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50年前,科学家们曾经预测,当时鲜为人知的遗传学研究迟早会乌鸡变凤凰,发展成为科研方面硕果累累的领域之一,他们猜对了,克隆动物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他们也曾预言,即使再经过几代人,也不会有人能登上月球.但是到今天,距离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踏出"人类的一小步"已经30多年了.科学家对宇航科学的预测实在太保守了.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科学事业需要后继有人,更需要一大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科学家,他们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开拓者,同时也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使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但做为一名航天领域的科学家,"以国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应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对科研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则是一名负责任的科学家承担的首要责任,而这些责任的构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核心提示:每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令全球瞩目,毕竟这是全世界人民给予那些最杰出精英们的至高荣誉.2007年的诺贝尔奖六个奖项现均"名花有主".他们分别是:两名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一名英国人马丁·埃文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诺贝尔化学奖则授予了来自德国马普弗利兹-哈伯研究所的格哈特·埃尔特,以表彰其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程研究中的贡献;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以表彰他们为改善全球环境与气候状况所作的不懈努力;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3名美国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20%的科学家承认,他们服用处方药而非出于医学原因,只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绝大多数服药科学家承认,他们依赖药物提高注意力,其中60%的人称,他们每天或者每周服药。受试者为1 427名科学家,其中大多数来自美国,他们完成了"自然  相似文献   

5.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京都议定书,少吃牛肉多种树……"这些似乎就是大部分人印象里对付全球变暖的所有对策.但是,科学家们更富有创造力,他们正在严肃地思考一些看似疯狂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刚 《科学学研究》2007,25(5):836-841
 作为个体的科学家有可能是自利的,进行科研的动机是多元的、世俗的,并不都是出于好奇心,仅仅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但是他们的合作却能够生产出可靠的知识,并使科学成为一种最成功的人类认识事业.对于这种现象?科学经济学的学者利用"看不见的手"进行解释,给出的答案是,科学中的各种标准、规则、规范和制度诱导着具有世俗动机的科学家形成合作. 关键词:科学论;科学经济学;科学规则;"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DAST测试调查了重庆市883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以调查中小学生心目中科学家的内在和外在形象、学生科学家形象的来源、"我们周围的科学家"和学生最崇拜的科学家.结果发现,不少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多数学生认为科学家是男性,年龄在50岁左右.小学生的科学家刻板印象高于中学生.教师、教材、大众媒体等应进一步削弱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还原科学家的人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正>200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当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做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领域的贡献。他们的成就,可以用共同的一个词来概括——手性。手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小到微观电子的自旋、有机分子,大到星系旋臂、行星自转、大气气旋,手性覆盖  相似文献   

9.
正霍比特人是英国作家托尔金在《魔戒》中创造出的虚构角色,他们体形娇小、身手敏捷,令读者们印象深刻。然而在印度尼西亚的海岛上,科学家们却发现了"霍比特人"的身影。这些生活在几万年前的史前小矮人,悄然在现实与魔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又是为何走向灭亡的?让我们跟随科学家的步伐,走近"霍比特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在激励科学家积极从事科普工作上有许多有效方法,比如他们的科技社团十分热衷于帮助科学家树立对纳税人负责的意识.科学家从事科研的经费来自纳税人,科学家需要通过科普等方式对纳税人加以回报,否则很难持续得到社会公众的支持.这迫使科学家组织、科学基金会、科研机构、大学的科学家们参与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瑞士洛桑大学科学家雅克·杜邦内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约阿希姆·弗兰克和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高分辨率结构的"冷冻电镜"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说起电子显微镜,人们或许都不陌生,它是一种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可以看到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欲在月球打造"末日方舟" 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地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许多科学家相信,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或一场失去控制的核战争,也可能足以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假如人类文明在这种"末日式"灾难中被摧毁殆尽,即使地球上仍有少数幸存的人类,那么他们也将重新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因为人类在数千年历史中积累保存的所有文明知识都可能会在大灾难中"失传".  相似文献   

13.
正近100年来,激光是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自从激光被发明以来,科学家就在不断提升它的性能、开发它的新功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以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就是激光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因善于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用"胆小如鼠"来形容个别胆小的人,而形容胆大的人则说他们是"吃了熊心豹胆".但胆小的人就不能变得胆大了吗?长久以来,科学家为了有效治疗人类的恐惧症,并让人类真正做到临危不惧,一直在研究和思考这个问题.最近一个时期,他们开始了让天生胆小的老鼠拥有"豹胆"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5.
龙学锋 《百科知识》2021,(34):26-29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3位科学家:美籍日裔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和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以表彰他们"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3位获奖者的工作是在看似无序的情况下发现有序,帮助解释和预测复杂的自然力量.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的相关研究为我们了解地球气候以及人类如何影响气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帕里西因其对无序材料和随机过程理论的革命性贡献获奖.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家是科学普及的"第一发球员",他们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生产者、创建者。科学家因为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在其所属的领域里游刃有余,所以同专门从事科学传播的机构和媒体相比,他们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差错,保证科学传播的正确性,因而科学普及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受过学科专业训练的科学家天然地具有科学传播的技能,科学传播需要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做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6月18日和19日分别搭乘两名科学家下潜,取得了了丰富的海底生物和矿物样品。随船科学家认为大量的样品是给他们的一场"盛宴",可供他们做很多科学研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首位"乘客",这位海洋专家18日在南海海底见到了一种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18.
朗天 《知识窗》2006,(12):48-48
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尼科·福拉兹博士和科林·麦克古金教授,在美国科学家的协助之下,在人工器官培育领域取得一项重大突破.他们在实验室内,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块人造人体肝脏组织.虽然那不过是一块不到2.5厘米见方的人造"迷你肝脏"组织,其大小约为一枚1便士的硬币,但他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块"迷你肝脏"将会越长越大,直至长成一块完整肝脏,最终用于器官移植.  相似文献   

19.
《百科知识》2013,(18):2+65
<正>黑洞是"看不见"的,即便是光都无法逃脱黑洞的引力.因此拍摄黑洞是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科学家不这样认为,他们相信未来几年内人类有可能捕捉到黑洞周围环境的第一张图片,甚至可以发现黑洞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今年恰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博物学家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一蜇及达尔文,就会让人对这位为生物学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肃然起敬,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曾犯下"错误",而这个"错误"又正出现在论述"进化论"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