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契丹为鲜卑一支,远古历史无可稽考。当公元四世纪时,渔猎放牧于潢水(今西喇木伦河)、土河(今老哈河)流域一带,诸部间尚无共同领袖和统一组织。隋末唐初,各部开始结成暂时的不巩固的联盟,并已产生共同的最高酋长——“君”。  相似文献   

2.
契丹是由东部鲜卑族群分化而出的民族,其先人奇首可汗与控制潢河流域的霫民族曾以联姻方式结成联盟,对契丹民族发展壮大产生了重要影响。木叶山是该历史事件的见证地,因而成为契丹民族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辽代木叶山祭祀是血缘文化和地缘文化的复合体,体现了契丹文化的转型轨迹。综合分析历史文献对永州、木叶山、冬捺钵(含春秋捺钵)自然环境和相互之间区位空间关系的描述,以及辽历朝皇帝出行活动的记录,史书中的所谓"二水合流"只是泛指的空间,并非精确的地理概念,永州城、木叶山并不在潢水(西拉木伦河)、土河(老哈河)汇流处,辽木叶山应位于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北部或西北方向50千米左右的某地。  相似文献   

3.
一奚族早期的生活奚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隋以前的史书曾称为"库莫奚".它与契丹族是一对孪生兄弟民族,祖先都是东胡族.奚族正式出现于史书记载是在北魏时期.这时,奚族尚处在原始部落时期,以游牧为主,辅之射猎.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9年),奚族被拓跋魏在弱洛水(今西喇木伦河)之南击败,  相似文献   

4.
一、渤海国是怎样兴起的?渤海大氏及其族属出于粟末靺鞨(肃慎族系统),为靺鞨七部之一,居粟末江(今称松花江)上游,靠近长白山,亦接近旧高丽(本称高句丽)北境。新唐(?)谓“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其说甚确。公元六六八年(唐高宗总章元年)唐灭高丽,移其遗民于各地。渤海大氏一族以附于高丽之故,亦被徙住于营州(今朝阳县一带),此时契丹渐强,遂附属之。六九七年(唐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契丹叛唐,攻破营州,渤海国第一代高王大祚荣趁此机会,携其全族从营州东奔,踰松花江至牡丹江上游东岸今敦化县地  相似文献   

5.
试论辽代的双轨行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北、南分制,契丹人与汉人“因俗而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是辽代统治的一大特色。本文试就辽代北、南分制的双轨行政制度略加阐述。 一、双轨制度是历史的产物 1.汉文化对契丹的冲击和影响 正当中原处于五代十国分裂割据之际,契丹族在北方草原上日渐兴盛。公元916年(神州元年),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从此称雄北国,威震四方,形成“东至于海,西至金沙,暨于流沙,北至(?)河,南至白沟”的大辽帝国,同后来的中原北宋王朝相抗衡,历时二百余年。  相似文献   

6.
<正>契丹文化并非单一族群文化,而是受到奚、渤海及中原汉文化多重影响后形成的一种文化共同体。契丹文化是以游牧文化为主体,融合其他族群文化而形成的。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契丹文化不仅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为中华文明的最终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契丹族是发源于松漠地区的鲜卑宇文别种,其原本活动区域在今内蒙古东部草原和戈壁之间,因而契丹文化发源带有浓厚的游牧特色。  相似文献   

7.
说明夏代地理有争议,本图取相传的一般说法.鲧殛羽山在今山东临沂,禹都阳城在今河南登封,相居帝丘在今河南濮阳;夏朝的与国斟灌在今山东寿光、斟寻在今山东潍县.夏同姓国有扈氏,据考证即雇(顾),在今山东范县、鄄城一带.商汤曾与夏桀战于鸣条,据考证,鸣条为甲骨文里的攸(即条,近今江苏徐州),就地望说,比较可信.桀战败后逃奔南巢(今安徽巢县).商代多次迁都,汤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北),仲丁迁于嚣(即隞,今河南荥阳东北),河亶甲迁于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于邢(即耿,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盘庚迁于殷(今河南安阳东北),纣都朝歇(今河南淇县).周灭商,武王曾在孟津(一作盟津)大会诸侯,之后率联军直抵牧野,败纣军,占领朝歌,商亡.  相似文献   

8.
五唐代边塞诗独多,与唐代前期(公元618年至755年)国力强大及连续进行拓边战争有关,还与不少诗人为了个人出路远走边塞身入大将幕府有关。这一时期,有名的边塞诗人中(包括不被称为边塞诗人而写了一部边塞诗的),乔知之曾经参加西征仆固姑(为铁勒族),陈子昂也从乔知之西征到同城(今甘肃山丹),后来又从武攸宜北讨契丹。王昌龄三十岁以前曾到过泾州(今甘肃泾川北)、萧关(今宁  相似文献   

9.
契丹族是中国的古代民族之一,源于东胡.北魏以来,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唐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并任契丹首领为都督.唐末,迭刺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建立辽朝,与五代、北宋并立.当时契丹地区迁入大批汉人,在汉族先进经济文化影响下,农业、手工业得到普遍提高,文化艺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和独特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此文为作者在《哈萨克古代文献研究》(一)、(二)之后,撰写的第三篇关于哈萨克古代文献研究的论文。介绍了大概在今哈萨克斯坦七河地区一带,于14—15世纪左右成书的史诗《乌古斯可汗传说》。  相似文献   

