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一、引言在学校课堂里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问学生:“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了吗?”学生们齐声回答:“清楚了。”是真的清楚明白了吗?也许未必,说不定其中还有一些学生顺了大流,人云亦云呢。这就是“从众现象”(conformity)。心理学家梅耶(Myers)将其定义为个体在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Franzoi将其定义为对知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系统、多元、变化的复杂心理过程,学生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从众心理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测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从众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或在外界人群行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问答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如果接连有几个同学回答错了教师的提问,而答案又几乎是差不多时,以后站起来的学生就会重复这个错误的答案.这就是受一种从众心理的驱使,造成的思维定向.从众心理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心理活动,因此,从众行为也就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对学生来说,年级越低,从众行为越明显.学生产生这种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和群体心理的感染而造成的.他们听到多数人的倾向意见后不自觉地把多数人的认识作为自己的认识,把自己与多数人同一起来,以多数人的意见为意见.固然,从众心理也有两重性,在一个具有良好风气的集体里,从众心理将驱使集体的成员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在课堂问答中出现的诸如上面讲的那种现象却是有害无益的.它会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业务学习时,我有幸观看了徐州大马路小学邹凯老师执教的《赶海》录像。其中邹老师对学生的一句问话:“老师说明白了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乍一听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仔细一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老师说明白了吗?”是教者对自己的要求。如果学生没听明白,那当然是老师没说清楚,或者没提醒学生听,老师可以重说。这充分体现了教者对学生的尊重。“大家听清楚了吗?”或者“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这往往是教者对学生提出的质问,我已经说清楚了,你什么原因没听清楚?虽然也可以重说,但责备已很明显。学生就是没听清楚,也不…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系统、多元、变化的复杂心理过程,学生的心理活动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从众心理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测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从众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心理描写的片段,明白心理描写的特征和作用. 2.会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心理描写.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到科学教室上课,地点变了,又有那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有什么感觉?心里怎么想的?谁来描述一下. 如果大家把刚才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出示:心理活动描写.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课文,梳理课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它们的好处,并试着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7.
从众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几个人站在街上仰面张望,结果引来许多人停步也跟着张望。这就是从众现象。用心理学解释: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人们常说的“随大流”就是典型的从众现象。怎样认识和利用从众心理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8.
一、减负,真的减了吗?在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何谓“减负”?“所谓‘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很明显目前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存在“超标”的现象。学生因为课业  相似文献   

9.
一、课前絮语:你知道什么是“心理活动”吗?什么叫“心理活动”?举个例子。假如你班级里有个平时学习不怎样的同学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你知道了,心想:“他平时文章写得那么差,居然能在报上发表文章?会不会是从哪儿抄来的!”可另外一个同学却想:“真是好样的,第一个敢于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人,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和才气。”读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知道:心理活动,是人们针对某件事物所产生的想法: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就可以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上文中的第一位同学有点妒忌和猜疑的心理,而第二位同学呢?则具有羡慕和钦佩的心理。“心理活动”是怎样…  相似文献   

10.
同义词=骂人     
Onedayaten-year-oldchildaskedhismother,“Mom,whatisasynonym?”“What?Youevendon‘tknowwhatasynonymis?Howfool鄄ishyouare.WhenIdescribeyouasfoolishImeanyou‘resilly,stupid.Nowyouknowwhatasynonymis?”“Yes,asynonymisusingbadlanguage.”Thechildconcluded.一天,一个10岁的孩子问母亲:“妈妈,什么是同义词?”“你说什么?竟然连同义词都不懂!真是个笨蛋。我说你是个笨蛋,就是说你是个傻瓜,是个蠢货。你现在明白同义词的意思了吗?”“明白了。同义词就是骂人。”孩子说。同义词=骂人  相似文献   

11.
研究学生的从众心理,掌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是为了促进其有利因素的发展,改善和优化学生群体。 一、“从众心理”的含意、表现及其两重性 “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个人的意见并使个人的意见符合社会团体的要求,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与信念的心理过程。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的  相似文献   

