结构单一、表现主题老化等系列性问题,相关学术研究寥寥无几。作为中国代表性农民画之一,迫切需要抢救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作为民间艺术瑰宝,农民画的革新发展必须植根于民俗文化,贴近时代生活,重塑“乡间原野”的本体价值。以研促创是金州农民画革新发展的新动能。在数字媒体背景下,通过建立电子档案,运用交互技术加强传播,通过“馆校”协同推进浸润美育,从而提升金州农民画可持续发展力。  相似文献   

20.
龙门农民画自20世纪70年代发轫以来,因其图像叙事的可解读性、持久传播力为乡民所熟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乡村振兴,龙门农民画通过程式化视觉语言、符号化图像、国家化观念阐释了从“小团圆”到“大团圆”的图像叙事流变,充分证明“团圆”是我国人民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华夏民族的团圆文化在龙门农民画中无论是作为主题还是表现形式,都有着丰富的体现;团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既是天伦之圆、夫妻团圆、亲人团圆、骨肉情深、家庭和睦,也是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共同奋进“,团圆”成了中华儿女追求的生命情调、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