11.
女真原没有文字,及破辽获契丹,汉人,始通契丹。汉字。建国之后,对国内文移来往,对邻国交涉通讯,都是借用契丹文字。这种情形和满洲建国之初借用蒙古文字如出一辙。契丹语是蒙古系统的语言,女真语是通古斯系统的语言,所以女真人借用书写契丹语的契丹文字一定要通过翻译,自然是很不方便的。清太祖命额尔德尼·噶盖等制满洲文字时说:“汉人读汉文,凡习汉字与未习汉字者皆知。蒙古人读蒙古文,虽未习蒙古字者亦知之。今我国之语,必绎为蒙古语读之,则未习蒙古语者不能知也”。这就是清太祖命制满洲文字的动机。可以想象女真人用契丹字时当然也有这样的同感,因此金太祖才命完颜希尹和叶鲁制女真字。天辅三年(1119)八月,字书成,太祖命颁行之;后来熙宗也制女真字,于天眷元年(1138)正月颁行。希尹等所制,谓之女真大字,熙宗所制,谓之女真小字。  相似文献   

12.
一、契丹平民的“穹庐”与仿汉式房屋辽代,一部分契丹平民的“住所”经历了由“以车帐为家”到建造仿汉式房屋的过程。而大部分契丹平民的“住所”却始终没有改变,他们一直“居以穹庐”。早期的契丹人全部生活在今东北西部、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的大草原上,以牧猎为生。他们一年四季,随水草而迁徙牧措,无固定“住所”,即如《辽史》所言:“契丹之初,靡有定所。”此时的契丹人,均“以车帐为家”,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问居住在“穹庐”中。有一首《契丹风土歌》,即描绘了早期契丹人在茫茫的大草原上,  相似文献   

13.
女真世居“白山黑水”间(《金史·世纪》),其源颇为古远,先奏之“肃慎”,两汉之“挹娄”,南北朝之“勿吉”,随唐之“靺鞨”,都是这个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名号。 靺鞨分部本多,唐初,惟粟末靺鞨、黑水靺鞨见诸史册,其余诸部则湮没无闻。五代时,粟末靺鞨所建立之渤海国为契丹所灭,黑水靺鞨亦附属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直。”(《金史·世纪》)也就是说,只是到了十世纪前期黑水靺鞨为契丹人所役属时,这个族才以“女真”之名(后避辽兴宗宗真讳,改称“女直”)见称于世。  相似文献   

14.
张巡(709—757),唐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少好学,博通群书。“于书,读不过三徧(遍),终身不忘”,“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曾起草。”玄宗开元(公元713—741)末进士,时其兄张晓已位监察御史。巡初任清河(今河北清河县西北)令,后任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东)令。安史乱起,张巡挺身下位,忠勇奋发,率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宁陵(今河南宁陵县)、睢阳(今河南商丘县),三点一线,以少胜多,  相似文献   

15.
(一)元代的主要陆路交通(1)由大都向东北,至辽阳路.南去,可达高丽的王京(今朝鲜开城);东北去,经开元路(吉林农安)、上京故城(黑龙江阿城)、胡里改万户府(黑龙江依兰),至奴儿干城(今苏联特林).(2)由大都北去,可达蒙古祖先发祥地——黑龙江上游;转向西去,沿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可达和宁(今蒙古哈尔和林).(3)自大都西北去,经宣德(今河北宣化),循木邻驿道抵达  相似文献   

16.
秦人出自赢姓,其先祖非子初居于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周孝王赐之秦邑(约在今宝鸡市东),始称秦。秦德公元年(前677)建都于雍城(今陕西凤翔),自此至献公二年(前383)都栎阳止,雍城作为秦国都城时近三百年。经过二十位秦公的经营,秦国力渐强。尤其在秦穆公时,数败晋人,使“秦地东至河”,西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记》),从而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载说:“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正义曰:“卜居雍之后,国益广大,  相似文献   

17.
西夏文字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回鹘、契丹、女真、鞑靼等族建立的封建割据地方政权。建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管辖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及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等省区的各一部分地区。西夏在祖国的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制造祖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贡献过自已的力量。西夏文字就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新编中学《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8.
熙河之役,是指宋神宗熙宁年间王韶克服洮水流域,建置熙河路的厉史事件。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来,熙河之役绝不是一个偶发的边境事件,而是与宋神宗对付契丹、西夏的总战略决策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总目标密切相关。即以新法实施的具体内容来看,“市易法”正是王韶先行之于古渭,再推广到熙州(地名详后),见诸实效后,才于熙宁五年(公元1172年)颁之于全国的。这不仅有确切的文献记载,而且有新发掘的地下史  相似文献   

19.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举进士,官拜大理评事.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出任扬州天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后调任端州(今广东高要县)知府.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调京城开封任监察御史里行,后改为监察御史.景祐五年到皇(?)五年(公元1038—1053年),出使契丹,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河北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和龙图阁大学士等职.在此期间,正是范仲淹提出和推行他的十项改革方案即“庆历新政”的时候,包拯也曾比较集中地提出他的政治主张.皇祐五年到嘉祐二年(公元1053—1057年),包拯又任瀛州(今河北河间县)、扬州、池州(今  相似文献   

20.
冯道(公元882年——954年),字可道,晚年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他的一生,几乎同唐末五代相始终。冯道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加上契丹,共为五朝,侍奉过十一个君主。他“三为司空,二在中书”,居相位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