12.
当教师为学生听不进自己的谆谆教导而苦恼时,是否应当反思:我们的良苦用心学生明白吗?我们的"教育要求"成为学生的心理需要了吗?怎样才能将我们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呢?  相似文献   

13.
话题:这是一群出生在1990年左右的人,也就是现在的高中生,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他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明白自己的力量.他们喜欢蹦迪、看大片、吃洋快餐,旅行鞋上还搞个小卡通。最典型的是他们还会教父母怎样在网上玩游戏,有人给他们定位:“文化反哺”、“后喻时代”.对此,高中生朋友.你觉得幸福吗?快乐吗?你有什么话想说?  相似文献   

14.
一、你的评价准确吗?例1:有位教师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就是聪明吗?[反思]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一顶高帽子,戴在谁的头上都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味地夸奖学生真棒、真聪明,可学生到底聪明在哪儿?教师不明白,学生也不明白。其实,案例中的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在他不仅说出…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上,请不要这样认为:1.不要认为一两个学生会了,其他学生就也会了。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张三、李四,你们明白了吗?"最后再问:"都明白了吗?"问题一抛出,没等一分钟,学生异口同声":明白了!"于是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难道这几个学生明白了,其他学生就都明白了吗?  相似文献   

16.
一、巧用从众效应,形成教育合力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座无虚席,自己没处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石油大亨了。这时这位大亨在想,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这个故事说明,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生活中由于从众心理而产生的效应,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对批评的启示是:“孤掌难鸣”,批评不应该是一种孤立的行为,不能只靠单打。我们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  相似文献   

17.
“从众心理”与创造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角度观察,小学生的从众心理较为普遍,表现在: 行为上的从众心理。如:由于许多学生在助人为乐做好事,于是有的同学也学着人家想着法子去找好事做。 生活中的从众心理。如:中秋节到了,不少孩子打算晚上恭请“月亮婆婆”,有的同学也吵着要父母为他筹备物品,学习别人的做法。 语言上的从众心理。如:跟着人家学说时髦的话语。 审美观念上的从众心理。如:女同学中好多人头上扎了红蝴蝶结,有的同学很快就模仿着做。 学习上的从众心理。如:当讨论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时,同学们已得出了一个结论,而自己还有另外的解法,却不想再表述,去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 从众心理是一种顺从型的心理倾向,也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8.
人是什么:教育是否明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说教育与众不同,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这不错,这确是教育的独特之处。可是,如果教育自己连人是什么还没弄明白,或者似乎明白,却并不十分明白,那么,教育将会处在一种什么状态呢?提出上面的问题是无的放矢吗?都已十分明白而毫无疑义了吗?很可能,不仅问题存在,还颇令人关注。问题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吗?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实说过:“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见《马列著作选读》(哲学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但是,有几点需要说明:第一,马克思用的是“它”而不是“他”字,因为“它”代表的是“单个人”。所…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考试前两天他连续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秀才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问:“不是明天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一想,墙上种菜不是高中吗?戴斗笠打伞不说明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心理暗示有时候对人的影响很大。语文的学习也是如此。袋,可有的人写起来龙飞凤舞,讲起来却嗑嗑吧吧,甚至不敢开口。什么原因呢?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畏难情绪、消极心理在作怪,生怕自己写不好,写的不如说的妙;生怕自己说不好,说的不如写的巧。这种畏难情绪、自卑心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如何使学生保持积极、愉快、稳定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呢?寻找“亮点”,给予激励。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熟知其音域,方可奏出美...  相似文献   

20.
为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目标 ,有必要掌握“啊”字的变调和音变规律。一、“啊”字变调“啊”字在句首时作叹词 ,声调有如下几种变化 :1.表示惊异赞叹读一声。如 :“啊 !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2 .表示追问读二声。如 :“啊 ?你说什么呀 ?”3.表示惊疑读三声。如 :“啊 ,这难道是我的影子吗 ?”4 .表示应答的、明白过来的读四声。(1)表示应诺。 (音较短 )如 :“啊 ,好吧 ,我就去。”(2 )表示明白过来。 (音较长 )如 :“啊 !原来就是找个树杈 ,挺简单 ,我会了。”二、“啊”字的音变“啊”字在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