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前有一个谁也不认识的魔法师,吹着一支长笛,经过一个宁静而又愉快的小镇。他带走了镇里所有的孩子。孩子们对笛声着了迷,跟着魔法师一去不返了。这是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面向秋野》中讲述的一个古老传说。其实,作家本人就是那个魔法师,《面向秋野》正是他吹奏的美妙笛音,被笛音迷住的孩子中,有你、有他、还有我。  相似文献   

2.
斯威夫特创作《格利佛游记》的目的是对人类进行讽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了引起人们的烦恼,而不是为了供他们消遣”。然而人们非但不为此烦恼,反而对它十分喜爱,并且让孩子们阅读。如今,人们把这部对人类最强烈的控诉书完全看作情趣盎然的儿童读物。 1667年11月30日,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他父母是英格兰人。他祖父是个教区牧师,因在内战中支持保皇党而倾家荡产。乔纳森·斯威夫特在父亲去世后几个月才出生,由他的叔父供养他生活,而他认为叔父的为人不甚宽厚。因而他从小就郁郁寡欢,牢骚满腹。六  相似文献   

3.
为了帮助你的孩子在学校获得成功,特介绍一些美国优秀教师提供的几点忠告: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父母仅是告诉孩子们上学很重要是不全面的。他们必须向孩子说明学习并不因升级或是得到文凭而终止。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你不必花许多钱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要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4.
米尔克在刘洋面前吹牛,不断地炫耀自己有一辆摩托车,那是他过生日时,父亲送的礼物。在德国,孩子过生日时,可向父母要求任何礼物,只要不超过家庭的承受力,父母一般都会予以满足。德国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电话、电视、电脑,甚至汽车,尽管家里有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往往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不与爸爸妈妈会用。特别是孩子满了16岁时,标志着孩子已成熟,作父母的送汽车的可能性最大。刘洋对此颇感新奇,不过,他并没有丝毫的羡慕。尽管他的父母无法为他提供更多的物质享受,但却给了他良好的受教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陈师韬 《世界文化》2009,(6):26-26,27
一个老头,一个惨淡的冬,一个孤单的背影,一段让人心酸的内心独自。他原以为自己对孩子们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他原以为轻轻的离开就是他一个平凡人的宿命。然而当他经过那个转角,拾起从天空中飘落的纸飞机,看到孩子们稚嫩的笔记,听见孩子们唱着那首他们曾经一起唱过的歌,感受到他们小手挥舞的温暖……马修老师的这辈子算是知足了,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他在这个最平凡的岗位撒下了最不平凡的种子。在这部影片的高潮,我们被一种最平凡而伟大的力量感动了——那就是爱。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每一年的十一月十五日是七五三。所谓七五三是庆祝孩子长到七岁、五岁、三岁的日子。因此,有这年龄的孩子的家庭,大人就要带着孩子到神社去参拜。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穿上为了庆祝这一天做的新衣服。父母感谢神灵保佑,使孩子平安地长到这一岁。同时祈求神明保佑让孩子今后继续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好孩子。还给孩子们买  相似文献   

7.
瑞士瑞士人习惯在复活节或复活节前的星期日穿新衣。谁要是不这样做,谁就会被送以“复活节傻牛”的绰号。瑞士人认为,在这大地复苏的时刻,人们相应的装扮自己的外表是理所当然的。孩子们身着新装来到祖父、祖母和教父面前,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一枚崭新的硬币,当然也少不了得到彩蛋和礼物。  相似文献   

8.
《穷人》的故事梗概如下:在彼得堡的一条背巷里,有一所污秽不堪的公寓,里面住着一个叫马卡尔·杰布西金的50岁上下的男人,他是衙门里的一名穷书记员。在离他的窗口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个叫巴尔巴拉的贫穷少女。她是杰布西金的远亲。对生活凄惨的杰布西金来说,这位少女的存在是他的一线光明,是生活的寄托。他为了体恤这位孤独的少女,常常预支工资,节衣缩食,甚至卖掉自己的衣物,把钱送给姑娘。而且一天不漏地把所发生的一切详详细细地写在书信里。巴尔巴拉对他一贫如洗  相似文献   

9.
失败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权失败。多数的父母竭尽全力要么防止孩子失败,要么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失败。父母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标准。例如某个母亲会把孩子手忙脚乱摆放的桌子说成是“完美无缺”,即使桌子不平,摇摇晃晃。还有一种方法是推卸责任。比如孩子的某门课程不及格,家长会认为他的老师不公平或者愚蠢。上述做法所产生的问题是:会使孩子对现实世界的生活毫无准备。年轻人应该明白:没有哪个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也没有常胜将军。参加一场比赛,即使不能获胜,也可能得到快乐。一个孩子没有受到邀请去参加晚会,没…  相似文献   

10.
妈妈的礼物     
罗纯 《世界文化》2013,(11):F0002-F0002,1
我是在一个小镇子上长大的,从小学到我家,只要步行十分钟。在还不算久远的那个年代,孩子们都可以中午回家吃饭,有妈妈们在家等着他们。对今天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奢侈,但那时的我并不这样觉得。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当妈妈就是要做三明治、要看孩子画画、要陪着孩子做作业。我妈妈非常聪明干练,在我出生之前她有自己的事业,早晚也要回归职场,但我从没怀疑过这位职业女性竟会在我上小学那几年,几乎天天陪我吃午餐。  相似文献   

11.
我对自闭症的认识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在我4岁的时候我就知道约翰森是我们家里的一个秘密--每当家里有客人来时.我们总是很窘迫地把他藏到后面的卧室里.他的痛苦和由他而起的痛苦,是我们不能告人的秘密,我的姐姐们和我因此一到了可以独立的年龄,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她们早早地嫁了人,而我横穿整个国家,到一个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去上大学.  相似文献   

12.
张欢 《世界文化》2021,(5):20-23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烦心事,而对一个生活在1950年代美国的黑人青年来说,境况尤其如此.寻根发现祖先是烧毁白人奴隶主庄园的逃逸女奴不算最大的麻烦,总有更糟糕的事情存在——比如,被告知男庄园主是会魔法的邪教首领,而自己作为其唯一的后裔继承了他的力量和地位.这青年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恶魔之地》(Lovecraft Count...  相似文献   

13.
1970年夏天,朱莉·安德鲁斯与布莱克·爱德华兹合作在巴黎拍了影片《亲爱的莉莉》。当时安德鲁斯忙于事业,又要操持新婚不久的家务。每当工作完毕后她就急忙往家赶。孩子们早晨起床后也不收拾,甚至连牙都不刷,真让她有点哭笑不得。早晨,安德鲁斯把孩子们叫起来,对他们说:“孩子们,快起来,让我们一起晨练。我们比赛,谁若是输了,我们就罚他。”大女儿詹妮朝气蓬勃,说:“别那么唠叨,你说话可算数?”“当然,”安德鲁斯表示。她认为,作为母亲,自己得以身作则,带动孩子们。果然,在一次跑步中詹妮超过了安德鲁斯。“你准备怎么罚我?”她问詹妮。“…  相似文献   

14.
格林卡的音乐对一般音乐爱好者来说,也许听得不太多,音乐会上也很少演出他的作品,但谁也不会否认,他的音乐创作无论对俄罗斯民族乐派,还是对柴可夫斯基,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尽管1804年他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从小生活优裕,幼年时代在他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但  相似文献   

15.
拜孩子为师     
孩子用对待生活的坦诚,把我们成年人视而不见的东西展示出来。一位朋友送给我一个红色的风筝作为礼物,我自然认为那是送给我的两个孩子的,但当我检看礼物卡时,上面却写着:献给你那不泯的童心。孩子们  相似文献   

16.
古埃及人笃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够复活,直至永生。这种观念深刻地反映在埃及一则古老动人的传说之中。相传古代埃及有一位英雄叫奥西里斯,他是天神与地神的儿子,也是埃及人的国王,在他的统治下,埃及人民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奥西里斯有个弟弟叫塞特,他嫉恨哥哥的威望与地位,想害死哥哥以夺取王位。塞特想出了这样一个诡计:他请奥西里斯和许多人来赴宴,席间,他搬出一只华丽无比的箱子,说谁能够躺进这个箱子,就把它送给谁。很多客人都试过了,但都不合适。轮到奥西里斯时,他刚躺进去,塞特就盖上箱盖,加以重锁,把…  相似文献   

17.
幸福的秘诀     
我生活在好莱坞整年沐浴着阳光的迪斯尼乐园。也许你会以为生活在这样迷人和充满欢乐的地方的人比别人都幸福吧,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对幸福的理解就错了。有不少聪明人仍把幸福与欢乐等同起来。而实际上,欢乐与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共同之处。欢乐只是在我们活动中的经历,而幸福则是在某一项活动之后的感受,是一种更深刻、更持久的情感。去游乐园或观看球赛,看电影或电视是一些娱乐活动,能使我们放松,暂时忘却面临的难题,甚至还可以逗我们发笑。但  相似文献   

18.
<正>孩子的肖像经常出现在博纳尔早期的作品中,博纳尔很喜欢看姐姐或朋友的孩子嬉戏玩耍。特瑞西的家庭生活,无论在巴黎还是在大朗普地区,都是他青年时期喜欢创作的主题。如果说博纳尔晚期作品中儿童的形象越来越少,这仅仅是因为他朋友的孩子都已长大,而博纳尔夫妇仍然膝下无子。  相似文献   

19.
马琳琳 《世界文化》2012,(6):28-29,58,61
当今不少年轻父母十分重视从小就培养孩子"世界化"的眼光。这是因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密切,越来越多的父母清醒地认识到,在新世纪下成长的孩子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想让他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各国文化和历史拥有全面、深入、准确的了解。有识之士更是提出:只有让下一代学会理解各民族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才能让他们和平共处,从而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所以从小就让孩子接受"世界化"的教育,培养他拥有"世界化"的眼光,成为"世界化"公民,很有必要。借六一国际儿童节之机,本期着重介绍肯尼亚摄影师莫里森的摄影集《孩子们睡在哪儿》,旨在告诉读者,同样的生命,但梦想开始的地方却如此的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英国上流社会经常把培养子女的任务交给保姆。据温莎公爵传记作家菲利普·尼古拉所著的《爱德华八世》一书中记载,保姆分虐待型和慈善型两种。戴安娜王妃童年时的保姆汤普森现住伦敦以北约160公里的萨泽里村。1965年,汤普森来到斯潘塞家,照看戴安娜及其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共四个孩子,在此后的三年半时间里孩子们和汤普森住在桑德灵厄姆花园别墅一角的儿童室。那里有游戏间,三间寝室、孩子共用的浴室和小厨房。汤普森的房间位于戴安娜和弟弟房间的中间。保姆早上7点半开始工作,给孩子们准备早点,8点钟边给最小的孩子喂牛奶边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